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经济学角度看怎么看待“汉奸”的问题 -- 犀光

共:💬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从经济学角度看怎么看待“汉奸”的问题

老早就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对前一段时间的讨论的看法。但是那是却处在情绪低潮,没有心思拿笔。

有的人鉴于以前的历史都是官方所定,制史的的现实目的性导致了历史忠诚于史实的真实性打了折扣。所以,一出国或者在网上,就没有顾忌,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就是所谓“翻案”。“翻案”好不好呢?撇开具体的观点本身,“翻案”本身是一种好现象。表示可以自由表示不同的包括与官方观点不同的看法。当然其中会有一些残渣夹杂其中,这是我们要自由,多元的探讨问题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很多人以为自己都是很开放的人,可以容纳很多观点。但是具体到一些侵犯他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观点的时候,往往缺乏应有的宽容和胸怀。如果像出国留学的这一群精英都不能具备这些民主社会应有的素质,表明我们开发民智的任务还任重道远。而在这个起步阶段,如果有人由于对自由的误解或者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无限制的偏离自由所应有的约束,都会引起混乱。

比如翻案,有的就是还历史真相所必需,比如,蒋介石先生的抗日,加入联合国成为常任理事国,收复台湾,等等,如果不做应有的翻案,就不能还历史真相。如果让我们的子孙认为1933年五次围剿、长征过后剩下不到一万人马的共产党是抗日主力,那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而且是对我们子孙智力的侮辱。但是有些翻案就有些争议,比如对袁世凯,对李鸿章,对汪精卫。

我现在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看待汉奸的问题,之所以在开头说这么多废话,就是想呼吁大家宽容和胸怀(呵呵,如果观点不合意,不要砸转喔)。

比如汪精卫,有人想替他翻案的原因是,他的本人是一介书生,思想中的理想主义成分多。其人年轻时曾经刺杀晚清官僚,投向日本建立伪政权的动机是为了曲线救国。我们先不否认汪精卫的动机,我觉得任何一个中国人,如果和自己的利益无关的话,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卖国。我们将蒋先生和汪精卫比一下,或许两人都有救国的想法,或许两人出于对既有权位的考虑,都有苟且偷安的想法。这些都不得而知,那么根据什么判断他们哪个是救国,哪个是卖国呢?如果仅仅从后果来判断,蒋先生的判断国际形势正确,计划成功,所以是救国的;汪精卫估计形势不足,身败名裂,是卖国的。这样的判断不免陷入“成王败寇”的固囿。

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那就是应该如何给他们定性,从而在以后中华民族有类似处境时,可以使大家的选择对整个民族的存亡有利。如果我们假设两人都想救国,那么汪精卫的选择,在抗战时期可以稳享太平,没有与日本人交战的忧虑,抗战后没有战败后流亡国外的后顾忧,没有日本人失败后被大家批判为汉奸的顾忌。(因为它动机是好的,所以不能是汉奸)。这样的救国英雄来的未免太过容易一些,一旦有外敌入侵,大家还不争先恐后的“投降救国”?就是因为曲线救国(我并不否认这是一种救国的方式)太过于容易,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成本太低,所以需要追加一些事后成本,那就是你失败后可能被指为汉奸。这样,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因为曲线救国和抗战救国的成本高下不分,就要求你正确的判断形势,在有确切的把握后做出选择,而不是不加思考的一窝蜂的曲线救国。这样的导向才是对中华民族整体有利。

所以对于历史人物的定性,如同英美法系的惯例法,前面的案例应该按照这样一种原则判,就是形成一种导向,从而以后有人遇到了类似情景时作出的选择对整体有利。

这只是我的一点管窥之间,不足处请不吝赐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