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小粉红唠唠嗑,谈谈黑与白,从张学良将军说起 -- 真离

共:💬133 🌺403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张学良不抵抗的直接原因是他不是军阀要服从中央

当时的国民党中央确立了(暂时)不抵抗的方针,那么他作为一个服从中央的将领,当然只能不抵抗。

就如同许世友对越反击战,中央要求他快打快撤,他就必须撤,因为他要服从中央的命令。

张学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军阀,而是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执行的抗日战略。

蒋介石的抗日战略就是忍,等待战略时机的到来,特别是剿灭中共以后再全面对日开战,另外也有等待国际局势变化到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再对日开战。

蒋介石的这个战略意图是很清晰的,从战略的角度上是很不错的。

问题在于红军非常坚强,根据地被摧毁以后还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意味着蒋的先剿共再抗日的战略不具有可行性。

而蒋介石本来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战略失败,一意孤行,这个时候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应该说攘外先安内的战略是蒋介石和张学良两兄弟共同制定的,他们两人的私人情感也是很深的,最后是张学良采取了特别手段让他的兄长改变了既定战略,最后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大抗战。

因此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之间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

如果没有九一八的东北军不抵抗,后来也不可能有西安事变。

如果东北军当时抵抗,那么东北军的抵抗就与蒋介石的剿共优先战略发生剧烈冲突,蒋介石可能会同此后热河等地的国民党军人吉鸿昌抵抗日军,然后逮捕他一样,对东北军采取措施。

如此一来,东北同样保不住。

从抗日的另一个层面角度来看,东北的不抵抗,类似于毛泽东的诱敌深入战术,实际上起到了麻痹对方的战略作用,使得日本方面对中国的抵抗非常轻视。

这种轻视使得日本全面侵华以后,采用了逐步添兵的添油战术,而不是在充分预估中国可能的抵抗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发动类似于德国侵苏,或者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海陆军发动的对西方的闪电战。

后两者都是充分重视对手,而在开战初就实施了猛烈突击的成功的战略。

但日本对华战争却没有这么做,与日本对中国的轻视有关 也与九一八的不抵抗有关。

张学良将军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将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