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应该成立一个 运十 版面,和 新冠 一样。 -- nanimarcusboy

共:💬378 🌺1442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讨论很低效

1,

所以我们讨论的前提就是运10是做民用的,连军民两用都不算。

我不同意这个前提,美军的E-3预警机、KC-135加油机都是基于707平台做的。空军86年就提出恢复运十项目,以用于空军的预警机研制,王小谟一直就希望用运十平台,而不是伊尔76,你不能回避这一点。

2,

请兄台看清楚现实,即使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运10能在5年后投入运营,也是比737落后一代的飞机。这时候是要跟737直接竞争的,你认为运10的胜算如何?

我也不同意这一点,即使运十比737落后一代,也不意味着它在市场上找不到生存空间。我早说过,这个市场是广谱的,不是“最好”的产品才能生存。只要运十的安全性没问题,它的商业逻辑与华为,以及其它国产产业没什么不同。图154和MD-82都不如737,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经济性,我已经说明了国产航空公司的飞机拥有成本才是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运十相比于737仍有成本优势;运十的起落距离短,它可以起落国内大部分机场,这也不比737差,更重要的是,这说明由于运十是正向设计的,运十可以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修改飞机的设计,这是美国人做不到的;运十不仅便宜,而且不需要外汇,这在八九十年代也是相对于波音空客很大的优势;八十年代末到90年代,地方航空开始兴起,这说明运十也可以跟华为以及其它国产产业一样,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受民航待见的MD82就是刚成立的北方航空接收的;鉴于购买运十的费用绝大部分在国内循环,国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给运十补贴,当然,我估计运十即使没有补贴也能活下去,如果波音空客不因为运十而降低它们的价格的话;

3,你看错了,我说的完成运十的研制和定型,投入商用了,再做类似于737这样的衍生型号;

4,工业基础的问题,中国历来是型号带动产业水平的发展模式,见

回答你这几个问题

之第3点

5,

有些事毛周能做成,其他人可不一定。

说说这件事,为何毛周能做成,而邓不行,兄认为原因在哪里?

6,这个讨论并不畅顺,总是需要重复,不如把话题从运十移开,

军方预警机从研制到服役已经三代了,国产大飞机平台还没有用上。新中国从一块白板到运十上天用了30年,但运十上天已经40年了,共和国的天空还没有国产大客机的立锥之地。还有比这更不堪的结果吗?

如果你认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那这讨论就没必要继续了。

通宝推:死扛着,阴霾信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