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程朱理学、东林党的认识 -- ziyun2015

共:💬159 🌺1024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白银,科举,程朱理学,东林党

过去书籍文章中,白银、科举、程朱理学、东林党都作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件事,在大跨度的历史视角里,出现了联系:

白银:现在开始研究明白了,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科举,是与丝绸、茶叶、瓷器等集散地区,有着高度相关的关系。而丝绸、茶叶、瓷器等集散地区,这些大宗贸易需要不受割据政权、朝代信用影响,能够流通塞北、海外的通用货币——白银。因此这些丝绸、茶叶、瓷器的集散地,也是白银的密集地区,由此推出宋元明清的科举,与白银分布,是高度相关的。

事实上,白银成为货币,初于五代,宋代给辽、西夏、金、蒙的岁币,约一半是银两。而这些游牧王廷,显而易见不会用这些银两全部做成首饰、随葬品,而是大量用来购买茶叶、布匹、瓷器、铁器(兵器)等,重新回流进入上述汉地商业发达的地区。明代中期开始,日本、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清朝中期,白银一直是净输入。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之后的庚子赔款等,中国的白银通过战争赔款、不平等贸易、毒品走私等,大量外流。一般认为,中国在清末民初以前,流出的白银基本与明清两代流入的白银相等量。

以此为尺度,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中国社会的士大夫阶级,以及他们取得政治权利的科举制度,与这条白银曲线,有着高度的相关:同起同涨,同时高潮,同时衰落,最后是同时消亡!

这里要注意到: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宗贸易‘江山依旧在’,但是白银不在了,科举和士大夫也就不再了!

士大夫阶层与商人密切相关,这就给我们提供一个区别这个阶层与更普遍的地主阶级的尺度。

程朱理学,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也是与这条白银曲线,有高度重合。宋、明两朝的东林党,都是在白银峰值波段,成为士大夫阶级争夺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组织。

这也像大陆漂移说,是大视角看到问题,具体细节还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

比如,明代白银是怎么从洪武、永乐时期的非法货币,逐步拱卒拱成了“合法货币”?这方面的研究就很少,学界能看到的只有社科院的万明、人大的何平等很少几个有所研究。明代史料中,很早就有人提出以白银为储备,重新建立大明宝钞的信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明代文官也不停地建议皇帝“采用”白银。只是,这两方面的资料都很支离破碎。可能和黄宗羲们“编撰”明史有关系——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个“大思想家”,都甩锅白银,这和他们推卸明代灭亡的责任是同一个工作。

不过,有一个很有趣的史料,就是成化年间,一个叫丘濬的内阁大臣,给皇帝上了一本他写的书《大学衍义补》,建议给白银合法的地位。《大学衍义补》是对宋代《大学衍义》的补,而宋代的《大学衍义》则是朱熹的徒孙真德秀写的程朱理学“政治哲学类著作”。这就把程朱理学和白银之间,连上了一条有趣、值得研究的连线。

简单直观地看,在程朱理学家眼里,白银可能非常符合他们心中的“天理”:用纯度、重量等自然属性标注“价值”,不依赖于各个朝代的“专制皇帝”,“童叟无欺”,(质地)千秋不变,又少而精——正像士大夫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或许黄金可以代表皇家、铜钱可以代表老百姓,而白银在黄金和铜钱之间,可以孤芳自赏。

通宝推:空中吴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