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原创】谁动了这个世界的时间线? -- 孟词宗

共:💬109 🌺252 🌵2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55 / 0

    世界是真实的,大多数人因某种未知原因而记错了,时间线正常。
    18/0
    世界是真实的,时间线被篡改了,但篡改者的能力只能改动少数人的记忆和无生命物体,所以大多数人保留了记忆。
    15/0
    世界是真实的, 但大多数人的记忆被篡改了,把“是人”改为“斯人”。
    5/0
    世界是虚拟的,这是黑客帝国中的 bug 表现。
    15/0
    我们大家都穿越了。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贴】人教版的课本都为“是人”,其它版的有“斯人” -- 有补充

“是人”还是“斯人”?人教社:历套教材都是“是人”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 “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北京、武汉的教材上都出现过

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语文课本。图片源自网络

[IMG]图片网址[/IMG]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这位网友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这是我家孩子上中学的时候用的书,2019年在用。”

天目新闻记者随即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搜索此书的ISBN(书号),确实找到了这本教材。搜索结果显示,此书出版于2019年1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图片源自网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整理】感谢121gdi提醒,此文图丢了,重新发一下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点看全图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通宝推:桥上,大胖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