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京小吃……也说南京鸭血粉丝汤 -- 大冰

共:💬39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南京小吃……也说南京鸭血粉丝汤

在南京住了二十多载,脑子里除了满城的法国梧桐,就是小时候吃过的各种小吃,记事以后,正是80年代,那时小,只记得买吃的不仅需要钞票,还需要粮票,譬如早上买油条,一两不仅需要一毛一分,还需粮票一两……没有粮票???对不起您了,这油条只能卖给后面排队那位……什么面条、饺子、烧饼、麻团……均以此类推,不要粮票的即食食物,印象中除了小吃……还真想不起来……水果??那时好像平时商店里极少水果,逢有年节,才有少许苹果梨子……排队购买,不得挑拣……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大冰小时候吃的鸭血汤类小吃,和现在完全不同,城南的小巷之中,往往可见一人挑一小担,一头是炉子,一头是一个床头柜大小的小柜,放下来,便是一个工作台……上面数个抽屉,打开林林总总、坛坛罐罐全是原料和调味……似乎炉火从来不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馄饨……鸭血汤………………卖……馄饨……鸭血汤………………声音悠慢、尾音悠长……学校放学,一帮小子在巷内打弹弓,拍洋画,听到这样的叫卖声,便停下手来,从口袋缝扣出剩下早饭的两三毛钱,极有气势的拍到小台子上:来碗儿……鸭血汤!或者来碗儿……馄饨……儿字要拖长,透出一股自得来,具体品种根据自身口味和拍出的钱款选择,鸭血汤一毛五一碗;馄饨一毛七一碗,馄饨一碗十七个……

那是一定要数清楚地……大冰这一票小朋友,在中学时学到孔乙己在柜面上拍出几文大钱说:老板来一碟茴香豆,给现钱……的时候总是可以自身联系实际,理解的特别快……

大冰似乎鸭血汤吃得比较多……一来是大冰当年每天早饭预算只有一毛五,仅够一碗鸭血汤,另外鸭血汤吃完后可以加汤也是一个原因……那时鸭血汤和现时南京开的满街的鸭血汤全然不同:端上来,清清白白一碗汤,不是现时鸭血粉丝里面那种用鸭肝鸭肠烧出来的大锅汤,乃是炉头上一个大号钢精锅中,一只两斤左右一只鸭子,慢火炖着……,挑担人一路叫卖,那鸭子便一路炖来,鲜香味飘了一路,火候要控制的恰到好处,要是开的久了,鸭便酥烂,鸭血汤也就变成老鸭煲,那就亏的大了……所以挑担人挑担,总将炉子置于自己前方,看见水要开了,锅边冒出白气,便停下来,浇入一马勺凉水……据说这样鸭子墩上一天,也不会酥烂至散……遇有人要买,便将担子寻一树荫放下,打开汤锅,香味扑鼻而来,食客汤还未入嘴,口水便已开始大量分泌……然后挑担人便用一漏勺,切半块

鸭血,此时有经验的食客便会在旁监督鸭血是否新鲜,是否纯鸭血……据说有用猪血掺杂甚至有用纯猪血的,但是有经验的老食客上口便知,印象中倒也不多见……将漏勺盛着鸭血,在鸭汤中上下漂动,动作极有韵律,大约十数下,装碗,时间长了鸭血会不再鲜嫩,加入一杓鸭肠(记忆中极少有放入鸭肝的,也是和现时不同之处,鸭肠放入时机也极为讲究,放得慢了,鸭肠入口尚是生的,放得早了,却会变老,没有鸭肠那种脆嫩的咬劲……),淋入一马勺鸭汤,葱花香菜,一碗鲜香扑鼻的鸭血肠汤便在你手中了……辣椒在桌上,要加自己动手,却不是辣油,这点和现时的产品也不一样,味道有点像剁椒,却更细,像是用辣椒泥腌制出来,极是香辣鲜咸……大冰少时极爱这种调料,曾有一碗汤加了满满一小瓶,然后回家狂灌凉白开的事迹……

回想起来,少时所食的鸭血肠汤相对现在来说,少了规模,似乎里面内容也不如现在多,但是大冰现在吃鸭血粉丝,却觉得自己更像是在成都吃肥肠粉,味道不错,却无有那份感觉……

元宝推荐:紫色风信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