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13年韩国电影《新世界》 -- 翼德

共:💬84 🌺234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多说无益

1. 关于观念

对于电影,你我的观念是不一样的。你是一个“电影本体论”者,你认为影像、构图、画面等等这些东西是电影的本质。而你认为我是一个“电影工具论”者,我认为电影是用来讲故事,或者承载意识形态的工具。

所以我的谈电影其实是借电影浇心中块垒,是脱离了电影的本体的,是借电影来谈意识形态宏大叙事。我并不care电影本身是什么。

而我实际上并不是“电影工具论”者,也不是“电影本体论”。我实际上是一个“电影工程论”者。

总体上,我认为一个电影从创意,到剧本,到立项,到投拍,到后期,到宣传,到发行,到放映,到反馈,到传播,到评奖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切都是围绕电影作品这个核心是没错,但作品本身只是电影这个社会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围绕这些相关的环节,认识的越多,越清晰,就越能对电影作品本身有更深的认识。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电影的评论有非常深的“时效性”,有些作品可能不太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些作品则能穿越时空留在人的记忆里。比如你一定知道《泰坦尼克号》,也知道它是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但同时提名的几部戏你还记得吗?在我看来,至少其他两部《心灵猎手》、《洛城机密》还是留在人记忆里的,其他两部就有点泯然众人了。

第二,当你缺失了很多当年的信息,试图重新“进入”一部影片时,可能会得到跟历史上全然不同的感受。原因就是时代变了,人变了,但电影“本体”没变,而这个评价背景的变迁是很难去还原的,所以当我一个掌握了当时背景的人跟你一个“纯粹”的观众来论述同一件事的时候,确实信息是不对等的。但我想指出的是,大多数的观众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即既不是完全的“无立场背景分析”,也不是完全的“有立场背景分析”。

而我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性分析”。你也可以说是宏大叙事,但并非我不关心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宏大叙事的一部分。

2. 你一直在强调我对于影像、画面、构图的漠视,似乎我是“舍本逐末”了。其实,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但我也懂一点镜头语言的东西,在这点上并非无法交流。

但我一直不进入这类主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 从影像、画面、构图等进入电影,非常容易产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举个例子,之前我跟胖大叔讨论《无名之辈》,他举了一个镜头的例子说明电影中对霞姐这个人的态度:

聊聊《无名之辈》和《地球最后的夜晚》

点看全图

片头的黑白光影,光线通过通风扇照射在霞姐身上,明暗不定,人物处于画面的一侧,镜头角度结合光线,对人物形成一种压迫感,隐喻着人物的社会处境。

他认为电影中霞姐是个被压迫的角色,创作者对她是同情的。

而实际上,只要看过全片都明白作者对这个角色是批判的,讽刺的,霞姐就是一个靠出卖色相、拜金、欺骗老实人接盘的风尘女子。关键这下一个镜头就表达了这种态度:

点看全图

穿着渔网袜,审讯椅,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都会明白这女子是哪类人吧?

再说片尾,

点看全图

霞姐满脸笑意舔着棒棒糖看烟花。胖大叔认为这个镜头很美好,说明霞姐沉浸在爱情的幸福里,而他认为这是导演在颂扬爱情,是粉饰太平,给人灌迷魂汤,污名化底层,“与资产阶级共谋”。

而实际上这个镜头的上下文是什么呢?上一个镜头:

点看全图

霞姐的“对象”大头被按在地上伏法。

下一个镜头:

点看全图

漫天的烟花转瞬即逝,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

导演压根儿没有这种颂扬“底层爱情”的意思,这也根本不是个爱情片。

但如果不参照上下文,一个旁观者很有可能认为这种解读是正确的。

所以你截的那些图,无论是镜头视角,还是明暗,光影,色彩,构图等等,都是技术性分析,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对,但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和背景,很容易产生挂一漏万、望文生义的效果。

第二, 从影像、画面、构图,似乎给我们一种“客观分析”电影的错觉。但实际上,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你我都看一张1080p的截图,可能你看到的是白胳膊,我看到的就是身体(自嘲一下)。比如我也完全可以说你举的美版那个例子是想多了,请问独立办公室的桌子不背对窗口怎么摆呢,阳光不从身后窗子射进来难道从门射进来嘛?一句话,技术分析不是完全中立的。

第三, 电影拍摄的技法,尤其是剪辑、构图、色彩、光影等等,本身就很大部分是从观众心理学中总结的,本就不是完全客观的产物。甚至技术性的变革,带来对电影的影响也十分复杂。举个例子,比如李安这些年一直推动120帧的摄影技术,两部《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我都看过,看的都是最好的版本。看之前我认为120帧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甚至比不了4K高清晰度的作用,不就是帧数提高信息含量多一点嘛!

但看完我的想法被完全颠覆了。120帧给了电影一种非常奇怪的效果,有点类似于电脑CG模拟真实生活,过于“清晰”的影像甚至给我一种在“偷窥”别人生活的感受,而这带来的不是逼真度的增加,反而有一种虚拟感,因为人眼其实适应不了这么清晰的影像(真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有视觉暂留的)。

第四, 普通观众并不懂专业的摄影知识,但他们也能通过经验来判断,什么是好看,什么是不好看,只是很难用语言清晰表达,原因就是这是一种感性体验的积累,是不是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不影响对电影本身的感受。

而意识形态、时代背景、文化属性等,则会对观众的感受产生影响,因为这就相当于观众脑子里的“预装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电影创作者在创作时需要考虑的东西,打个比方,如果一部电影作者表达的是A,一百个观众有80个感受到了A,那它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影片;如果只有20个观众感受到了A,其他的说是B或C,那可能是一部小众影片;如果所有人都没有感受到A,那它一定是一部失败的影片。

3. 既然你一再强调画面,影像,那我们就从这里来分析一下几部影片:

首先要明确一点,直白、含蓄/隐晦并不是好坏的标准,这更多是一种审美爱好。这也可以两说,一个是直白、含蓄也有个度,太直白,狗血;太含蓄,晦涩,而这可以说是不好的。

而美版《无间行者》在斯科塞斯的影片中本来就是相对“直白”的一部片子,也是因为此才得了奥斯卡,因为奥斯卡既不是纯粹的艺术取向,也不是纯粹的商业取向,而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第二个,同一件事可能你觉得是直白,我觉得是含蓄/隐晦,这个要看熟悉程度和敏感度。比如你举《被遗忘的时光》的例子,用歌词来隐喻两人的心境,你也觉得太“白”了。再举个例子,《让子弹飞》,如果你不熟悉某段历史,会觉得这片子“不明觉厉”,就是我觉得好看啊虽然不太明白他到底想讲什么。但如果你熟悉中共党史,会觉得这TM也太直白了吧姜文怎么什么都敢拍啊这简直是党史cosplay嘛怎么过审的!

第三点是,《无间行者》的技术性也并不差,这里我直接照搬一个网上的帖子。

我爱电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12765/answer/487771926

13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无间道风云》在豆瓣的评分是7.2分,评价人数超过8万。在我看来,7.2分的评分绝对贬低了这部电影。众所周知,《无间道风云》是在港片《无间道》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但此次我要做的不是对这两部电影做比较分析,而是向大家介绍《无间道风云》被大部分观众忽视的厉害之处。

我选取《无间道风云》前18分钟,作为此次分析的样本。在这18分钟里,我们可以看到马丁·斯科塞斯作为导演展现出的强大控制力,也可以看到剪辑师塞尔玛·斯昆梅克在剪辑上开启的新维度,以及编剧威廉·莫纳汉的大师级改编。简单说就是,《无间道风云》在奥斯卡上拿到的4个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点看全图

图1 《无间道风云》开场18分钟的场景梳理

相比《无间道》开场的叙事结构对称,编剧威廉·莫纳汉将“对称”这一特点引入到了更细腻也更辽阔的地方,同时在叙事手法上做了更为巧妙的变化。

你的帖子说到两个坐在一起的人的命运问题。我也搬一个类似的分析:

点看全图

第四点是,所谓光鲜亮丽和脏乱差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当然无间道里也有脏乱差,无间行者也有光鲜亮丽的一面。光鲜亮丽并不一定好拍,同样的脏乱差也不好拍。

关键是,作者投注的情感在哪里?我们来看具体的例子。就拿你举得那个两人听音响之后的例子:

点看全图

陈永仁真的是去送殡,而这是当初招募他的两名警官之一。

点看全图

后面也补上了这个致敬的镜头。

然后再来,黄警司和韩琛在警局的对峙戏: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显然,韩琛是那个粗俗的,嚣张的,放肆的,而黄警司是克制的,绅士的,礼貌的。

所以你说的像教父那样的卡里斯马形黑帮领袖对无间道是不适用的,这里面警察一方才是卡里斯马,加上之前的另一位警官的去世,这就是影片的大背景:精英在不断逝去。

再让我们看一下美版的精英。警队高层找人调查内鬼,找到了陈永仁/小李子,这里面港版的高层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衬衫领带,对着维多利亚的海打着高尔夫。然后一边跟刘建明谈内鬼的事,一边跟他谈理想:

点看全图

做了内务跟管理层有机会接触,关心的还是“向上”。

而美版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体恤衫,对着草坪打高尔夫,这就“正常”多了。

点看全图

聊的也是家庭怎么样,"老二"是不是好用这样非常家长里短的问题。

这就很奇怪,美版的警察非常接地气,虽然我并不知道美国麻省的警察是什么样的,但按照常理,警察尤其重案组的接触的都是社会阴暗面居多,应该是比较接地气的。而内地的影视剧里警察一般也是接地气的。唯独港片里的警察非常的“高大上”。

再到黄警司死的时候,我计算过,这个镜头出现是全片的 1小时01分到02分,从时长来讲正好是黄金分割点。也就是说,这是刻意埋置的“煽情点”。

点看全图

尤其是配的音乐,当年不知多少人在网上搜索《再见警察》。

点看全图

黄警司死的这一幕很艺术,再看美版:

点看全图

几乎毫无美感,昆南警长就像一条“狗”一样被黑帮扔下来,死的干脆利落(陈永仁坐着出租在楼下转了两圈才掉下来)。另一张图太血腥不放了。

再到警局里大家复盘案情经过,黄警司的副手质问内务部为什么要调查跟踪黄警司,

点看全图

这位高层很傲慢的表示:

点看全图

这里面的情感偏向,总结下来就很明显:真正的精英在不断逝去,而一些伪精英在尸位素餐。

而美版呢?马克沃尔伯格(昆南副手)和马特达蒙,两人直接上手:

点看全图

而上司给了带薪假:

点看全图

但你要说编导在借这种光鲜亮丽来讽刺伪精英,或者说他不向往光鲜亮丽就不对了,因为黄警司代表的光明面也是光鲜亮丽的,编导根本无法放弃这种爱好,甚至到了伤害真实的地步。举个例子:

最后陈永仁和刘建明的天台对峙,

点看全图

一望无垠的天台上刘建明孤身一人,

点看全图

忽然背后出现了一只枪,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个一分为二的镜头很好看,甚至也可以说隐喻了两人的身份:明/暗,双面的对决,交错,最终又一分为二,总之从隐喻的角度你可以说出很多的东西,艺术效果也很好。

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陈永仁根本不可能从刘建明不注意的地方冲出来拿枪指着他后背。

所以这个镜头是艺术效果压倒了真实。这就看你怎么看了,你是在意真实性还是宁愿损伤真实来保住艺术性。

而美版就很朴实,小李子很老实的端枪躲在楼顶的门后边。

点看全图

所以说,关键是看情感偏向。

还可以再说远一点,关于这个警队内部的权力秩序,在之后的《寒战》系列中有更清楚的表述。

《寒战》中警队内部的权力斗争有两派,一派是李文斌代表的行动组,都是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一线干员。另一派则是刘杰辉代表的管理组。

点看全图

而最终结果是管理派获得了胜利,而行动派在这里已经落伍了,不仅权力斗争中落败,连形象也变成了不讲规则、破坏法治精神的鲁莽派。而里面两派围绕的权力斗争的关键也是靠卧底等“脏活”发家的O记警员,可以说这是与无间道、新世界一脉相承的。

而《寒战》第二部中围绕香港特首的权力斗争甚至直接映射到了当下现实中的香港特首选举。不过现实略有不同:

李家超 (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候选人)

李家超(Lee Ka Chiu John,1957-),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毕业,公共政策及行政硕士(MPPA)。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局长、香港警务处副处长(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 [9]

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 [1] [6] [8]

中文名李家超外文名Lee Ka Chiu John国 籍中国出生日期1957年毕业院校查尔斯特大学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职务任免

3 社会活动

4 人物感言

人物经历 播报

1977年,李家超加入香港警察队,成为见习督察。

1997年,晋升为总警司。任职期间,曾经驻守过刑事调查以及情报等部门的多个层面,同时曾经出任不同刑事侦缉部门的主管,包括刑事情报科(CIB)情报搜集组、西九龙总区重案组及总区情报组、毒品调查科(NB)以及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记)等。在掌管O记期间,部门破获了1994年的柳记豪迷魂党案及1998年的马草垄800公斤炸药案等轰动案件。

2002年,被借调至保安局,以研究有关电脑罪行的立法等事宜,回归香港警务处后出任投诉及内部调查科投诉警察课主管。

2003年,获警务处保送至英国伦敦的皇家防卫学院深造,回流香港后获晋升为警务处助理处长,出任西九龙总区指挥官。

2005年7月,出任刑事部主管。

2007年1月,晋升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任刑事及保安处处长。

2010年3月,被委任为香港警务处副处长(管理) [2] ,任内曾经处理刑事侦缉部门人员的高流失量问题,原定于2014年退休。

2012年,李家超获保安局局长向聘任委员会推荐,同年9月12日获得聘任委员会通过 [3] ,并向香港警务处提出辞呈,于警务处服务至同年9月30日为止。2012年10月1日,就任保安局副局长。

2017年6月,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局长,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就职。 [5]

2020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 [1]

2021年6月,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并被免去保安局局长职务。 [6]

2021年7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 [8]

2021年10月,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摔倒骨折将留院观察并暂时休假,将由李家超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10]

2022年4月,免去李家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职务; [12] 同月,成为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候选人 [14] 。

李家超,行动、管理都干过,曾是O记的主管。

所以,不是我总要联系现实做宏大叙事,问题是单纯的技术分析根本就不可能得出电影作为系统工程与价值理念与现实社会的来龙去脉之间的关联。而不关注这块,无疑对电影的整体性理解就缺失了很大一环。

这里,我又要进入我的“主观”部分了。《无间道》系列体现了编导对“香港下沉”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是“精英逝去,伪精英尸位素餐”,而这一切的原因只能用“回归”来解释。连接上《无间道》第二部最后的镜头,

韩琛上位,回归之夜的烟花灿烂: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所以,我之所以不引用大量的影像分析,恰恰因为我认为影像分析并不是完全“客观”、“本体”的,恰恰容易受主观性和先入为主之见的影响。而结合意识形态、时代背景甚至阶级意识的分析反而容易克服主观性,因为真相只有一个,而你的解释能够容纳的事实、数据、历史经过越多,离真相的距离也就越近。

通宝推:猪啊猪,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