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部下们:泰卢固人 -- 宝特勤
共:💬83 🌺502
复 聊个往事
数码摄影,之前也提过色彩问题,感光单元的色彩还原、显示器的色彩还原、文件和处理软件支持的色彩还原……每个环节下来,也损失很多。比如印刷基本是CMYK。
除了色彩的缘故,我觉得更多是缺少那种模糊的感觉,非常细微的那种,所以胶卷滤镜通常都是添加细微的颗粒。家里面有三四十年代的老照片,还有一些手工上色的,那种细密纤薄而又不失整体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从理论上讲,底片本身就有所损失,从底片扩印到相纸上又是损失,色料的颗粒密度也有影响,最终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感觉。
尤其是扩印后的边缘质感和材质细节,位图是做不到的,又不能像底片那样放大。
边缘质感:柔和,细微模糊,陡崖式渐变。
材质细节:颗粒,分布均匀,阶段式渐变。
当然这两个渐变并不明显,只是和现在对比得出的感觉,很难说清楚。主要是现在的照片,色彩过渡太细腻了。
其实只要是模拟的,都有类似的感觉。比如电视机。
---
损失是指视觉上的损失,导致效果不同。不一定是文件上的。
通宝推:GWA,宝特勤,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可能是不上相吧 9 花怒 字304 2021-09-02 22:19:18
🙂质感 16 月之回忆 字1852 2021-09-11 11:56:45
🙂聊个往事 33 GWA 字1573 2021-09-12 19:40:12
🙂质感的倒退
🙂说是质感,其实是形象。 4 月之回忆 字8158 2021-09-13 02:23:04
🙂这个可以考虑一下富士的相机 2 懒厨 字460 2021-09-12 21:27:29
🙂补充 7 GWA 字562 2021-09-12 21:18:47
🙂伟人的照片 10 宝特勤 字128 2021-09-12 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