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部下们:泰卢固人 -- 宝特勤

共:💬83 🌺5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是质感,其实是形象。

我对摄影和绘画了解都不多,用的标准是日常观察。

国画的质感,许多时候是通过浓淡、虚实、点缀体现的,要保持一定距离才行。

油画看得少,许多时候人非常有质感,透着光亮,曲线柔滑。但细节全失,只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就像柔光滤镜。

照片不太一样,要么过度处理,磨得非常光润。就算有细节,也太过均匀,比如毛孔或者细小的斑点。要么突出透视,人物非常立体,可是感觉并不自然。少许运动的还好,但也只是姿态和皮肤光泽,也是没什么细节的。照片的情况太多,一时半会说不清。表达能力有限,姑且不谈。

那么来谈谈形象,个人没受过什么训练,全凭感觉。觉得大致有以下内容:

行止:动作细节、行为方式

神态:表情细节、姿势

衣发:服饰细节、毛发(包括手臂和脸上的细微绒毛)

环境:场景细节、物品

视线:光影细节、透视

情景:事件、空间(心理与情感)

——

只是大致,用于铺垫。表情和布景、姿势和光影、色彩与空间,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再谈。真正要谈的只有两个:行为方式、事件。

事件是通过前五类内容,表现出正在干什么,给人以整体感觉。这个大家也都知道。

  

一位女性正在稍显阴暗的走廊里疾步前行。时不时翻过手腕,看看手表,然后加快脚步。右手夹板上的纸张也随之飞起,划过她稍显苍白的脸。眼皮低垂、眉头紧锁,睫毛时不时颤抖。柔顺的长发此刻也显得有些散乱。她穿着一件轻简的白大褂,灰蒙蒙的,还有些短小,不时显露出里面青蓝色的衣衫,还有一枚细小的吊坠,闪亮着光彩。

更多就不写了,写不完的。比如没有脸和鞋子的细节,也没有光打在身姿上之后显露出的光泽和影子。

总之这些细节告诉我们她是医生,现在有些着急,但是并不是特别急对吧?又因为拿着一份文件,所以应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通知什么人。

关键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的观察,看上去没有这么细致,其实已经有这么细致了。只是作为环境的整体感觉放前提里,不需要在当前意识加载。比如,前文说过周围走过的人。这些人带来的印象会和其他人造成鲜明对比。也就是衬托。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要复现一个情景,总是会把所有细节都拿出来。的确,这样超级真实。尤其是用文字表现的时候。但是想想当时你所接收到的视觉信号,是这个样子的吗?

前面说「会让感觉饱和」其实就是在说这个。因为具象画面,太过细致,但许许多多细节,往往只是为了表现一个事件,一份情感。也许在纷乱的情境里凸显平静,这种细节是必要的。但是多数时候,只会让人感觉糊涂。

说到这里,其实意思很简单了,那就是减少细节。因为影像的概括能力太强了。日常观察的时候,大家难道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人家在干什么,或者有什么情绪吗?

但是减少细节并不是没有细节,而是分清楚主次。想想绣工,想想动画,相对简单是怎么表现出这些内容的?

无非是

  

审理:画面中每样事物、物象之间再到构图整体要比例恰当,自然和谐。

度势:构图的具体细节,色调可以体现层次。

剪裁:对画面元素的取舍,空间层次的安排。

点缀:增添活泼灵动之感。

(以上四词取自绣谱,文字个人评解)

这不就是构图吗?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空间结构,通过几个细节,合成一个感觉,进而概括出整体状态。其余放在后面层次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观察,而不是直观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色彩和点缀表现观感的景深,或者说顺序(不是实际的景深)。一句话,空间建置表现时空。

说到这里似乎还是常识。毕竟大家都知道。可是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很难,因为每一个细节调动,都会让另一个细节失势。但这不过是下面的铺垫。因为还没说行为方式呢。

以上面的女性为例

  

她着急,但也只不过是疾步前行,没有往前跑。纸张划过她的脸,她也不在意,白大褂有些短小,可能有些发紧,但她似乎没觉得什么。

发现这里的问题所在了吗?我们其实是不知道她的情况的,我们是通过情境中的细节,通过常理进行想象的,而这种想象本身,还会得出进一步想象。比如三个细节,可以说明

  

她是不拘小节的人。此刻虽然没那么紧张,但隐约透露着一种被压抑的焦虑。

也就是说,真正传达给我们的,是可能。可能层包括想象和情感。这里和事件的不同在于,事件只是告诉我们具体有什么,而可能才给予我们整体印象。一句话,细节建置凸显可能。(这里还没有考虑到情绪的另一方面,那就是那些感受与自身感受的联系。这个具体说太复杂。)

说到这里还是废话。而且还有很多细节没说,比如视线时的轨迹,层次的展开之类。但这些都不重要。

上面的所有内容,其实都是一回事。那就是势。通过有效力的布置来产生可能性——置陈布势。(是的,这是兵法)而布置的本质,并不是画面的细节,而是观念。你会如何理解这一表现?换个方式,在你的理解里,这些事情会以什么形式表现?怎样组合才能有这样的感觉?这些究竟是什么地方与你的记忆连接起来的?如何将过去的真实延伸到现在?

一旦了解了这点,我们就知道上面那些技法,其实都不重要。只需要回归自然的感觉。想想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然后我们就可以分层次的还原这些细节。先是轮廓,然后是重点,再然后是整体,最后才是那些具体的细节。就像绘画一样。区别在于,打动你的细节,是要一开始就丰富的,其余的不能喧宾夺主。就像连环画,所有重点都已经表现出来,然后才是那些等待人发现的更多细节。

这个时候回到上一贴的表达,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上一个帖子是这样说的

  

视野聚焦时不会注意细节……镜头聚焦时会忽略掉细节……

说的是我们获得具体感受的时候,其实只是一两个细节。是瞬间凝固到一点。其余的细节全部都被忽略掉了。但不是不存在。因为没有这些细节,这个聚焦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关键在于两者并存。简单说,有些事情,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多了反而不好。但我们总得知道是什么事情。

影像里也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表现空间压抑,色彩或者房屋很多。但是房屋和色彩本身是由一堆细节堆砌起来的,只是并非焦点,仔细看还是能够察觉(形生象)。比如表现事件情况,蒙太奇,通过几个画面建立线性联系。不需要完整过程(势生形)。比如表现人物情态,衣服破了直接甩到垃圾桶(动作细节),认真处理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人都客客气气(行为方式),不需要具体神态(动生势)。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甚至大部分是汉语常用词。问题只是,要想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

  

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

总结:

形:行止神态,衣着环境。色彩空间,光影透视。

势:崇意精思,置陈布势。审理度势,剪裁点缀。

形势生动。

好吧,只是随口胡扯一番,个人其实是没有任何作品可言的。文字也很混乱,暂时这样吧。感觉河的打字框有些别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