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复旦26岁研究生破“基因天书”密码 震惊世界 -- Melon

共:💬38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解读基因的“里程碑式”新方法在复旦诞生

从日月光华转贴过来的,那里转贴这篇报道的是文章的第二作者。应该是他也比较认同这篇报道。

===

解读基因的“里程碑式”新方法在复旦诞生

??有关论文登上国际顶级杂志《细胞》封面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哺乳动物有大约30,000个基因,对这些基因功能的认识是

解读这本“天书”的关键。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http://life.fudan.edu.cn/idm

)的科研人员将一种源于飞蛾的PB转座因子用于小鼠和人类细胞的基因功能研究,在世界

上首次创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哺乳动物转座因子系统,为大规模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

提供了新方法。该成果已由国际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在线发表(http://www.cell.

com/content/future),并将刊登在8月12日《细胞》杂志的封面。相关技术已申请国际

专利。

转座因子是一类可以进入基因组内不同位置的基因载体。科学家利用它们插入

基因导致突变以了解基因功能,也利用它们培育转基因生物 。麦克林托克(B.

McClintock)因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因子而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医学奖。鲁宾(G.

Rubin)和斯普莱德林(A. Spradling)因在1982年发现P转座因子在果蝇中高效作用而当选

美国科学院院士。虽然科学家尝试了SB等许多载体,但哺乳动物长期以来缺乏高效、实

用的转座因子。由许田博士和吴晓晖博士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可用PB转座因子高效

插入小鼠基因组研究基因功能,使在小鼠等哺乳动物中高效、大规模了解基因功能成为

可能。 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可用PB转座因子培育转基因小鼠,为小鼠及其他哺乳动物建

立了新的转基因技术体系。 同时,PB转座因子可在人等哺乳动物的细胞株中高效导入基

因并稳定表达,为体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表达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新系统。新方

法可在大范围内快速寻找疾病相关基因,建立多种疾病模型,寻找疾病机理及药物靶点

,从而发展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也为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还

可以用于鉴定并研究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并改良经济动物。

绝大多数人类基因在小鼠中存在对应基因,小鼠因而成为哺乳动物中研究基因

功能和疾病机理最重要的模型。但是传统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如基因剔除和化学诱变等,

技术要求高、时间长、费用大。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全世界科学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对约10%哺乳动物基因的功能有所了解。而研究小组用PB转座因子建立了小鼠体内直接突

变基因技术, 在不到一年内培育出约1%小鼠基因的突变品系。新方法简便高效,提供了

大规模研究小鼠等哺乳动物基因功能的解决方案。《细胞》杂志审稿人评价这项工作“

是里程碑式的发现,将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小鼠遗传学研究,并有用于人类基因治疗

的前景”(“… these are landmark finding with the potential to alter the

way mouse genetics is carried out worldwide, and with implications for

human gene therapy.”)。

该项研究工作完全在复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完成。作为复旦大学科技创新和人

才培养的新模式,研究所由旅美华人学者许田、韩珉和庄原共同创立,并得到了教育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美国休斯医学研究院、耶鲁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和杜克大学的支持和合作。研究所坚持以世界一流学术中心为标准,坚

持源头创新,坚持在创新中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立三年半来,全体人员卧薪尝胆,艰

苦创业,已把研究所建成发育生物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论文第一作者丁?N是复

旦三年级研究生。

目前,以PB转座因子技术体系为依托,大规模研究基因功能的小鼠功能基因组

计划已经在复旦大学启动,正成为世界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解读基因“天书”的

重要力量。这将对人类自身的了解、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为

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巨大的机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