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测测自己的水平)-集权中央? -- 阳明

共:💬90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嘿嘿,这个吗。。。

先看台湾方面的解释:

大考中心与补教界公布的历史科答案有六题不一样。求教于北市建中历史老师黄春木,他认为第六题有关“士庶之别”,大考中心的答案是“B汉代”并没错,补教老师选的“D明代”明显错误,因明代恰有士庶之别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507/20050706517922.html

我认为

在题目中 士庶之别 应该指 官民之别。

题目里:

即使是退职回乡的官员,在地方上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这里的士并不是指春秋至秦的贵族。

官民之别在明代是很严格的。

明太祖建国定制,为了尊重仕宦,规定礼法,严士庶之别,做官和平民,举凡冠服、舆马、仆从、婚丧、祭祀,以及居室、器用、生活等,均有严格的规定。以冠服、居室为例,明代各品位的文武官吏,都有一定的衣官服色,庶人绝不能穿着官人的服装,庶人的衣服不许用黄色,不许用金绣锦绮??丝绫罗,只许用、绢、素纱;鞋不得裁制花样用金线装饰。在居室方面,庶民庐舍不得过三间五架,不许用彩饰的斗拱。至于器物,洪武规定庶民所用酒食器皿,只许用瓷器与银锡,不得用金器。

缙绅(士)为明代的封建特权阶层,包括各级官吏、致仕官、封赠官、捐纳官以及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生员。他们的妻子也享有相当的特权待遇,地位仅次于贵族地主,是明代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在政治方面,缙绅的法律地位高于常人,司法部门无权擅自拘审官员。明律规定:“凡京官及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闻请旨,不许擅问,六品以下,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议拟闻奏区处。若府州县官犯罪,所辖上司不得擅自勾问,只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若许推问,依律议拟回奏,候委官审实方许判决。”缙绅犯公罪可以收赎,犯私罪也得以解职、调离或降调等抵罪。

再来说说本朝吧,本朝的士庶之别也是相当明显的。老百姓不满也有原因,看看晋就知。

晋 梁尚书左仆射沈约论曰:“顷自汉代,本无士庶之别,自非仕宦,不至京师,罢公卿牧守,并还乡里,小人瞻仰,以成风俗。且黉校棋布,传经授业,学优而仕,始自乡邑,本于小吏干佐,方至文学功曹,积以岁月,乃得察举。人才秀异,始为公府所辟,迁为牧守,入作台司。汉之得人,于斯为盛。今之士人,并聚京邑,其有守土不迁,非直愚贱。且当今士子繁多,略以万计,常患官少才多,无地以处。秀才自别是一种任官,非若汉代取人之例也。假使秀才对五问可称,孝廉答一策能过,此乃雕虫小道,非关理功得失。以此求才,徒虚语耳。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