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96):现代数学的哲学原理 -- 语迟

共:💬15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汉文化扫盲(103):不破不立―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这个概念来自黑格尔。这个概念是辩证法的核心。黑格尔似乎瞧不大起中国,说中国没文化。这在当时西方狂热的崇中迷外的气氛中,也算一个有个性的人。

  假如老黑得意自负,发现了“否定之否定”的真理嘛,来强国论坛炫耀一番,一定会有网友当头一棒打得他灰头土脸。嗨,什么否定之否定的,不就是中国禅宗说的“不破不立”嘛。我们这么说的时候,你们还挂在树上晃荡呢吧。

  拿强国论坛的事情来说明,这个坛我来的晚,听说以前有一段时期亲美西化言论甚嚣尘上,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这是西化言论的“肯定”。后来强坛左派反击有效,亲美派吐血含恨而退,这是西化言论的“否定”。强坛左派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这个阶段同时又是强坛左派的“肯定”。而这些强坛左派由于对手浅薄,不知道强坛左派中的有些人本来也比较浅薄呢还是由于长期与浅薄对手周旋而渐渐变得浅薄,当这些人控制了强国论坛的时候,他们的浅薄便充分暴露出来,第一是变成神志有些恍惚的祥林嫂,第二凡是他们看着有点西化的右派事情都要不厌其烦的无情狠毒的打击之。

  又由于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中,有一定的西化色彩,于是现实与强坛左派的固定观念发生了冲突。反美的而同时主张把目光限定在当前中国的中国派与强坛左派产生了矛盾。假如中国派有一天能占领强国论坛,打退啥也不管就知道死抱着过去那些事不松手的所谓左派,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强坛左派的“否定”阶段。同时,由于中国派讨论的事情有西化的成分,比如市场经济,这个时候,就是西化言论的“否定之否定”。

  这个西化言论的“否定之否定”与西化言论的“肯定”,二者的内容与涵义,是完全不同的。

  再拿中国的“不破不立”来比较,强坛左派反击亲美派成功,亲美派抱头鼠窜,这是西化言论的“破”,被破坏。假如中国派又反击强坛左派成功,开始堂而皇之不受威胁地赞成并讨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之争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当前市场经济内部一些实际问题的有意义的争论,论坛的空气不再仅仅是抱怨指责和闲扯淡,而是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认真讨论中国当前的问题,这就是市场经济这个西化言论的“立”。没有对泛美叫嚣的破坏摧毁,西化言论中有用的部分就不会“立”。

  假如最早的亲美派赢了,强国论坛一片布十万岁汤姆约翰满天飞,中国派哪里有环境来讨论切实的实际问题呢?只有打倒泛美势力才可能真正自主的以高姿态来学习西方美国的优点并剔除其中的毒素,而不是低三下四地被西方的优点和毒药――其中主要是毒药――都来按着头强迫你吃掉。这个过程就是对于西化言论的“不破不立”。

  所谓不破不立,破坏的对象是肯定,破是否定,立就是否定之否定。所以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不过是中国哲学的西方版。

  继续想象一下,事情再发展下去,在中国派内部又出现了斗争,象我这样水平有限很多事情都不懂而班门弄斧的,也被真正的实力派打倒,这些实力派必然是反美的真左派,这就是强坛左派的“否定之否定”。强坛左派经历了一次倒台之后,也“不破不立”了,新的强坛左派将变得深沉和高明,眼界广阔,学识渊博,不再象现在的强坛左派这样其中似乎很有几个傻瓜脑子有问题的人,比如数学这种蠢材。

  更简单一点说,毛主席很欣赏的《红楼梦》中的一句话: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

  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所以我们的战略导弹系列被命名为“东风”。从国际局势来讲,有西风压倒东风的时候,就必然也会有东风压倒西风的时候。从1840年开始,西风大盛压倒了东风,但是这个现象是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从一开始,东风就一直在反抗,持续不断,比如朝鲜战争,这种反抗一次比一次有力,直至将来有一天东风必然全面压倒西风。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毛主席预言美国要完蛋,不是右派亲美派和傻瓜左派以为的想当然,而是老人家根据客观规律得出的判断。(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不怕你,你必然怕我,这是客观规律。)

  拿“否定之否定”来说,1840以前的中国是“肯定”,1840年-1949年是中国的“否定”,1949年以后是中国的“否定之否定”。新中国与1840年以前的中国有相似的地方,如主权独立,中央集权等,但是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仿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凤凰涅般而重生,美丽的蝴蝶从蛹中痛苦地挣扎而出一样。

  1840-1949年间,是对传统中国摧枯拉朽般的破坏,不但打破了中国的尊严、富有与孤傲,同时也打破了中国的封闭与目空一切。正是由于这个沉重得不堪回首的破裂,后来才站立起了一个拥有世界眼光不再拘泥守旧变化多端的新中国。

  矛盾的双方无时无刻不在此消彼长地运动,永远不变的,静止的,只有运动变化。这就是《易》与《矛盾论》的核心思想,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而每一次矛盾的正方战胜反方时的正方,与上次被反方战胜时的正方都是不同的,注意,这种“不重复”的现象也是变化,什么都在变。所以“不重复”的否定之否定是必然的,是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宇宙中没有一件可重复的事情。

  比如每天太阳战胜黑夜升起,不但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太阳不同,太阳内部在不停地运动变化,阳光照得到照不到的万事万物与昨天的也不同了。今天的太阳就是昨天的太阳的“否定之否定”。宇宙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模式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运动。上个运动单位的否定之否定是下一个运动单位的肯定,如此永远永远不停息。

  物质上是这样,其他的呢?比如我在这个系列中推崇儒学。没有对旧儒学的打倒批判,给儒学洗洗澡,洗掉厚重的历史的尘埃,“否定之否定”的新儒学就不可能站立起来,在新的时期发挥她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这个过程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是儒学到了抬头的时候了,在客观上,在历史运动到当前这个时期,新儒学要来了。

  再比如人心中的杂念,念头,每一个念头都是上个念头的否定之否定。同时又是下一个念头的肯定阶段,下一个念头起来,当前这个念头消失,这是否定。同样,当前这一刻的你,并不是当前这一刻肯定的你,而是上一刻的你的否定之否定,当前这一刻的你只是下一个时刻的肯定的你。这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无法找到肯定的真实的你。

  所以“肯定”似乎没有实际意义,所有的肯定都是否定之否定,宇宙中似乎没有“肯定”。这样一来,“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有些罗嗦了,而实用的规律就是:

  “否定--否定之否定”

  正因为“肯定”不存在,所以认为一些现象与事情是肯定的,永远正确的,永恒的,比如有些左派头脑中的计划经济,凡是这样的认识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所有的事情都仅仅是暂时正确或者暂时错误。

  所以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由于在宇宙现象中没有绝对的永恒(这才是永恒的),所以中庸就是随机应变。因为中庸在不停地随机应变,所以中庸本身的实质,根本找不到。根据中庸思想,不但平和的柔弱的是中庸,激烈的、偏执的、甚至暴烈的,阴谋与杀戮等等,也是中庸。只要这些方式能为我所用来为正道服务,服从于正道。而“正道”又是什么呢?

  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诗:

  人间正道是沧桑

  沧桑就是成语沧海桑田的缩写,是说原来有个神仙,路过一个地方是大海,后来又来到同一个地方,故地重游,发现原来的大海已经变成桑田了。沧桑就是变化的意思。所以变化着的才是正道,才是符合宇宙的客观规律的。在政治中,正道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同历史时期的“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与方式表现,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尊重这个变化的,主观上充分考虑到这种变化的,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相比老黑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还是我们中国的“不破不立”说得精彩对不对?其实中国文化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话,我现在记得起来的就一句,肯定还有别的。这句话是: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这句话是说不但我们的身体生活每天都在更新,与昨天完全不同,而且每天还要改变自己的精神内容,多学一些东西,克服一点缺点,要有这个主观意识。这正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这个“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按照这个客观规律来行事。否则,比如缺点也会否定之否定地一天天强大起来,每天都在变得严重,最终由小小不言变得无法收拾。很多人到年龄大了年轻时还不怎么明显的弱点会变得很严重,就是这个道理。人不思变,不思改变自己,客观规律本身就会强迫我们来改变,那就难过不舒服了。而往往一个人吃过苦,受过磨难,过去的自己被打击而破裂,在困苦中重新站起来的否定之否定,就是崭新的比较健康的人生。真正聪明的人,是要不断地自讨点苦吃的。

  “否定之否定”是毛主席很喜欢的用语,比如老人家和美国人聊天,说,

  飞机停在机场上是“肯定”,起飞是“否定”,再降落就是“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马列继承了这个唯心主义哲学的精华,并把它变成唯物的。其实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这个“否定之否定”一概通用。所以毛主席多次称赞开创了中国禅宗的六祖大师惠能,认为六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六祖坛经》也是毛主席很喜欢读的书。在毛主席的思想中,六祖早已揭示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