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高考改革(一)楔子:讨论规则和话题起头 -- 吴用

共:💬17 🌺1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聊聊高考改革(二)教育是什么(中国篇)?

第二篇写这个,估计要让一些河友摸不着头脑——不是提出了三个问题么,怎么不按照套路来?!给大家作揖赔礼的同时,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一下俺的思路。

1、俺认为要想回答那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才是根本;

2、要想充分的、与建设性的讨论问题,前提必然是大家从一个基本点出发,才能不断深入,俺想通过这个问题建立一个基本点。

回到问题本身,俺以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可避免的要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先简略说说大家都熟悉的中国(略去掉书包的论证过程)

目前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是,孔子及其后人创建了中国古代的基本教育雏形,不过这属于民间行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交往活动,估计也是受了中国古代教育形态的启发。

但自春秋战国到晋甚至隋唐,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知识传播是有一定的阶级垄断性的,门阀政治就是其最突出的社会表现。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包括法律方面的,著书立说方面的,人才选拔方面的,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知识垄断体系的直接体现。

这个历史时期,俺总结其教育形式的特点,有两点:

1、述而不著,口传心授,重道不重术,且绝不分科。老师不准备教材,想到哪讲到哪,随意性很大。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水平。但职业教师,尤其是有名望的教师,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往往也是望族的政治智囊,三国中的很多谋士,其实都有这样双重身份,例如曹丕和曹植的老师——显然这样的教师是不会走进田间地头去做普及教育的。

可能有人会反驳俺,孔子编过教材啊,春秋,诗经不都是孔子编的教材么?其学生还留下了一本论语和一本孟子,更不要说还有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史记,汉书等等等等。

俺也不敢辩驳,俺只想请持这类观点的人,看看这些书是编给学生看的么?这些书大都重道而不重术,俺估计这些老师教授学生的时候,不可能不结合具体的手段来解说道,但书中却不多说。这些书中不说观点则已,一旦要陈述观点和结论,势必要拔高到大义、道德的高度,甚至引申到玄学上去。

例如俺幼年时读孙子兵法中有句话,“不恃彼之不来,而恃吾以有所待也”,怎么也想不通怎么做才能做到“不可胜”,啥叫知己知彼,困惑不已,疑惑写书的人为啥不给几个案例摊开来做讲解,最不济也要给几个公式定理方法思路吧。

直到最近几年俺才想通,这就是当时的知识垄断者的谋身之道:原则告诉你了,想做案例研讨你得给我官做,最差也得交钱我才给你讲——有兴趣的河友可以考证一下“天机不可泄露”这句话的由来——俺以为这些老师,也是知识的垄断者,是有意识这样做的,道可以随便传授,但权谋之术,是不传之密。

因此,俺认为这些人编撰这些书的根本目的,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读者——皇帝,并通过皇帝的施政,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这其中一字千金的典故是最能说明这种心态的典故了——道是营销包装必然要广而告之,而术是自己进身而为当权者所用的葵花宝典,当然不能随便外传。

这样就造成一个后果,这些著作没有老师做背景讲解,学生想凭自己看就能学的很好,基本是不可能的事——现在让一个没有春秋战国历史基础的人去读左转,我估计能看懂的学生一定是没喝过孟婆汤的转世灵童。史记稍微好点,因为是纪传体,但俺年幼时每每看到太史公曰的时候,就不爱看了,因为幼年没社会经验时的俺,根本看球不懂司马迁想说啥。

另外,从目前留下的史料上看,老师教授的知识范围也很广泛,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俺估计也与这样的教育形式脱离不了干系。显然这样的教育形式对于形成知识垄断是特别有好处的,俺估计自秦代开始称呼百姓为黔首,与此也不无关系——这阶段的教育,俺以为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设立——孔子鼓励学生学而优则仕,恐怕也有这方面因素。

2、剑宗气宗,水火不容。诸子百家,争鸣争的是什么?是知识(也可以说是信息)的解释权。拿到了知识的解释权,就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御用知识传承工具,从而吃穿不愁。所以春秋战国时可以百家争鸣,到了汉代之后,没取得知识解释权的,就逐渐湮灭在历时长河中了。因此这个阶段,知识垄断阶层内部的论战,是血淋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焚书坑儒就是儒家争夺知识解释权失败的直接后果,汉代盐铁论的朝堂之辩,也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由于失败者往往会在政治上失去信任,经济上受到打击,甚至会威胁自身的人身安全,故被知识垄断阶层视为最重要的要务。

以上长篇大论,归纳起来的结论也很简单,俺以为叶澜也好,美国教育家孟禄也好,舒尔茨也好,他们对教育起源的定义,都不合俺的心意。俺认为,教育起源的动因,北宋的张载在《西铭》中说的比俺清楚,请允许俺全文引用一下: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替换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俺以为,教育产生的动因,就是统治阶级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善述其志,善继其志,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故而进行的一种知识传递活动。

当然,您看后,也许您另有高见,没关系,来讨论,顺便预告一下俺的下一篇——俺的下一篇想从现代教育在欧洲的起源讲起,论述一下教育在中外,其起源动因是非常相似的——俺希望咱们西西河这个据说是水平最高的华人论坛,能通过这样的讨论,最终得出现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一重要结论,或者说是观点,来指导咱们育儿实践

通宝推:白玉老虎,pendagu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