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王洛勇的英文《出师表》 -- 本嘉明
看到有人做跟屁虫,所以额外加上一点:几年前我已经将宣帝纪评语全文引用并分析过了,有兴趣的可以直接从我之前列的链接上跳过去看全文。
-------
以前写过一篇,对宣帝纪评语做了比较简略的意义分析。林风清逸:从唐太宗宣帝纪评语看司马懿
-------
你的引文,少了一句,所以解读完全错了。
这一句就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司马懿的表现前后矛盾,在与蜀汉作战中的表现极其失常。
特别是你的引文只引了一半。原文是采用的反衬对举的形式,你去掉一半,就失去了完整性。还有一半是这样的:
然后才是“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
李世民指出,司马懿在与公孙渊、孟达等的作战中,展现出了极佳的军事能力,其对敌情的掌握、敌军心理的把握、敌军动向的判断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平,“兵动若神,谋无再计”。随后在与诸葛亮作战时,司马懿也具备各种军事优势:“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司马懿的士兵更加精锐,后勤供给更加便捷,内线作战更加节省体力,军事上具备了三大有利条件。这样一来,李世民发现,司马懿自身具备名将的军事水平,形势上具有内线作战优势,训练上也存在先天优势,先天具备建功立业的条件。可是司马懿一开始就“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选择的战略也是“闭军固垒,莫敢争锋”,非常反常。
李世民这段话,首先是承认司马懿具备优秀的军事素质,然后指出后来的表现大失水准,不是优秀将帅所为,从而质疑司马懿不忠。
对此,有人说,这实际上是在称赞诸葛亮军事能力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李世民此文不是在论证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有关蜀汉军事能力的表述,也是讲“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指出蜀汉自身的劣势。而且这也是形式分析,不是指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李世民的意思是诸葛亮军事能力非常出色、碾压司马懿,那么李世民就不会质疑司马懿不忠,而会说司马懿尽力了、只是无能。
还有人说,李世民这段话是在说司马懿不是优秀的将帅。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李世民首先说了司马懿在征讨公孙、孟达时是非常优秀的,是优秀将帅。这个观点片面截取了李世民的后半段话,却与与李世民前半段话矛盾。而且这个观点对后半段话也解读错了。后半段话里,李世民说的是司马懿的表现不是优秀将帅所为。
在总结这前后两段历史之后,总结“司马懿是优秀将帅却做出低水平表现”的矛盾之后,李世民得出结论,认为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养寇自重的不忠之心。
李世民说司马懿不忠,这是文章的主题。李世民此文,既然没有明确说诸葛亮军事能力强,仅仅明确说司马懿军事能力强,那么在指出司马懿与诸葛亮作战时选择守势,排除了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可能,司马懿在放水。
有些人说,既然司马懿选择守势,就说明司马懿不如诸葛亮。这种观点,将战略攻守形势等同于军事优势劣势。这样的人不是资质太差,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总之,无须搭理。
我可以确定无疑地下结论:那些说李世民宣帝纪评语是称颂诸葛亮军事能力远超司马懿的人,都是在指鹿为马。
不论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和诸葛亮相比究竟如何,至少在李世民宣帝纪评语里面,李世民的意见,是司马懿有出色的军事能力,却没有忠心。
李世民指出司马懿有能力,不等于李世民拥护司马懿。
李世民指出司马懿不忠,不等于李世民否定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这是很冷静也很客观的态度。不因为感情冲动,就将一个人全盘否定。同时,他也不会将一个人全面拔高。
可是有的人,就是要将一个人全面拔高、造神。
这样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更可怜的是,有的蠢货,甚至将自己的脑子丢掉,直接代入坏人的设定。
我再重复一遍:
我可以确定无疑地下结论:那些说李世民宣帝纪评语是称颂诸葛亮军事能力远超司马懿的人,都是在指鹿为马。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以我的史学功底,没资格评判诸葛亮 5 本嘉明 字316 2018-01-06 23:00:39
🙂看看李世民是怎么黑司马懿的吧 2 楚天 字804 2018-01-04 21:43:51
🙂又看到妄人在放毒。 25 解甲 字7091 2018-01-05 04:22:26
🙂很多人,不知有心还是无意,严重误读李世民宣帝纪评语
🙂诸葛亮有历史局限性,远没吹得那么狠,不过还谈不上倒行逆施 15 林风清逸 字19795 2018-01-02 05:00:45
🙂北魏政府之所以能实施均田制 1 昆吾割玉刀 字72 2018-01-03 06:29:26
🙂跟他们制度落后也有一定关系,他们一开始都不发俸禄 1 林风清逸 字0 2018-01-03 06:44:55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