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共:💬560 🌺2019 🌵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李广显然带着大部队。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这一段是原文。

你说“卫青走东线见李广所部一定带着剩余大部队?”我想你的意思应该是李广部当时有可能没带大部队,企图反击我所说的李广不知道带少量精锐先赴敌、军事指挥能力低下的问题。

当然,你说的语焉不详,回头你也可以解释说你认为李广的确带着大部队。

但是我再次提醒你:

史记在这一节,忽然从卫青的角度记载这段事。卫青只知道,李广从东道进军,卫青只知道,自己回到漠南才遇到李广部,这个时候李广部已经集结完毕了,李广部来这么晚,据说是因为分兵、有的部队没有向导迷路了。

很有意思对不对?这么重要的事情,史记突然不从李广的视角看问题了。

你能够试图在这里挣扎的唯一一个原因就是史记在这段语焉不详!

关键要害语焉不详!你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意味着李广一定有问题。

而且你还指责卫青养寇自重。请你注意,卫青之所以没有穷尽匈奴的原因,全部与李广有关。卫青与匈奴单于决战却没有尽全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兵力被李广分了。而李广呢?第一没有及时赶到战场,第二赶到战场也不跟进,第三在战后总结时自杀身亡,导致军心彻底崩坏,完全不可能继续决战。

你如果觉得卫青应该继续追击匈奴,那你就要帮助卫青解决李广后期的问题;你如果觉得卫青得到李广的兵力之后应该继续追击,那你就要帮助卫青解决李广自杀的问题。你觉得卫青找李广要报告是逼死李广,那我告诉你,每天早晨学校里的老师都会找学生收作业,每单生意老板和客户都会在期限之前催促你交工,每个政府都会限定时间要求工作人员交付任务。用这样的事来推脱责任,我只能进一步认为李广不顾大局。在当时,李广完全可以选择用继续追杀匈奴来证明自己,甚至可以直接请求卫青给自己机会将功折罪。但是李广就用如此简单的催促文书的事情自杀了。我还可以告诉你,以历史记载的卫青的为人,所谓卫青要求长史催促李广幕府对簿导致李广自杀一事,很有可能是卫青为自己的幕府背锅。因为正常来讲,上级领导要求自己秘书向下属单位催办事项的频率不会很高,一般是下达要求,到期之前问一两次,上级秘书才是具体催办人,并且会根据领导此前要求的时限,划定一个较早的时限,然后多次催促下属单位的秘书交办工作。从这个基本过程来讲,李广面临的问题应该是责任没办法推卸,要知道这次出兵他既不是自己独立带队,也没有上级可以背锅,却有一个平级的右将军,所以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完全没有办法推卸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广幕府后期两三天、未进行任何战斗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完成总结。显然真实情况是李广幕府根本就无法下笔作书,特别是无法与赵食其幕府对簿。双方没有可能形成统一口径。在责任显然无法逃避的情况下,李广选择了对汉军伤害最大的处理方式:说什么不能复对刀笔吏,自杀。

我之前说了,李广在此战中始终都是在搞意气之争,根本就不是作战体系内的合格将领。现在我还是这个看法,李广始终都是在斗气。一旦知道他斗气的对象是素称宽厚的卫青,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得到:

只有宽厚的领导,才会遇到斗气的下属。

李广自杀绝对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卫青的问题,而是李广的问题。

另外说一下霍去病。

霍去病所部在当时实验了一种新的军事编组方式,不设裨将,而是以大校代替。我们可以说当时霍去病汉军尝试了“师改旅”。霍去病的实验是很成功的,非常适应当时匈奴的环境,达到了封狼居胥这样的军功顶峰。我们可以明确说,李广那个什么“势不屯行”之类的话,在霍去病军改的大背景下,纯粹是胡扯蛋。他根本就不是在讨论后勤压力对作战的影响,而是在反对军改。

李广这样自杀,绝对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一定是李广自己的。

通宝推:武工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