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9,反现代化

英国人究竟希望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多远呢?要想找寻英国人的心灵寄托所在,看看英国人的家居陈设就可以了。现代主义是战争间期压倒一切的视觉设计理念,但是在英国郊区你可找不到关于现代主义的半点踪迹。现代主义很容易识别却又很难定义。我们都知道现代主义设计看上去是什么样子——就建筑而言,现代主义意味着锋利生硬的线条与夹角,大面积的白色粉墙,金属质感的家居陈设以及极度简化的砖雕装饰。但是要想深入理解现代主义,我们还是要从建筑背后的精神谈起。正是这股精神影响了人们的行为表现,影响了他们对于自己躯体的看法,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究其本质而言现代主义是一场大扫除运动,讲究删繁就简,摒弃战前世界的阶级差异与阴郁气派。德皇治下的德国主打厚重压抑,沙皇治下的俄国以及哈布斯堡帝国主打精巧细致。如今德国与俄国战败,哈布斯堡帝国荡然无存,他们所奉行的艺术风格自然也声名扫地了。铺陈拥挤的房间、沉重累赘的服装与死板的礼节都已经失去了容身之地。新世界里理应充满轻盈通透的建筑与简明单纯的风格——青春与健康应当成为至高无上的设计主题。现代主义可以通过显著的政治形态表现出来。颂扬速度与活力的意大利未来主义者也是墨索里尼的早期支持者,苏俄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与摄影师们也曾经试图创造全新的审美标准,不过鉴赏口味远比他们更传统的斯大林打断了他们的艺术探索。在荷兰与奥地利,现代主义成为了社会民主政体的代名词,伸展着健美匀称的四肢。在德国,魏玛共和国自从创立之初就沾染了现代主义风味——包豪斯运动为世人呈现了刚健质朴的工厂以及通透敞亮且大规模建造的工人宿舍楼,这一切无不暗示着新世界的到来。掌权伊始的纳粹也曾经采用过现代主义风格,从线条明快的大众汽车到简化至极的高速公路无不是现代主义的典范作品。此外当然还少不了密斯.凡.德.罗为新政权设计的玻璃、花岗岩与大理石纪念碑。不过就像斯大林一样,希特勒也更偏好古板厚重的浪漫主义风格,于是现代主义者们只得逃离欧陆另寻栖身之地。

许多现代主义者都逃到了英国,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英国风貌受到了这批人的显著影响。来自格鲁吉亚的贝特洛.莱伯金是俄国革命的早期拥护者,1931年他来到伦敦创立了泰克顿建筑公司(1),为英国首都献上了著名的伦敦动物园企鹅馆,以及高点一号与高点二号(2)这两座离经叛道的公寓楼,混凝土墙上布满了通透的玻璃窗,此外造型同样现代化的芬斯伯里卫生中心(3)也出自他的手笔。三十年代英国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位于苏塞克斯的贝克斯希尔的德拉沃临海观景亭(4),亮白色墙体与大片玻璃构成了一座剧院、酒吧、餐厅、咖啡馆、露台与室外音乐演奏台的结合体,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乐观主义与臭氧的清新气息。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是一位埃里克.门德尔松与塞吉.希玛耶夫,前者是逃离纳粹迫害的难民。当然英国也并不缺少土生土长的现代主义者,比方说哈利.贝克就是其中之一。贝克是伦敦交通局信号处的一位年轻绘图员,他在1931年提出了抽象版伦敦地铁路线图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随即得到的世界各国的效仿,并在在民调当中被誉为二十世纪英国第二受欢迎的工业设计(排名第一的是协和客机)。当时伦敦交通局局长名叫弗兰克.皮克(5),是一位不信国教且不碰酒精的理想主义者。在他的领导下,伦敦交通局成为了英国现代主义的领跑旗手。由查尔斯.荷登(6)设计的亚诺斯高夫地铁站受到了瑞典与荷兰先例的直接影响。苏格兰书法家爱德华.约翰斯顿则为车站提供了简明夺目的字体与符号体系,我们今天依然在沿用他的设计。

在最鼎盛的时期,现代主义意味着一个更明亮、更轻盈且更健康的世界。但是现代主义并未能应和英国国民性当中的某几项强烈本能。英国是一个拥挤的岛国,国民全都热爱隐私。而且英国人也很念旧,总是在心底怀疑弊病缠身的过去兴许反而比现在更美好。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建筑并没有雪白的外墙与立体主义造型,而是外部体态方正敦厚、内部气质舒适安逸的半连体式平房,坐落在一条条新建主干道的两侧。这一类房屋今天依然环绕在我们身边:瓦片铺就的屋顶,砖雕装饰的外墙,霍比特人看了也会点头称道的门廊,略带弧度的前窗窗框,挡在庭院前面的院墙或者树篱,七彩碎石铺成的庭院小径。所有这些房屋的造型全都大同小异,同时又在细节上各有千秋。这些住宅的庭院里总是开满了绣球花,住宅的主人总是安守着不高不低的社会地位,住宅边上总会搭配一间用来消磨时光的花房。一战之前的英国人发明了“大都会地段”这个词,用来形容大都会铁路在伦敦北部购置的上千公顷土地,为的是日后进行投机性建筑项目。后来人们用这个词泛指一切新建城郊地段。这些地段一方面保持着与市中心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能让中产阶级家庭享有庭院、隐私与相对而言的寂静——这里并不是乡村,但是依然能听到鸟鸣。

将这个梦想构想得最透彻的版本就是两座先锋实验性质的姐妹花园城市,莱奇沃斯与韦林。这两座城市都是一帮理想主义者共同攒出来的成果,这些理想主义者的领头人则是一位埃比尼泽.霍华德。此人历来仰慕罗斯金,并且倾心于主张回归自然的维多利亚时代改革家。霍华德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议会速记员(好几项打字技术创新都是他发明的),这份工作可谓索然乏味,日复一日无非重复套路而已。他一直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不过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英国的每一位城镇居民。他认为英国必须兴建新的城镇,新型城镇里的房屋、绿化带、道路与工业区之间必须拉开足够的距离以避免污染,城镇周边的乡村则用来出产粮食供应城镇生活。他这套可持续性城市生活模式即便放在二十一世纪也相当激进。霍华德并不关注一两块地皮的改造,而是想要彻底重塑我们的生活地点与生活方式。他拉上了一位精力充沛且曾经效力于朗特里的建筑师雷蒙德.昂温。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霍华德的第一个花园城市莱奇沃斯在1904年开始逐渐成型。在一战结束之前的几个月,年事已高的霍华德又在伦敦北部发现了第二个实践理想的合适地点韦林,并且自行筹资从债台高筑的地产主人手里买下了一片猎场。1921年,韦林花园城开始成型。这个项目的支持者包括阿尔弗雷德.哈姆兹沃斯的《每日邮报》,自从1908年起《每日邮报》就开始支持霍华德的理想家居展,并且免费为他修建了一批农舍。韦林花园城附近甚至还有个每日邮报村,不过现在已经改换了一个更加乏味的名字叫做麦德格林。

花园城市运动并没有彻底改变英国的面貌,埃比尼泽.霍华德在议会速记间里酝酿出来的希望并没有成为现实。但是这场运动的确影响了全国各地城郊住宅区的建设,对于1945年以后的新城设计师们也造成了很大冲击。从较为切近的方面来说,半乡村式生活或者说农舍化生活方式在维多利亚时代还是眼界高远的梦想家们珍藏在心中的理念,而霍华德与他的朋友们则将这套理念传播到了大干快干的私人建筑商当中,这些人很快就会用连体房覆盖整个英国。霍华德的建筑业追随者昂温是1917年议员选拔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或者说在城郊外围修建“农舍”的标准——从而初步履行劳合.乔治要让归乡英雄们安居乐业的承诺。委员会给出的指导意见在1919年总结成了一本《住房建设手册》,由卫生部出版发行。手册内容又得到了众多私人建筑商的借鉴,这些人留下的住房至今依然占据着大部分英国家居空间。这些建筑的设计并非来自建筑师的构思,而是来自一套操作指南,就像模型飞机或者拼装家具的组装指南一样。罗斯金或者威廉.莫里斯恐怕并不想看到自己留下这样的遗产。

战争刚刚结束之际,在克里斯托弗.安蒂森(7)的领导下——此人是个自由党改革家,后来加入了工党——住房建设几乎成为了公共生活或者各个地方当局的头等大事。但是尽管人们对于1919年推出的《安蒂森法案》寄予厚望,英国在战争间期大规模清理贫民窟的努力却完全失败了。首先,经过了堑壕战的摧残之后,英国的合格建筑工人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192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伦敦建筑市场当中砌墙工与抹灰工的人数只有实际需求总量的一半。其次政府也没钱。事实证明安蒂森的住房项目开支比原本的估算翻了一番,他也因此不得不引咎辞职。尽管教会领袖与乔治.奥威尔这样日渐成名的记者们大声疾呼,但是新建住房的数量依然远远不足以让英国城市工人阶级彻底摆脱恶臭肮脏拥挤不堪的维多利亚时代居所。雄心勃勃的政客的确为数不少,例如上文提到的克莱赛德天主教徒约翰.维特利在第二任工党政府当中就很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艰难局势造成的限制往往会让他们的抱负无处施展。战后没过多久,私人住房建设数量就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公共住房建设数量。截止1939年,英国每十座战后兴建住宅就有九座是私宅,这其中又有四分之三是由投机建筑公司兴建的。

只有日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高层公寓兴建热潮才能与战争间期的住宅繁荣相提并论。这一时期英国新添了将近四百万栋私宅。造成这一轮繁荣的原因包括建筑规划法律松懈,地价低廉,房屋信贷互助会积极拓展业务,以及投机建筑商采用了最简单最可重复的设计方案。新兴住房建设创业家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十六岁少年,他自学成才地掌握了砌砖、上玻璃、木工以及铺设上下水管道等各项技术,为的是在黑潭市给自家人起一座房子。他的房子还没来得及搭建房顶就被过路人看中了,于是他卖掉了这栋房子,赚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从此就一往无前地踏上了建筑业的道路。到了1921年,这孩子的舅舅也成了他的合伙人——这孩子名叫弗兰克.泰勒,舅舅名叫杰克.伍德罗,这两人成立的公司就是日后英国建筑行业的巨头泰勒伍德罗公司(8)。在英国各地主要城市的新建主干道路两旁都挤满了所谓的仿都铎式住宅,因为路边人丁稀少且地价便宜。例如泰勒伍德罗、乔治温佩(9)以及约翰莱恩(10)这样的公司正在大量生产预制细木建材,包括凸窗、半露木架、山墙与门廊。房屋外部往往涂抹着卵石灰浆,装饰着屋脊挂瓦,或者挂一层灰泥,用来遮掩粗糙草率的砖缝。建筑师往往并不会参与此类房屋的施工过程。一份建筑业杂志甚至声称“无可辩驳的是,一栋设计精良的房屋不仅可以基于绘制精准且上色细致的工程做图,也可以凭借一系列旧信封背面的草图几乎同样高质量地建立起来。”

这一轮大规模施工的结果就是自下而上的全国反现代主义潮流,这股潮流对于当代英国面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位移民现代主义者。英国的主流民宅非但没有剥除不必要的细节装饰,反而将其层层堆砌在身上;这些民宅选择了斜顶而不是平顶,粗糙墙面而不是光滑墙面;这些民宅的木梁上刷了漆并且挂上了各种零碎;这些民宅的外形并非谨守界限而是探手探脚;这些民宅当中最温馨且常用的房间就是厨房。与早期投机建筑热潮时期修建的联排房屋相比,这些房屋的内部空间布置更方便,屋里的楼层与台阶数量也更少。英国知识分子往往对这些房屋嗤之以鼻,因为几百万座此类房屋都集中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城镇之间曾经是农田或者杂木树丛的区域,更因为此类房屋看上去总有些畏缩讨好的气质,在更豪华的建筑面前忍不住就摆出了低眉顺眼的谦卑身段。乔治.奥威尔的叶兰始终飞舞在英格兰这一片区域的空中。这些房屋绝不是辛苦劳作的工厂工人的居所——更不用说失业工人了——而是教师、文书、技工、警察这一类人的栖身之处。这些人在战后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借贷买房的能力,而且房价还特别低廉。这些人与他们的住宅正是英国保守主义的实际体现。他们珍视的小确幸梦想很容易遭到讥讽嘲笑,在一个充满了宏大理念的时代里尤其如此。近来有一位建筑史学家指出,此类住宅是可怖的世界大战过后的必然产物。“对于很多人来说,遭到神话粉饰的伊丽莎白时代与都铎时代象征了稳定与安全……他们的房屋至少在外观上体现了不可动摇的稳定性。”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许多次世代的知识分子从小在此类住宅里成长起来,长大成人以后的他们也将会用满腔怒火来回应自己的过去。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当局聘用的建筑公司与设计师们也的确推出了不少现代主义住房项目。这些住房从建筑杂志与展览会上学来了圆角布局、钢框窗户与平顶,也确实改善了工人阶级家庭的居住环境。此类住宅一般都配备了煤气供暖与独立卫生间,自然采光条件也更好。这一时期的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毫不意外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新兴热情。这些建筑往往是公共设施而不是私人住宅。在盖特威克、赫斯顿、肖勒姆与泽西都兴建了造型现代令人瞠目的机场,卡丁顿修建了令观者下巴掉一地的飞艇机库。还有好些轻工业工厂也采取了现代主义造型,例如1932-1935年在伦敦西部落成的胡佛吸尘器大楼。英国的新建公路也效仿了德国的极简主义标准,但是路边休息区的艺术风格却跟随着不断延伸的道路将装饰派艺术送进了英国乡村。这是太阳崇拜的时代,也是渴求新鲜空气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交通项目包括1925年落成的利物浦至梅西隧道,隧道里安装了最新发明的示距灯,隧道外面还修建了摩天楼一样的圣乔治通风塔。同样新近问世的公共设施还有车库。1924年在伦敦国王路上开张的蓝鸟车库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室内公共停车场,足足能容纳三百辆汽车。1937年,奥林匹亚车库也在附近开张了。这座车库采用混凝土结构,足有十一层,采用了今天常见的螺旋斜坡结构,足够容纳一千辆车。

英国的汽车时代还没有正式到来。三十年代的老照片显示半连体仿都铎式民宅门口很少停靠着私家车,至少肯定不像今天这样一家门口一辆车。一战结束时英国的道路上大约行驶着十万辆汽车,等到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宣告破产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二百万辆。福特公司首创的大规模汽车生产科技已经在英国登陆了。在二十年代的英国颇受欢迎的廉价国产车——例如牛鼻莫里斯(11)与奥斯汀七型(12)——无不车型娇小款式别致,一看就出自英国人之手——这些车辆也的确都是手工组装的。上述两家公司加上艾维士、沃斯利、凯旋、阳光与罗孚等几家同业很快就开始生产金属冲压大规模制造的汽车,于是狭窄曲折的英国道路很快就被挤满了。英国古城以及大部分其他地区的街道宽度都很窄,这一点意味着除去极少数高档豪车之外,大部分英国车都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低声下气,相比之下美国车、德国车与意大利车则总是摆出一副手脚舒张大摇大摆的架势。即便在最贴近现代化的领域,英国的现代主义也摆脱不了固有的限制。

在英国以外,现代主义意味着太阳崇拜,往往还伴随着裸体主义,大规模体操也很常见。瑞士疗养院就是最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之一。健康意味着自由与积极行动,健康的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比方说由德国舞蹈大师鲁道夫.拉邦推广开来的新式韵律操。阴雨连绵的英国天气与雾霾笼罩的英国城市意味着大多数英国人都坚定地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是即便如此追求新鲜空气的时尚还是暂且风靡了一阵。日光浴流行开来,尽管英国人对待日光浴的态度实在认真得有些令人忍俊不禁。1931年出版的一份日光浴指导手册提供了“将裸露身体暴露在阳光射线之下”的各种方法,尤其推荐日光箱,因为可以挡风。又或者人们也可以“躺在通风良好的玻璃屋顶日光浴室的床上……用浸过冷水的湿布盖住头部。”海滨度假也极度风行起来,尽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英国大部分海滨依然奉行着严格的着装准则,不许度假者们过度露肉。比方说男性的泳装必须挡住胸部——除非是在布莱顿海滩上,男性露胸在这里是不成文的规矩。日光灯、日光浴躺椅都盛行一时,第一副太阳镜也问世了。缀满荷叶边的爱德华时代泳装逐渐被一件套羊毛衣取代,然后男性终于可以穿着短裤走上海滩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橡胶泳帽、贴身式泳衣、胸罩短裤式泳衣以及软木底子的沙滩凉鞋。简而言之,二十年代初期的英国海滩上还充满了看似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游客,到了三十年代末期他们看上去已经与我们差不多了。英国人的住房与汽车兴许还偏好守旧,但是我们在假日期间已经将往昔岁月抛在脑后了。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cton_Group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point_I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nsbury_Health_Centre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_La_Warr_Pavilion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Pick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Holden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opher_Addison,_1st_Viscount_Addison

(8)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ylor_Woodrow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Wimpey

(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Laing_Group

(11)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ris_Oxford_bullnose

(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stin_Seven

通宝推:mezhan,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