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邓小平先生的执政水平问题 -- 熊皮帽子近卫军

共:💬790 🌺8207 🌵2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不能被您说服

我小的时候,刚改开吧,附近有个村是做木棒槌、泥哨子这些小孩玩的东西的。这些东西,每年只有春节到元宵期间热卖(赚孩子的压岁钱),就这么个小手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我们乡有个老头烧鸡做的特别好吃,供不应求。老头做完烧鸡,带到街上,2小时以内卖完(为了摆谱,老头一边打牌一边卖烧鸡),到晚了就吃不上了。几十年供不应求也没见把手艺(方子)教给谁。我们乡有好几个特色小吃都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一招鲜”。物以稀为贵,虽然供不应求,也没有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道理,最起码可以给子孙留下一个稳固的饭碗。即便是养殖这些东西,也不存在“生产出来多少,市场都不够”的问题,因为当时流通环节不发达,村里的菜能卖到县里已经很不错了。

人口流动,也没有那么难。乡镇领导把家安在县城,已经是很早的事了。“富在深山有远亲”。我是在乡里上的完小,班上有很多都是村里来借读的(村里有村小)。据我听说,县一小每个班有上百名学生,课桌排在一起连走道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先富带后富”除了一句口号,没有什么配套措施。中央层面的政策,如果是认真的,肯定会有配套措施。“先富带后富”,靠个人觉悟肯定不行,必须有个措施。主席说,“手中没有米,鸡都唤不来”。胡萝卜也好、大棒也罢,政府需要有个措施确保“先富”履行“带后富”的责任。政策制定者,考量的前提固然不能是人们的觉悟低。但是把政策执行的结果,完全寄托在人民的觉悟上面,那纯粹是逗人玩。

其实,对于“摸着石头过河”,我也是有看法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青壮年摸出来的道,老弱病残走就可能被淹死。所以说,有很多人(弱势群体),不管参加不参加“摸着石头过河”的活动,都是浮尸的命。我是通过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过的河,然而,抛开广大农村低劣的教育质量不讲,单单一个分数线歧视,就决定了能走这条道的人是极少的。直辖市属于“先富”吧,不但没有“带后富”,反而利用自己制定政策的优势地位,肆意掠夺落后地区的高考名额。在利益面前,觉悟就是渣----经历过无数复杂政治斗争的人,连这个都不懂?

通宝推:挑刀代,易水,别来无样,脚歪不怕鞋正,王铁墩,赵美成,ccceee,薄荷糖家族,迷途笨狼,gzdcl,乾道学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