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晋无公室,而后六卿始强,然后以异姓为公族,最后三家分晋。
开头,是晋公族的小支曲沃一方攻击大宗,取得胜利,成为新的大宗。旧的晋国公族沦丧。由此奠定了晋国公族为分支的忌惮。曲沃武公算是新大宗的第一个,又称晋武公。
然后,曲沃武公的儿子献公,打算废太子申生,立奚齐,驱逐诸公子,爆发了长达数十年的内乱。诸公子争位,死了四个国君,才落到晋文公重耳的手上。晋文公是晋献公的儿子,在新晋国排在第三世,却已经是第七个国君了。
新的晋国公族原本不算很庞大,再经过这一系列内战,晋国公族基本上已经全都废掉了。
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才回国,其子弟教育都受到很大影响。在位九年,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据说死了以后出殡的时候,棺材里发出像牛哞哞叫一样的声音。在封闭空间发生本来就容易发闷,棺材里面就晋文公一个人在,那是谁在棺材里面呼喊呢?
第四世第八君晋襄公是晋文公的继承人,他的父亲就是这样被埋葬的。随后晋襄公在公卿影响下,首次将军权与政权同时交给一个大臣,创造了正卿一职,赵氏成为第一个正卿。
正卿一职的出现标志着晋国国君权力的重大削弱和公卿权力的重大提升。在此过程中,亲附国君的势力的公卿在不断遭到清洗,其他公卿则不断营造出一副正直贤明且与国君保持距离的形象。
晋襄公的儿子晋灵公,第五世第九君,被第一个正卿赵盾的家臣所杀。那个,历史上说晋灵公荒淫无耻残暴不仁,又说赵盾贤明正直,连刺客都不愿意刺杀赵盾。
之后即位的还是晋文公的儿子,晋成公。这样还是第四世,第十君。在前边晋国君主各种神奇经历的背景下,他决定以公卿为公族。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让步。
晋成公的儿子晋景公,第五世第十一君,借故族灭赵氏。这引起公卿不满,说赵衰赵盾都有大功,不当绝嗣。
晋景公在死前一个多月,令太子继位,是为晋厉公。这是第六世第十二君。晋厉公借助外戚力量,取代公卿。史书上说他是有很多宠姬,并且任用宠姬的家人,排挤高贵而正直的公卿。最后晋厉公被公卿所杀。
接替晋厉公的是晋悼公。晋悼公不是晋灵公一系的公族。他的祖父是晋襄公的小儿子。就是说,刚才写了那么大一段,晋灵公一个,晋成公一直到晋厉公,第九君,和第十到第十二君,两个系列,一下子抹平,没了。
晋悼公即位时才十四岁!二十九岁就死了。
然后“我大晋国”就“众正盈朝”,进入到了政治平稳的时代。晋悼公的子孙安安稳稳的“掌管”着晋国,一直到五代之后才出了一点小动荡,不过谱系还是晋悼公的,直到彻底灭亡。
现在我一看见“众正盈朝”,就好像看见一个被当成傻瓜的君主坐在朝堂上被当猴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想起崇祯当年说过的一句话: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内臣? 5 阴霾信仰 字283 2016-05-18 23:20:16
🙂受困扰的其实不是王朝,而是王朝里的官僚 20 林风清逸 字6637 2016-05-10 06:17:38
🙂从权力制衡角度来谈政治,挺有味道的。 薄荷糖家族 字0 2016-05-12 11:16:14
🙂这个教训从晋国无公室开始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那么多尔衮又算什么呢? 1 任爱杰 字728 2016-03-17 23:04:17
🙂正好说明当时的情况 3 李夏禾 字258 2016-05-08 08:00:00
🙂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少数民族官僚和汉族官僚天然相互制约 5 庄汀 字436 2016-03-12 02:25:01
🙂天然相互制约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别相信 7 任爱杰 字1250 2016-03-12 2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