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全民资本主义4

在1946年到1964年之间全美国一共出生了7600万人。这一人口分布的突起有许多原因,例如战后的精神振奋,社会繁荣程度的增加,以及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缺乏其他人生目标的社会大环境。无论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出生人口的凸起都催生了一套流行理论。根据这套理论的看法,近来美国历史上很多现象的根源都在于婴儿潮一代的成长与衰老。“从胜利日以来,无论婴儿潮一代人占据了哪一个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都是美国社会整体文化与精神的聚焦点。”威廉.斯特林与史蒂芬.沃特在1998年出版的《婴儿潮经济》(boomernomics)一书中这样写道。根据这种简单的叙述,婴儿潮一代人在宁静祥和的五十年代长大,在六十年代发现了毒品与摇滚乐,七十年代的尼克松与卡特戳破了他们的政治幻想,他们在八九十年代生儿育女,开始为退休存款,并且步入了股票市场。小哈里.S.登特 (Harry Dent Jr)是一位前任管理顾问,也是第一位将股票市场的上涨与婴儿潮一代步入中年联系起来的人。在1992年出版的《荣景可期》(The Great Boom Ahead)一书当中,登特将历史上的出生率数据与随后的股票价格走势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上就是相差五年的同一张图表。”登特的著作提出了一条简单的预测:步入45岁的人口越多,社会的存款总量就会越高,因此股票市场也会随之走高。鉴于步入不惑之年的婴儿潮一代人数正在迅速增加,登特认定道指将会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突破8500点。在1992年这条预言看上去还很不靠谱。

股票市场的婴儿潮理论在金融记者与华尔街股票策略师群体当中非常受欢迎,但是这个理论却有一块显著的短板。首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战后出生的一代人的储蓄额度比之前几代人更高。相反,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却降到了此前在发达国家当中极其少见的程度。在七十年代经济学家开始担心节俭不足的问题,当时美国人每挣一美元会储蓄10美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储蓄额就只剩下了5美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下落。根据有些人的算法,1999年的美国个人储蓄率已经变成了负数。这意味着总体来说人们开始借钱消费了。婴儿潮一代人并没有为了准备退休而提高储蓄率。恰恰相反,美国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消费狂潮——占地7500平方英尺的豪宅,伪装成“多功能车型”的皮卡,还有五千美元一台的户外烤肉炉。

的确,九十年代的储蓄金额确实比以往更多地流向了股票市场,但是这一点不仅与人口因素有关,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在八十年代的衰退之后,通货膨胀与银行存款利率一起下降,股市看上去相对更有吸引力了。但是股市的吸引力指向了各个年龄段的美国人,不仅限于婴儿潮一代。老年人手中的钱更多,因此是最大的股票买家。如果婴儿潮一代对股票价格有影响的话,那也是非直接影响。通过参与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消费狂潮,他们为许多行业提供了快速增长的市场,这一点又抬升了公司利润与股价。比方说汽车行业,轿车与皮卡的销量就从九十年代初的每年1200万辆提升到了2000年的每年1700万辆。此外所谓“自我一代”的论调或许也有些道理。这一代人很注重个人经历,因此或许将涉足股票市场当成了另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当朋克摇滚歌星乔伊.拉莫内也开始撰写关于股票市场的新闻通讯时,美国文化确实经历了重大变化。

鉴于公众态度难以衡量,文化层面的概括总结必须要由社会学家与媒体监制来进行。事实上股市文化的根本是401(k)计划与国税局退休计划的增长。在1983年到1998年之间,拥有退休储蓄账户的美国家庭的比例从11%上升到了23%。在同一时期,产业工人尤其是非技术工种的时薪几乎没有上涨,中产阶级家庭想要维持他们预期的生活标准也越来越难了。对于很多第一次向股票市场投资的美国家庭来说,他们只能依靠401(k)计划与国税局退休计划来提升未来的消费能力提升。这并不是金融行业想要描述的积极信息,但确实是事实。人们对于股票市场的兴趣的提升同样也碰上了消费者债务的提升。这一点意味着很多人想要实现金融目标都越来越不容易了。

当然,有些美国人之所以选股票市场投资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赌博。根据国会进行的一项研究,在1998年超过1亿2500万美国人以各种方式参与了博彩,另外还有700万人有赌博成瘾的问题。彩票系统与赌场里的赢面对于赌徒们严重不利。而在华尔街上,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赢钱的几率看上去要更大一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