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历史的大逻辑 -- 萨哈林

共:💬29 🌺15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户似乎是地名

楚人早期历史,顾颉刚认为重要的因素是“楚丘”。楚丘这一地名,在今邯郸—商丘—徐州—济宁—聊城一带一些古地名。

楚字实际上是林+疋(shu脚,ya雅,pi布匹)。而且甲骨文金文的写法里林字的中间还要加个小圆圈。据一些学者说,是蚕茧的意思。据说楚人祖先擅长利用蚕茧纺织丝绸。河南新蔡发现的平夜君成(平夜据说就是平舆)竹简里则有“我先出自颛顼,宅兹沮漳,以还迁处”的句子。这个“沮”字在原文里是写做“氵疋”(据说读作jie)。由此可知楚人其实是和丝绸高度相关的族群。

楚人的生活范围据说就是在氵疋水与漳水之间。如果是在商代,在是在商人活动中心的中南偏东部,在商纣王时代甚至是商朝的核心区。当然,那个时候楚人也许已经不在这里了。据说楚人在商周之际已经被逐出这一带了。后来这块地方的东南部被封给宋国,楚国还打回来,在这里祭祖。由此可见楚人的祖先可能确实就是在这一带活动。只是不知道这一块地方怎么称呼比较合适。东郡稍微偏东,河内稍微偏西北,邯郸偏西北,聊城偏东北,菏泽涵盖范围不大,徐州偏东南,商丘偏西南。这块地方似乎没有一个概括性的称呼。也许是我见识少没见过。

三户这个地名据说在于河南淅川县,位置在南阳。这个位置就在是西周时代楚人崛起的地区,楚国早期都城丹阳就在这里。楚国在这里建都,也是被周人打压过来的。

所以,所谓楚虽三户,意思大约是说楚国即便衰落到打回原形,重归三户,也一样能够复兴。

当然,三户也可能是指定都丹阳的时代,楚国族群被打得只剩下三个家族依然顽强坚持,所以以此定名。

貌似楚国早期君王不适应南方气候,都死得很快,很多君王在位十年左右就死了。大约他们真的不适应南方气候。这个族群这么坚韧而又不适应南方气候,那么大约他们真的是从北方迁移过去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楚人的性格应该是极其坚强、不肯屈服的。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