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华文明的几个大的转折点 -- jent

共:💬44 🌺94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用扣的这么细吧

//科举制度、军功、告老还乡、封地就食、流放蛮荒等等

//从汉制,到唐制,到宋制,再到明清,几乎每一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与变更。政制,兵制,吏制,法制,税赋制,全都无不变更以适应各自的问题

第一我不大确定这些算不算是“儒术”的一部分,第二这些局部的手段是不是就可以代表整体的倾向。

//儒家本身也从来不反对在乱世中以事功称王。相反,这正是乱世逐鹿,有德(的胜)者方为王的概念,更是天翻地覆的动态过程

这个其实是被逼出来的,要是反对这个,儒士们就会处于两难。比如孟子就被质疑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汉景帝时辕固生与人论辩,也遇到这个悖论,一方主张”汤武非受命,弑也“,结果另一方直接问,那刘邦代秦算不算“弑”?一闷棍就被别人打得不敢吭声了。所以这个不是儒家想不想反对的问题,是它不能反对。

//可就是这样的儒家当道的中国,几乎已经把古典时期汉人农耕民族能股稳定占据的地盘全都稳定地占据了

秦时期就基本打下了现代中国核心地盘的雏形,汉武进一步绷实。这个时候儒家还不是主流。儒家成为主流之前,我们的人口、技术、文化就已经对周边形成碾压了。

//除了儒家当道的中国,有还有哪家文明能够屡次周期性地兴而衰,又衰而兴呢?西欧?奥斯曼?伊斯兰?还是印度?

这个我觉得和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相对而言比较孤立,所以可以自己反复重启,像欧亚大陆上很多其他文明,衰落下去一次就被别人取代或彻底压制了,再想起来就比较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