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试论国家的本末,历史与现实 -- 烤糊的卷子
因为提到民族问题,所以我先说我对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这是历史形成的、由来有自的客观事实。任何危害汉族主体民族地位的行为、政策、言论,都是反动的。但我不觉得任何少数民族负有原罪,或者汉族的行为、政策、言论因其民族属性具有天然的正义性。
士绅确实就是“中华文脉”的“保护者”,或者说传承者,这毫无可疑。不仅在明清如此,在今天都如此。河里在国内或国外拿过一个或几个硕士或博士文凭的人应该不少,但是对“中华文脉”掌握程度能达到旧社会的秀才水平的,我想恐怕没有几个。什么样的家庭能支持其成员代代学习“中华文脉”的知识,什么样的人能靠“中华文脉”的知识谋生,这答案不是呼之欲出的吗?
士绅并不依附于政权,他们和政权在勾结之外还有对抗,从政权掌握者的角度来看,可能还是对抗要多一些。他们对抗政权的武器,正是“中华文脉”,或者说,被包装为中华文脉的行政权和话语权。官僚阶级实际是可以分为官和吏的,或者用美国名词粗略替代一下,政治家和公务员。官和吏所需要的是不同的才能,事实证明,官需要的大局能力并不一定只有靠做官锻炼,很多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出合格甚至优秀的官来。吏则需要特别的专业能力来处理很多具体问题,合格的吏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是可以立刻胜任的。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官和吏的区分不那么大,吏是当官的途径之一,官也需要一定吏的才能。士绅正是靠对这个知识的垄断来把持国家行政系统。
但清朝恰恰是官吏泾渭分明的一朝,吏地位极低,很多读书人不肯为吏,然而实权极大,地方主官上任最重要的事就是延揽师爷。结果是尽管清朝各种胥吏往往形成地方或家族垄断,但清朝成为了中国历代里最不依赖士绅的一朝。士绅在文字狱中的角色不是研究空白,以解放前的文盲率来看,“文字”狱和广大人民一点关系都没有,识字的基本就是士绅,很明显,他们是文字狱打击的对象,
系统的文字狱始于明朝,朱元璋曾经下过这么一道命令:“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以“不为君用”的原因就可以杀头抄家。实际操作中当然不可能杀光所有“不为君用”的读书人,但朱元璋多次以语含讥刺为由兴起文字狱,理由最荒谬者有吉祥话谐音不祥,或者有“光”“僧”等字样或谐音提及了朱元璋当过和尚的不光彩历史,清朝的文字狱也不过如此。
做这个对比,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文字狱并非满人所创,其性质也不会因为实施者的民族不同而产生改变。文字狱自然有负面作用,但朱元璋、康雍乾们还不至于敏感到看到“法坤藻饰”“清风明月”就大发雷霆——他们没有如此愚蠢,也没那个时间来寻章摘句咬文嚼字。这样做的理由,是保持皇权对士绅阶级的威慑和控制,这么作是好是坏,取决于评论者的立场——我觉得是好的。
“文化大毁灭”这个词倾向性太明显了,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也常常被类似描述,实际我也说不出文革批判“毒草”和明清禁毁图书有什么本质区别。这两起事件都改变——但不是,至少不一定是破坏——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对此不满并希望以此获得政治利益的显然是同一批人。您居然做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我很好奇原因是什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觉得现代中国明清史研究中有一个空白 12 绝对不是白领 字341 2015-02-23 06:33:48
🙂这事挺有意思。
🙂你的国家动员评估和投资评估让人耳目一新 1 金口玉言 字353 2015-02-23 04:40:46
🙂历史有阶段性的 16 史节 字1104 2015-02-24 21:56:37
🙂现在的共产党不敢说真话 10 烤糊的卷子 字394 2015-02-25 02:11:44
🙂不止悲哀,更怒其不争 3 ccceee 字368 2015-03-03 04: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