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Open Architecture是不是穷途末路了? -- 晨枫

共:💬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Open Architecture是不是穷途末路了?

我说的Open Architecture是工业控制系统的。

不算IBM的大型机,Honeywell是最早进入工业集散控制系统市场的,其产品TDC(Total Distributed System)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工控系统的代名词,就像Xerox对复印机和Hoover对吸尘器一样。美国公司都喜欢在名字上翻花样,给你一个“全新”产品的印象,所以TDC变成TPS变成PKS,换汤不换药,其核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统是proprietary的,也就是全是Honeywell自己的。性能可靠,但价格不菲,更新迟缓。我们都叫Honeywell为Moneywell。

几年前,Honeywell决定顺应潮流,将人机界面和计算单元换成Wintel,意图要搭COTS(commercial off the shelf)这趟顺风车,他好几种精力在core competency上。

想法是好的,问题是多的。几年下来,怨声载道,前路茫茫。

Wintel的可利用资源多,硬件、软件比专用系统的价格低廉,发展更新快,这些都是公认的优点。但工控系统的最重要特点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工厂是要24/365运转的,大型乙烯厂4年才一趟大修,中间每一次停车重新启动,就是上百万的损失,这还不算停工没有产品的损失。聚合物厂如果意外停车,清理系统中凝固的聚合物是非常麻烦的事(想象一下你家里的上下水管被凝固的浆糊堵住了)。所以IT不行了,在内部电邮里“广播”一个信息:“今天几点到几点系统outage”,把服务器cycle一下power,问题就“解决”了。工控系统不行,个别节点reboot还问题不大,要是关节节点或全系统自说自话cycle一下power,公司总裁就要“关照”你了。

但是wintel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本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用号称稳定的NT也不顶用。还有一个可恨的memory leak,每次关闭一个任务,内存里总是留那么一点点,像cookie一样。时间一久,内存爆满,必须reboot。所以只能严格segregate节点,有的巨无霸wintel,要是用作关键节点,所有不是绝对必须的软件,全部撤下来,弄得accessibility和utility很受限制,原先用wintel的好处全成了空话。

这还只是问题的一半。wintel的发展快,硬件和软件几年一过,连标准都会变。Honeywell先前用Win NT和ISA结构的机器。现在NT早已不support了,ISA的机器只有到Salvation Army去找,弄得备件都成问题。Honeywell说,你可以更新啊,只要买一快新的LCNP板子(是PC和工控I/O连接的板子,自带Motorola 68040)就可以用新PC啦。呵呵,只要你买新板子,PC我就送你一台啦。当然啦,一块板子4万美刀,搭送一台PC当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一个系统少说也有十几个节点,几个工厂一来,百万美刀随随便便就出去了。可我在功能上没有任何长进,更快的PC不解决问题,瓶颈在LCNP上,我如何去向老板要这个钱?软件同样问题多多。Honeywell现在要用web page来做人机界面,想跳过wintel的局限。看着吧,html,shtml,还有层出不穷的新ml,到时候,软件兼容性也会成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该死的network security,网络安全。用wintel本来是想和business网连接起来,提高综合程度,提高效率。但病毒这个东西可是大意不得。这不,几重防火墙起来不说,文件共享取消了,资源共享也不牢靠,共用打印机都可能传递病毒。最后,和当年用磁带交换文件也差不了多少。

也许我太悲观了,但是这open architecture的优点到底在哪里?

关键词(Tags): #班门弄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