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杨善洲 -- 风中的羌笛

共:💬8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 艰难时世 1.多难之家(2)

在历史上,保山曾经有过灿烂的记忆。汉代以前,这一大片地方是西南一个古老民族——西南夷中最大者哀牢国的所在地,对这个由西南夷中最古老的九隆氏族发展来的哀牢国,《史记》、《后汉书》、《华阳国志》、《哀牢传》等书都有专门的记载。两汉先后迁移原秦相吕不韦的后人至保山坝东麓设置了不韦县,与哀牢国都隔着大泽对峙上百年,又弄来许多被流放的家族设置了巂唐县,从北面与不韦县遥相呼应。最终,在汉王朝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优势面前,哀牢国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哀牢王柳邈于公元51年率全国男女老少数十万人归附东汉,消息传到洛阳,举朝欢庆。公元69年,东汉王朝在哀牢故地设立了永昌郡,永昌郡辖地之广令人乍舌,据史书记载,为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所管辖的土地一直向西向南覆盖了今天缅甸的大片领土。

如此庞大的东汉第二大郡,注定是中原王朝在西南边陲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基地,因为这里向西也有一条丝绸之路,可以越过缅甸北部直到今天的印度、阿富汗和伊朗,张骞在西域看到的四川特产筇竹杖应该就是从这条路上运去的,可见此路的历史比西域那条丝绸之路还要悠久。从东汉始,直至于清朝,这个地方从来都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明朝在此设立金齿军民都指挥司,清代设立了永昌府,都承担着边防和经济文化交流孔道的重任。但是到了清朝中叶,永昌开始衰落了,原因是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已经被从欧洲来的资本主义殖民者征服,被迫接受了另一种更加先进的经济文化,大量英国货物从南方印度洋上的各个港口涌入,云南的出口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资本主义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古郡的面貌。紧接着,“永昌”这个存在了两千年的古名,也不复存在。永昌府因府城内有太保山,故府治所在县名为保山县,民国初年清帝逊位以后,全国重新核定各县辖区,因甘肃永昌县捷足先登报了县名,而云南永昌府作为府已经废止,北洋政府认为该府名也无存在必要,失去了地位和作用的保山,迅速凋敝了。

由于地处边陲,云南的产业结构与内地有着明显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可能是马帮,滇西尤甚。因为生产生活非常艰辛,而地缘上又挨近物产丰富而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缅甸,这些边境上的人们自来就有下缅甸的传统,犹如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一样,地主们把收来的地租作为原始资本积累,将自己的产业更新为马帮和对外国(这一带人们常说的外国,特指缅甸)的贸易,这样,地主们就转型成为商人,其产业越来越兴旺发达,就能攫取越来越多的土地,农民们则越来越依赖给地主扛活。滇西一带的经济结构中,马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说保山城、大理城和腾冲城是马帮驮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无论是对精打细算眼睛眯成一条缝的地主,还是一穷二白没有一寸自己土地的干人(穷人)来说,投身马帮从薪水微薄的小伙计干起,然后一步步成为马锅头(马帮的领队),用辛勤和历险换来一份相对可观的报酬,是扩大财富或翻身成为人上人的良好途径,远比农工百业的气息更有诱惑力。马帮要的是经验和力气,读书的用处不大,特别是清末民初社会大转型大动荡的时代,落后的农业生产手段难以为继,传统商业举步维艰,依靠科举出人头地的可能消失了,加之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土匪盗贼神出鬼没,处在乱世里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大大萎缩,远在化外的人们不得不采取了读书不如赚钱、发财不如保命的现实态度。

马帮转运的货品形形色色,可以是缅甸来的英国咖啡和洋灰(水泥)及各种好吃好玩的小零碎,也可以是各地到处种植的鸦片,还可以是保山出产的各色布料、水果,甚至是保山南部施甸一带出产的鹰毛鹰油。神通广大仿佛无所不有的马帮以及所驮运的货品,都归投资人——大小地主和商人所有,穷人只有祈求上天给自己一副好的身板,去抵挡马帮路上的凄风苦雨和土匪的长刀。

但进入马帮的伙计,得是坝区里见多识广的机灵小伙,像姚关大柳水这样地方走出来的农民们就没有这样的资格。云南省地处大西南最偏僻的边陲,是中原文明伸向印度洋的孔道,同时也是高山深谷纵横、落后野蛮并存的后开发地区,尤其是以保山为中心的滇西,险峻而绵长的高山密林阻挡了人们的视野也束缚了人们的脚步,山区面积达94%以上,适耕土地极其稀少,造成了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农民们逃亡到哪里,也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

山上人(坝区里的人对山区农民的蔑称)除了种地,通常还可以走另一条路,就是学会石匠木匠等手工技艺,趁着年轻身体好,成群结队地在农闲时跋山涉水,徒步走到几百公里外的边境内外去打工,为那些不谙技术的傣族、景颇族、崩龙族和佧佤族的土司、山官和头人建造房屋,每年往返一次。无论是去做生意,跑马帮还是去境外帮人盖房子,在当地都叫做走夷方(保山人把少数民族世居地和缅甸北部叫做夷方,这是古籍里借用来的名词,意为化外之地),当地有俗语说:“穷走夷方急走厂”,意思是如果不甘贫困,那么就赌一把命去走夷方;假如被弄得走投无路了,那么到缅甸东北部一带去挖玉石矿(边境上的人把这些矿叫做厂),或许还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许多人憧憬着那份十分微薄的报酬奔走在路上,并死于疾病、事故和土匪之手。

对生活的良好愿望和严酷的事实,使保山这个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永昌故郡,成了一个毫无生气、戾气四溢的废都,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求都成了古远的记忆。富人们奉行的是读书无用论;贫苦的农民们更是认为读书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他们既无必要又无能力支付读书所需要的开支,也不敢奢望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但就在这样的气氛里,因为干妈的缘故,年幼的杨善洲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对他的这一生来说,这个机会弥足珍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