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很多年前,也曾经讨论阶级固化和革命 -- 益者三友

共:💬18 🌺7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很多年前,也曾经讨论阶级固化和革命

很多年前,也曾经讨论阶级固化和革命。世界上是否有阶级这种东西。中国是否存在阶级。是否存在阶级斗争,是空想还是事实?阶级是否固化了?是否会有革命?还是改良好?

结论不重要。本来就是各人站在各自立场上看待问题,所谓“世界观”。有意思的是,为什么现在又象几十年前,热热切讨论这些问题。

我记不得过去看过的了,只随手搜到梁漱溟同学当年的讨论。中国没有阶级,阶级斗争,没有革命。

外链出处

中国文化要义

可贵的是,梁漱溟同学不但旁征博引,从历史谈到西洋,从孔子孟子谈到德谟克拉西,梁漱溟同学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过去我们总以为只有毛泽东同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没有那回事。梁漱溟同学也实地调查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我家两代生长北方,居住北方,已经可说是北方人。我所见者,当然亦就是北方的情形。北方情形,就是大多数人都有土地。虽然北平附近各县(旧顺天府属)有不少“旗地”(八旗贵族所有),但他们佃农却有永佃权。例不准增租夺佃,好像平分了地主的所有权(类如南方地面权地底权)。我所曾从事乡村工作之河南山东两省地方,大地主虽亦恒有,但从全局大势论之,未见集中垄断之象。特别是我留居甚久之邹平,无地之人极少。我们在邹平全县所进行之整理地籍工作,民国廿六年上半年将竣事,而抗战遽作,今手中无可凭之统计报告。但确实可说一句: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土地,不过有些人的地很少罢了。这情形正与河北定县——另一乡村工作区——情形完全相似。定县则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巨册,其中有关此问题之报告。(1)(据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则该处土地分配情形有如下之三例:

  第一例:东亭乡六二村一○四四五家,除一五五家不种地外,种地为业者一○二九○家。其中种一百亩以上者二二○家,即占百分之二,种地百亩以下者一○○七○家,即百分之九十八。又调查其中之六村八三八家,除四八家不种地外,种地者七九○家。其中完全无地而以佃种为生者一一家;余七七九家均自有土地多少不等。

  第二例:第一区七一村六五五五家,除三七九家不种地外,种地者六一七六家。其中多少自有土地者五五二九家,完全无地者[**]七家。无地佃农视前例为多,然亦只占十分之一强。有地百亩以上者,在六五五五家中占百分之二,有地三百亩以上者占千分之一。有地而不自种者,占百分之一。

  第三例:第二区六三村八○六二家,除三二三家不种地外,种地者七七三九家。其中多少自有土地者七三六三家,余为无地之佃农雇农,约占百分之五。在有地者之中,一百亩以上占百分之二,三百亩以上占千分之三。

  以上均见该书第618—663页。)据其报告,分别在不同之三个乡区作调查:一区六十二村,一万零四百四十五家;一区七十一村,六千五百五十五家;一区六十三村,八千零六十二家。总起来,可得结论如下——

  一、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家都有地。

  二、无地者(包含不以耕种为业者)占百分之十以内。

  三、有地一百亩以上者占百分之二;三百亩以上者占千分之一二。

  四、有地而不自种者占百分之一二。

  此调查工作系在社会调查专家李景汉先生领导之下,又得当地民众之同情了解与协助,绝对可靠。而准此情形以言,对于那一部分人有地而不事耕作,一部分人耕作而不能自有土地的阶级社会,相离是太远了。我承认这情形不普通。但我们两个乡村工作团体,当初之择取邹平、定县为工作区域,却并没有意在山东全省中或河北全省中,特选其土地最不集中之县份。乃结果竟不期而然,两处情形如此相同,则至少这情形在北方各省亦非太不普通了。

曾经很多同学都参与讨论过这个主题。可能有李大钊,林语堂,毛泽东,陈独秀,,胡适等等。与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非常类似。

我们先看梁漱溟的。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