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救火队成型-中国版本的08火山在前面了? -- 范进中举

共:💬324 🌺1956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科普
家园 哈哈,金融方面虽然我不在行,但也称不上科普吧?

我是做项目,只是对项目融资懂点皮毛。项目融资,也只学会了两点,一是回报期,二是出资人。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出资人比较在意。

因三角债的问题,地方政府曾经是被禁止直接发债的,2010年后也只是被允许委托财政部发行,按你的说法应该是1.8万亿,你说的“地方融资平台共欠银行贷款9.3万亿”,我的理解是地方政府直接向银行贷款,这些不担心,有土地或公共事业收益权抵押。

担心的是灰色地带,众所周知,钱总要有个源头,无论是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还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那源头是谁呢?

我反倒特别关心你不计算的“7.6万亿银行理财,不算7万亿保险的钱,3.5万亿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

BT项目,反倒放心好啦。承建资金,更可能来自“7.6万亿银行理财,不算7万亿保险的钱,3.5万亿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

既然你已经提到了这个情况:

b.委托贷款,6万亿左右。这部分钱其实就是合法化的企业对企业信贷。比如,国企可以从银行7%贷款,然后化妆一番,明着10-15%贷出去,国企高管暗地里加多少码不知道。

加上这个新闻:

产业链上下游肠梗阻 三角债危机已蔓延至大企业

外链出处

以你的才识,为什么三角债不是问题?

对于这个

我提到了银行理财等融资渠道。但不能根据银行的7.6万亿理财计划去估计。理财计划与信托贷款有2万亿明的重复(比如银信合作),有不知具体比例的暗的重复(比如信托受益权回购)。理财计划还和券商理财计划约有1.6万亿的重复。所以我是按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类似口径计算的。央行口径是完全不重复的。央行统计是增量,而我根据各种官方数据,把存量算了出来。

我倒是很好奇,你的存量是怎么计算的?想必你也不会忽略回收期,而出现重复计算的错误。

对于私人高利贷,我身边的例子,半年到一年,按月付息,每月1%。超过这个数,基本涉黑了,老百姓反而不敢放。如果政府放贷,年收益能有10%的话,我相信就算是庞氏骗局,再玩十年也没问题啊。起码我周围的人都很踊跃。

至于

看得出来,很多事情你还是幼稚的,你不知道地方政府为了GDP业绩为了个人利益敢于以25%、30%实际利率举债的劣行与冲动。

这样疯狂的政府,是财团的最爱啊,还望你介绍下,让大家发财啊,这事绝对不幼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