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救火队成型-中国版本的08火山在前面了? -- 范进中举

共:💬324 🌺1956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科普

1、(45万亿+8万亿)这个债务,是哪几年的债务?

可以追溯到90年代,但那只是零头。绝大部分是2009年之后形成的,而且在加速膨胀,这是中国目前资金市场永远不宽松的根本原因。

2、(45万亿+8万亿)这个债务,是不是都是不良债务,是不是重复计算的三角债?比例多少?

这是地方政府一家欠的债务,和三角债完全没关系。在分析时已经去除了重复计算部分。怎么去除的?很简单,按地方政府欠款的种类估算2012年12月31日余额,这是不可能重复的。地方政府欠银行的普通贷款,就不可能与欠信托贷款重复;欠的公司债和中期债券,就不可能是BT项目的回购承诺。

我提到了银行理财等融资渠道。但不能根据银行的7.6万亿理财计划去估计。理财计划与信托贷款有2万亿明的重复(比如银信合作),有不知具体比例的暗的重复(比如信托受益权回购)。理财计划还和券商理财计划约有1.6万亿的重复。所以我是按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类似口径计算的。央行口径是完全不重复的。央行统计是增量,而我根据各种官方数据,把存量算了出来。

不良债务未知。银监会估算,地方融资平台9.3万亿银行贷款中,约有20%的风险。这个比例是根据9.3万亿中,县级债务的余额计算的。

目前,地方债务在借新还旧滚动,无论贷款还是城投债,支付危机还是零星事件。但是,要注意,几家大型光伏产业破产形成的债务也都由地方政府一分钱不少从财政收入中还本付息了,或者至少安排重组借新还旧了。而且还要注意,这些欠银行的贷款,还有发改委批的债券,这些都是地方债的质量较高的部分,也是国家重点保的部分。

至于BT项目,地方无能力支付已经屡见不鲜了。也拖垮了不少承建商,但大规模的拒付,仍未出现。

但是债务总规模算出来之后,就知道卖地收入能否覆盖利息支出了,由于地方政府除了卖地收入,赤字本来就很大,那么中期还债能力就很清楚了(长期就不要提了,因为人口老化问题会加剧)。

3、如果是三角债,那实际利息,或者是借债成本,如何确定就是10%?

还有,按你计算方法计算日本的债务水平,那日本的债务水平肯定远超130%。双重标准这个坏习惯,还是不要向国内经济学家学习的好。

中国政府债务和日本政府债务是不同的。日本是不存在中国地方政府那样直接做生意的局面的。两个体系差距太大,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把两个数字调整到完全可比的口径。这里只是从问题表象出发,引述了一个官方常引述的数字,对比一下。

另外,虽然你口气很不礼貌,我还是花了时间科普一番,能够帮助你更新你关于地方债的知识,更希望你不要反复提“三角债”了。三角债是企业之间的债务,大不了企业破产就是。但能让安徽省人民政府或者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政府破产?中央人民政府还不是最终得出来兜底。但中央人民政府也不可能完全兜底,只能保重点,那么地方债务的兑付危机迟早还是要出现的。

10%利息是按银行贷款6.5%、发改委批准的债券等白色途径7%,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其它灰色途径10%;褐色途径12%计算的。这个计算是桌面上的利率,不包含转让桌底利益时戴的“帽子”,估算肯定是偏低的。

看得出来,很多事情你还是幼稚的,你不知道地方政府为了GDP业绩为了个人利益敢于以25%、30%实际利率举债的劣行与冲动。

这里,我想起了WXMANG以前关于滞涨的分析。没错,现在已经一只脚跨进滞涨大门了。建国以来,哪有如此规模的天魔大法?4万亿救市计划,相对于2012年37.5万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过是开胃菜,但如此力度刺激,依然经济增长率在悄悄下滑。天魔大法不可持续,你可以想象未来趋势如何。

通宝推:brentpyz,石狼,庄汀,天河行,发了胖的罗密欧,wolfgan,本嘉明,TopGu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