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Andrew Marr:我这一行——英国新闻行业简史 -- 万年看客
话说至此,我们的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发自BBC大楼深处的醋意十足的怒吼,因为我花了这么多篇幅来写ITN。难道现代电视新闻行业的故事就只有一面吗?当然不是。尽管最早打破电视新闻常规的是商业电视台,但是英国电视报道的许多风格与基本技巧都来自BBC。只不过它们并非发源于新闻节目而是时政节目——首先是《海外特讯》,后来又有了每晚早些时候的《今夜》,还有《新闻之夜》的前身《24小时》,最重要的自然还必须要提到历经五十年而不衰的招牌栏目《全景》。在当年电视影响力还相对较小的时候,这批节目的统治地位绝非就今天任何同类节目所能相提并论。比方说1958年秋天《今夜》节目首次播出,时段安排在每晚六七点钟之间,这一时段被人们戏称为“宝宝停战期”,因为此前英国电视台都会在这个时段停播,据说是为了帮助家长哄孩子睡觉。但是播出几个月之后《今夜》节目就获得了每晚七百万人的收视量。《全景》每周收视量曾打到过一千四百万人,相当于英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一经播出总能成为第二天报纸头版上的题材。
正是在这些节目中记者们首次尝试了他们的全套手法,包括入镜与图文搭配。早期电视报道的巨人们——罗宾.戴,伍德罗.怀亚特,罗伯特.凯(1),克里夫.米切摩尔(2),肯尼斯.奥索普(3),迈克尔.巴拉特(4)以及路德维克.肯尼迪(5)——首次在这些节目中昂然亮相并接受制片人的指点与命令。记者与制片人之间困难重重且永远无法解决的冲突最初就发生在这里。一方是掌握文稿与受访者联系方式的记者,另一方是了解图像的制片人,究竟谁才应该说了算呢?早期电视时事节目的历史上充斥着文辞愤怒的备忘录,以辞职相要挟的角力与最终诉诸拳脚的对峙。怀亚特就十分厌恶以任何形式屈从于区区一位制片人。罗宾.戴的拿手好戏是他自己能够全盘掌控的人物访谈,他抱怨道电视是一门“粗陋的媒体,诉诸于情感而非理智”;因为电视“对于视觉活动有着永无餍足的需求……往往会扭曲事实,使其沦为一堆鸡毛蒜皮。”这些早期记者们往往认为电视画面仅仅为他们提供了勉强相关的背景,其功用无非是衬托至高无上的文稿。制片人不过是为他们拎包的而已。而且由于当时必须将笨重的胶片搬回伦敦进行剪辑,记者们很容易就会将“图像工作”视为二等劳力工种。
但是任何一位明眼人都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早在英国电视新闻历史的草创时期,1949年《海外特讯》的一期报道当中,此前身为电台记者一直十分成功的切斯特.威尔莫特(6)以及敢为人先的摄像师查尔斯.德.贾格(7)被发往贝尔格莱德采访战后经济局势。他们在城市主干道上取景,路上空空荡荡,只有一辆孤零零的马车缓缓经过。这是个很有冲击力的镜头。但是威尔莫特突然感到一阵惊惶,他回忆道当时自己只需要说两个字:“看哪”。此前他精心琢磨并赖以为生的词语突然间成了冗余无用之物。“这是描述性新闻的末日。”这话当然说得太过头了。如此经典的画面十分罕见而新闻故事的情节往往十分复杂。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视新闻全都是因为画面才被人们记住的,从ITN率先拍摄的在约旦机场跑道上爆炸的遭劫持客机,到美军撤离西贡时落入大海的舰载直升机;从尼日利亚饥荒当中的垂死儿童,到北爱尔兰的街头交火;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到柏林墙的倒塌,甚至再到双子塔的毁灭。粗陋吗?感情用事吗?的确如此。歪曲真相吗?不见得。倒不如说这是现当代世界本质的切片。
随着伦敦办公室里的主编们逐渐认识到画面的力量,杰出制片人的地位就开始上升,而记者的权力则遭到了挑战。到了六十年代,野心勃勃且聪明过人的新人们加入电视行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进行制片与剪辑,与摄像组共事,他们想站在屏幕之前而不是摄像机镜头前面。在许多事例当中,强势制片人与弱势记者颠倒了旧有的主从关系,记者成了制片人手里的木偶——或者按照杰里米.帕克斯曼满腹怨气的说法,“棍子上挑着张嘴。”
不过对于奠定了许多当今常例的早期时事节目制作来说,这一现象仅仅是地平线上的一朵乌云。制作与收看当年这些节目的是一个与今天大相径庭的英国,在那个英国当中,上层中产阶级发号施令的程度今天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的电视心气高远,以教化公众开启民智为己任。当时的BBC相信,公司的存在意义是以家长制的作风保护并促进英国价值观与民主。这种思路很容易引发自由派争辩,例如对于南非种族隔离或者英国铁路“肤色禁令”的讨论以及保守派对于国事场合与上游社会的态度。但是看看这些早期节目,无论话题是什么,总会透露出一股过分自信以至于纡尊降贵的派头。早期的电视记者、制片人与主编往往是行伍出身,许多人都有牛剑大学的背景,说话办事都很有底气。1961年ITV的分包商格拉纳达电视台推出了《世界在行动》,节目的用意之一就是针对这一切来一场源自曼城语法学校的轰击。格拉纳达的主管导演丹尼斯.福曼爵士(8)日后说道:
“我们的方法与丁伯比背道而驰。《全景》与《本周》这样自得自满、存心良善的中产阶级节目令我们作呕。这些节目总体上只会走平和中正的路线,只顾着维护舒适与体面。”
《世界在行动》的粗糙画面至今看来仍能摄人心魄,从北部城镇结核病受害者的一口口棺材到医院里遭到遗弃的昏聩老妪,这些画面为震撼性新闻设立了新的标准,这些标准后来也成为了主流新闻播报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今天的氛围相比之下反而没有六十年代那么开放。我们对于性话题的露骨程度远比以前更加宽容,同时却对于反应贫困受难的画面更加抵触。当代人的胃口来完全无法接受老人大便的画面——我们将这些内容藏起来,只专注小麦肤色、元气蓬勃的年轻人。
电视新闻的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身为个人的电视记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意见来影响故事的叙述。五十年代末的《全景》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今天的新闻节目也依然每天都要与之打交道。有一个简单的一刀切式答案——绝对不行。盖文.赫维特(9),约翰.辛普森以及安德鲁.玛必须严守中立,压抑感情,不发表任何观点,唯此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工钱。无数观众都会认为新闻无非就是传递事实而已,除此无他。时事节目或许可以例外一下,因为在最终成片之前记者往往会一连好几个月浸淫于某个国家或题材当中。但是新闻必须平铺直叙。不过个人主义的蛀虫从一开始就存在——无论是ITN的革命性新闻播报还是BBC的开创性时事节目都未能幸免。《全景》记者理查德.林德利(10)在自传中记录了早期电视新闻制作当中过分投入、立场倾斜甚或心存偏见的范例。比方说,他引用了伍德罗.怀亚特关于共产主义者渗透电工工会的故事。身为《全景》节目的记者,他公开呼吁工会成员站出来投票。在1956年5月的脚本中他告诉电工工会的成员:
“此时此刻,贵工会正处于落入共产主义份子全盘控制的边缘……自然,如果你们想要一个由共产主义份子控制的电工工会,这也完全是你们自己的私事。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只要你们愿意想推举多少共产主义份子来管事都是你们的权利。但是你们真的希望共产主义份子掌管你们的工会吗?”
这段文字随即引发了一场褒贬交加的舆论风暴。很难想象今天还在《全景》节目乃至整个BBC当中还有哪位记者胆敢夹带这么多私货。怀亚特为自己辩护道自己不过在鼓励人们投票而已。而且在民主政治体制下,头牌新闻主播不该在是否应当投票的问题上不置可否。不过正如我们所见,投票总有效果,而鼓励人们投票则可能改变原本的结果。更大的问题在于是否有可能从新闻中去除记者本人的个性以及基于个性的偏见。怀亚特的手法既露骨又直白;然而还有很多其他更细微的方式,例如眉头轻挑,语调放缓,在同义形容词之间进行取舍,简而言之几乎一切正常的人类沟通行为都会对观众造成影响并因此腐化新闻的纯洁性。
新闻报道有很多不同风格,也有些风格刻意追求中立。有些电台与电视记者不仅在报道中几乎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还在任何场合下都能令自己的声音与表情不流露任何情绪,无论面对着轰炸现场还是重要政客的死讯。比方说前苏联的电视新闻就是这样一副做派,就算是不懂俄语的人也能看到主持人木然的表情,听到机器人一般的语调。不过这种风格在世界各地基本上都已经遭到了摒弃,不仅因为这种风格令人昏昏欲睡,还因为其十分讨厌。面具一样的嘴脸与毫无起伏的语调所传达的信息并非公平或开明,而是冷漠。展现出恐惧、同情以及关切(这些都是与观察者身份相一致的被动应激性情绪)的记者才能得到人们更加关切的倾听——因为记者与观众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但是适可而止的限度又在哪里呢?在节目中动怒又如何呢?一位愤怒的记者就从观察者转化成了参与者,并理所应当地遭到大多数新闻观众的不信任。另外更为常见的厌倦反应同样不可接受。假如记者本人都觉得无聊,观众自然更有理由觉得无聊。政治偏见也很容易得到识别与排除。或许所有记者都持有某种政治观点,但他们没必要在节目里大肆招摇。这里指的不仅是使用公允的语言来表述正反双方的观点,还要避免流露出怀疑或大惊小怪之类的情绪,更不用说表示反感了。
但是问题在于电视报道本来就是暴露癖的行当。从一开始这一行就吸引了众多个性突出、观点强硬且无所顾忌的个人。这一行的确与报业沾亲带故,但同时与戏剧也是瓜葛颇深。理查德.丁伯比是英国第一位令人们意识到光靠站着说话也能像大多数政客那样成为一号人物的记者,他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新闻巨星,而且总感觉自己呆在BBC有些屈才。在他身后,牛逼哄哄的家伙也越来越多。
起初的时候,政治新闻报道当中可以见到许多前政客、准政客或者“蛰伏”政客的身影——不光是伍德罗.怀亚特本人,还有前工党大臣约翰.弗里曼(11),日后的托利党议员克里斯.查特维与杰弗里.约翰逊.史密斯(12),日后的著名工党议员杰克.阿什利(13),等等。罗宾.戴与路德维克.肯尼迪都曾竞选过自由党议员并双双落败。这种现象也很好理解,那些热衷于在下院或大型集会上公开表述观点的人自然也会很喜欢冲着镜头大发宏论。早在1959年,《听众》杂志就观察发哦了电视记者的一些特征:
“聪颖机变与咄咄逼人乃至粗鲁无礼之间只有几步之遥。好胜心太重的记者在采访时往往比受访者还要多话。成功与人气也会助长自负或者自矜……”
尽管这些个性人士最早占据的是时事节目,但他们很快就扩散到了新闻领域。我清晰地记得年轻时有一回我为了制作一期关于托利党与犯罪的影片而造访《全景》办公室,屋子里的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脚蹬大皮靴身穿飞行服(至少也是皮夹克),一副633轰炸机大队的架势。有些人后来转移到了BBC新闻部门。但是新闻业也培养出了自己的明星。
查尔斯.维勒(14)一脸沧桑、讲话如鸟鸣般简洁干脆;山迪.高尔满面皱纹,好似焦虑不安的英国国民自尊心的化身;约翰.科尔(15)精明干练,一看就不好惹;凯特.阿迪是个冲劲十足的女童子军队长;同样操一口爱尔兰口音的奥拉.古尔林(16)永远风尘仆仆地奔波在以色列的染血街头;约翰.辛普森是BBC新闻部门的老爷爷与心力交瘁的吉祥物;负责威斯敏斯特的老油条埃莉诺.古德曼(17)总是苦着脸;大男孩做派的后起之秀雷格.奥马(18)亲身经历了巴格达的陷落……所有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无数同事们为电视节目在人与人之间的流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渠道。当报纸也与电视合力,要将某记者打造成明星的时候,可以收到十分惊人的转变效果。奥马当初之所以能够赶赴巴格达等待开战是因为辛普森遭到了拒签,他本人其实更想担任德里的特派记者。等他离开伊拉克的时候,已经赢得了“神行飞毛腿”的大名,俨然成了大牌人物,经纪人们争先恐后要与他拉上关系,还有一份据说有850000英镑的写书合同也找上了他。再早些时候,凯特.阿迪也曾经坐着火箭一夜之间扬名全国,而且这份名声维持了很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BBC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想看看观众们认为过去半年时间里哪一位记者在电视上亮相最频繁。阿迪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但实际上在被调查时间段里她并没有在主要新闻节目中露面。
电视记者基本上都不是喜欢隐居二线的人。他们或许很低调,甚至惜字如金,但是他们的暴露癖总会以不同形式流露出来。白纸黑字的信息列表可以只包含不掺杂任何其他元素的事实,但是你在与他人谈话时却无法拥有这种干巴巴的匿名性,而电视新闻究其本质而言正是一场谈话。英国电视记者从未像CNN或ABC的美国同行那样打入全球明星的圈子,尽管阿迪与迈克尔.伯克(19)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如果去掉了以个人身份存在的记者,也就等于去掉了观众对于新闻的大部分兴趣。花瓶路线的记者(无论男女)已经不吃香了,因为他们的外观千人一面,尽管第一眼看上去很吸引人,却无法与观众结成长期联系。
那么我们是不是必须承认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演艺业的门类之一呢?BBC曾在不同的时代尝试过将电视记者排除在电视新闻之外。正如前文所见,五十年代就闹出过这种乱子。BBC领导层当中很少有谁像出生于新西兰的塔胡.霍尔(20)那样在如此之多的回忆录当中遭到众口一词的嘲笑。此人身材高大,长着一张阴郁的面庞,相貌介乎于猎犬与戴高乐之间。时任BBC新闻总导演的他相信新闻语言神圣不可侵犯。过硬的公共信息决不能遭到娱乐性画面的玷污,也决不能让播报新闻的个人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在霍尔治下,新闻播音员始终置身于画面之外,他最中意的音质是毫无特点的低音,至少也得是深沉有力的中音。正如前文所见,此时大行其道的是静止图片与大字标语牌。有一回霍尔曾经告诉制片人大卫.维勒,“维勒先生,你可别说做到这一步还搞不出好新闻。”当ITN的电视新闻革命搞得风生水起之时,BBC也不得不让此前一直隐没无闻的播音员进入镜头当中。为了抗拒演艺业的影响,霍尔强令这两人摆出一副毫无表情的严肃面容,而且坚决不肯在新闻节目当中播出活动画面。但是媒体与新闻电影的力量终究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抗拒的。霍尔关于电视新闻的理念已经落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就像再早先人们认为电话的基本功能是将管弦交响乐送进中产阶级家庭的想法一样,终究还是如同流水一般逝去了。
很久以后,在不同的《全景》以及《世界在行动》主编手下,“报道人”在时事纪录片当中基本不出声,尽管他要负责撰写脚本并分析材料。在最极端的例子当中,像是汤姆.鲍尔(21)这样特别有想法的制片人甚至会将记者完全抛开。约翰.伯特在他与彼得.吉合写的著名系列文章当中也曾从另一个角度谈到过记者的个性问题,他认为电视新闻不利于受众理解。因为这种方式过于感情化,分析程度不够。“拍摄一部关于无家可归者的影片并非分析住房紧缺问题的有效方法……”。“电视对于社会弊病毫无条理的关注”可能使得人们无法直接面对导致弊病的根本原因。对这个问题的部分应对是很久之后招募专业智囊的做法(例如彼得.吉)。但是这番话的确沉重打击了感情外露、由采访记者牵着走的的情绪性新闻路线,也为当年BBC广播部门领导对于电视的担忧进行了版本升级。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伯特与他在ITV《周末看世界》节目的同事们在纸面上将复杂的图像争论进行了整理,按照写论文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报道——观点杂乱,形容词运用更杂乱的独立记者绝少出现在节目当中。伯特的团队在八十年代将这些理念带到了BBC并产生了有好有坏的结果。
问题在于匿名性并不能从影片当中清除个人因素或潜在的偏见,只是将其藏了起来而已。记者有癖好,有偏见,还有曾经的经历,这一切都会在报道中体现出来,无论多么细微。但是这一点对于制片人、主编或者其他任何坐在伦敦西部办公室的玻璃盒子里起草拍摄计划的新闻团队成员来说也同样适用。没有任何一位广播工作人员能够拍摄并传播丝毫未经文饰调和的新闻,一切都要遭到拣选、剪辑与重组。林德利在自己关于《全景》节目的回忆录中引用了许多其他重量级新闻影片制作人的说法,辩称道依靠记者叙述来引领观众是最不坏的选择。观众看到了一张可以识别的脸,听到了可以识别的声音,因此与制片人的隐藏之手相比,观众对于记者可以进行更明确的评估。记者的偏见都公开展现在观众面前。他注意到早期的做法是利用前政客进行此类引导——这种做法对于电视风格也有着长期影响——这意味着这些政客成了“特邀嘉宾”,万一他们说了什么过头话,BBC可以很轻松地与他们撇清关系。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事了。或许本来就应该这样,或许本来就应该多雇佣几名观点鲜明各执一端的记者来相互平衡,让观众在更为激烈的论辩当中进行选择。但就算这样你也无法排除职业记者的干涉。当年在培训期间教导过我的文.瑞恩曾经为有意从事电视新闻业的人们写过一份指南,其中提到:
“信息自身并不必然能使你变得更加明智。但是伟大的记者的确能做到这一点……如今比从前更加需要受人信任的优秀记者拣选出意义最重大的新闻,以喜闻乐见且易于理解的形式向广大公民解释这些新闻的重要性。伟大的记者能将观众需要知道的事情变成他们想要知道的事情。”
这一信条诞生于时事报道的先驱者们当中,他们相信记者应当为迷糊不清的世界带来诠释与意义,带着必要的问题与明确的判断大步迈过看似毫无意义的事相泥沼。这一原则正在遭到政客们的挑战。“是谁把你选上台的?”他们越来越生气地问道,这种态度很像早期BBC当中的纯粹主义者。再进一步来说,新闻的要点在于事实而非观点,越提升人为诠释在节目中的重要性,新闻就越发异质化,越发变成倾向性的政论,无论包装得如何诱人,搭配了多少即时性的影像。这方面的例证之一来自《金融时报》记者约翰.劳埃德(22)对于BBC丧失信任的漫长攻击。他引用布莱尔的唐宁街十号团队当中某匿名助理的说法,说包括BBC人员在内的政治记者们“有许多人都会胡编乱造……BBC已经不再是传媒了。它是一堵墙。”他继续争辩道现在的电视新闻不顾一切地意欲争取年轻观众,因此过度强调了记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前文中提到过的“双向报道”当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劳埃德引用了一位前布莱尔宣传专员提姆.艾伦的言论:
“这可以算得上是法理层面的政变。资历或深或浅的记者们将自己而不是政客放在了画面的中心,而各个政党不得不像斗鸡那样相互撕咬,以期对安德鲁.玛、尼克.罗宾森(ITN的政治主编)甚或亚当.博尔顿(天空台的政治主编)之流施加影响。政客们的上镜时间越来越短。影响舆论的力量基本上全都落在了他们手里。BBC必须反思自己的双向播报文化。这中作法是针对民主权力的僭越之举。”
这顶大帽子简直能把人砸成肉饼了。所以让我们姑且先不考虑以下事实:提姆.艾伦当年曾经是和蔼可亲的布莱尔首相麾下最为霸蛮的新闻打手之一,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选举,而且随后就投靠了默多克的天空台新闻频道。
至于双向报道文化又如何呢?双向报道是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在新闻主编看来这件武器如此趁手,以至于他们经常过度滥用。“首相的助理们目前情绪如何,安德鲁?”(我啥也不知道。现在时凌晨两点,那帮人好几个钟头之前就全都上床睡觉去了。)有时记者刚刚赶到事发现场,或者接触不到任何事件信息,又或者在野地里一连站上好几个小时,就为了演播室的主持人能说一句“现在让我们连线位于坠机现场的前方记者……”然后就是一系列你来我往的八股套话。“家属们有什么反应?”(“这是一起悲剧,他们一定非常痛苦。”)当然,假如家属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一边鼓掌叫好一边到处抛洒百元大钞的话,这条新闻倒也有些意思。但是当十分悲惨的场景令人们心痛欲碎时,言语其实都是多余的。但是一段特别带劲的双向报道再搭配上一位非常熟悉采访题材且言之有物的采访记者总能收到强力效果。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一段简短的对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暂时忘记自己手里有或者没有哪些影片资料,只要广播或报纸记者将你所知道的信息以言辞方式传递出去就行了。假如夹在摄像报道之间的双向报道完成于真正新闻时刻的现场,那么完全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且的确,这种做法会赋予记者并非单纯叙述的角色;他或她要回答问题,而且往往是很有分量并且十分敏感的问题。
双向报道在政治层面上的意义在于摆脱诱导。政客们的确能得到大量报道,但是他们一张嘴往往说得都是些政治圈里的黑话。双向报道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告诉观众与听众究竟发生了什么。就算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政客们拒绝公开评述的隐秘事件,他们的言论依然经常充斥着晦涩难懂的语句,一般观众必须借助翻译才能理解。记者就是他们的翻译。当财长谈论弹性劳工市场与不对称通货膨胀目标时,观众们应当得知他这是在攻击此前英国加入欧元区的企图。记者们所说的话往往会反映不上台面的政坛私语。在报纸上只要插入几对双引号,再提一下“某资深人士”,就能将这些信息带出来。而在电视新闻当中,当我们没有图像的时候,双向报道就必须承担重任。至少出现在画面当中的是记者的面容,从这一层来说记者总要为某匿名政客的言论的准确性承担责任。而且双向报道也是记者的个性在观众面前展现最彻底的时候
眼下我干坐在威斯敏斯特的办公室里,面前是取自《每日快报》的一份剪报,大标题如下:“克林顿,玛,希特勒:我们为什么要听这些胳膊抽筋的家伙说话?”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我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话的时候喜欢摆动手臂。文中提到,“BBC上层已经批评了新闻记者过度挥手的做法”。但是根据一份英国心理学协会的年会论文,“进化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同时处理言语与手势。双手运动对于尺寸与方位的描述比语言更为有力。”这话说得不错,但是这只是优秀双向报道的开始。我当初在BBC起步的时候,会提前想好自己打算说什么,算好时间,背诵熟练,这样当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无论我有多么紧张,无论身边的环境多么分心,我都能复述自己的台词。但是这种做法在画面当中看上去很糟糕。电视是检验真诚与作态的绝佳途径,任何表演行为在电视画面当中都会本相毕露,现出排练过度的呆板原形。我不相信观众们看不出事先写好背过的回答;他们总会隐隐约约地感到上当受骗并因此而坐立不安。
因此后来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上镜亮相,事前基本不想自己打算说什么。这种做法更加心惊肉跳,但是效果还是好不到哪里去。人们在明确提炼自己的思想之前往往会先说几句浪费时间的废话。而一旦上了电视,每一秒钟都事关重大,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浪费。我现在的做法是先想清楚我自己对于这条新闻会问哪些问题,与主持人核对一下,然后原地转圈五分钟,想好自己究竟想说什么。假如正好出现了有助于令新闻更加生动的直白图像,那自然更好。然后我就把这一切暂且付诸脑后,在等待说话的时候想些别的,比方说收听这一档新闻节目的其他内容。这样做的话,如果运气不错,我就能给出既有条理又比较随性的回答。不过就算这样,你还是很容易就会落入俗套。某一个效果特别好的画面或笑话总会勾引得你一再重复,直到最后味如嚼蜡。于是你就暂时另起炉灶,换一块蜡接着嚼。我对于自己在双向报道当中的发言内容与方式从来没有感到过百分之一百的满意,每次都觉得还有改进的余地。也许总有一天……
的确,政客们对于记者在镜头前频繁亮相而自己的曝光率太低这一点总是心怀不满。他们觉得新闻只是,或者说应当只是,他们的仆从,而不应当是由专业沟通人员把持、以娱乐为导向的管道。这么说现在的政客都嫉妒记者是吗?当然。他们对于信息传播者喧宾夺主压过新闻本身的职责有道理吗?当然。但是那些真正富有活力、善于交流且不经常说套话官话令令观众充耳不闻的政客,总会受到电视记者的追捧。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要记者手下留情,而是要政客们提升水平。假如所有的政客都学会了如何运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头号媒体,那我们这些人就要失业了。
对于记者在新闻当中的存在这一两难问题,有一条比较合乎常识的解决之道,也就是要区分个性——记者通过讲述故事而为新闻添加的人性色彩——与偏见之间的差别。个性不可能遭到征服,而偏见却能加以克制。某记者对于一条新闻的情绪反应仅仅令这位记者采取了大多数观众的立场。换句话说:当飞机坠毁,丧子的母亲尖声哭叫时,我碰巧在现场;但是如果当时在场的人是你,那么你也会有与我一样的经历与感受。相比之下,带有偏见的反应会立即且永久性地拉开记者与大部分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报道对每一位持不同意见的人说:我不是你,我在这儿也不代表你。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新闻报道——哪怕只是新闻节目中的一小段而不是完整的纪录片——可以成为道德行为。无论记者的情感反应是同情、悲伤还是愉悦,都肯定了正确或者正常的社会规范,肯定了人们对于特定行为或事件的一般性预期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很容易将许多最著名的电视记者想象成自家人的原因。实际上,优秀的电视记者往往脾气古怪,偏执固执,自我中心,与他们合住大概不会太愉快。这或许是因为整天拼命装出一副正常人的样子实在压力太大了。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Kee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ff_Michelmore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nneth_Allsop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Barratt_(television_presenter)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dovic_Kennedy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ester_Wilmot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de_jaeger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nis_Forman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vin_Hewitt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lindley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Freeman_(British_politician)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ffrey_Johnson_Smith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k_Ashley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Wheeler_(journalist)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Cole_(journalist)
(16)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la_Guerin
(1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inor_Goodman
(18)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geh_Omaar
(19)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Buerk
(20)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hu_Hole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m_Bower
(22)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Lloyd_(journalist)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是想问现在活着的此人对此有何评论 桥上 字25 2013-04-21 10:00:25
🙂(7)间奏:从国内新闻到轻新闻? 4 万年看客 字12487 2013-04-04 07:34:30
🙂(6)混合搭配 3 万年看客 字11725 2013-03-24 06:34:59
🙂(5)633轰炸大队:时事节目与采访记者的兴起
🙂宝推,这篇翻译对理解最近的新闻很有帮助啊 忧心 字98 2013-03-20 07:44:53
🙂这种事人家一说咱们一听而已 万年看客 字136 2013-03-20 22:07:49
🙂(4)明星与煮汤:ITN的革命 3 万年看客 字9938 2013-03-17 04:58:30
🙂(3)鲸鱼与大象 3 万年看客 字5043 2013-03-17 0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