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2012年国内食品质量状况,看数据说话 -- 文青

共:💬201 🌺79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钻石兄:冒昧了,关于拉曼光谱的应用,有点儿不同看法

拉曼光谱的全称是拉曼散射光谱(Rama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它针对的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能级差。另一个针对振动能级差的光谱手段是红外光谱 (主要是中红外和近红外)。两者共称为振动光谱(Vibrational Spectroscopy),也有称为分子光谱的(注,与可见和紫外光谱一起)

从基本原理上说,每一种分子的确都有着自己的特征谱,甚至于在已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大致的振动光谱进行粗略的计算模拟。但反过来,从一个(或一套)振动光谱反推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则完全是另一码事,在难度上是绝不可同日而语的。

任何测量方法都有测量的极限,是各种因素决定的,比如光强度,探测器灵敏度,待测体系的复杂度,背景信号干扰等等,不一而论。而Raman光谱从其本质上来说,在本应用中有着极大的限制。简单来说,Raman光谱是一种激发光谱,需要一个单色的激发光源(一般是激光),信号测量中最大的影响有两个,Rayleigh散射光(光波长不变的散射光)和荧光(Fluorescence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前者可以用滤光器大致除净,但后者是不可能用光学/电子的方法除去的,只能在得到光谱后从数据处理中扣除(因为它们的波长区间与Raman信号相同)。

Rayleigh散射光是Raman散射光的大约10^6倍,但可基本除去,荧光是Raman散射光的0到10^6倍(与样品成分有关),只能通过数据处理削弱。但很遗憾的是,对于三聚氰胺的应用来说,其背景为蛋白质/脂类为主的食物,其荧光信号是非常强的。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个荧光信号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奶粉A和奶粉B的荧光背景可能差别极大。甚至同一种奶粉,在不同的颗粒度,不同吸水度,不同降解度的情况下,其荧光背景也不统一。而这就意味着对于每一个待测的样品,可能要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手段。这样的做法,几个样品可能,作为标准方法,不会被接受的。

大部分的Raman光谱仪是采用光栅分光,CCD为探测器的传统模式。傅利叶变换FT-Raman是一个较小的分支,往往是为了一些较为特殊的用途的。它有着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更快速,光通量大等,但同时也面临着设计复杂,成本高,震动敏感等缺点。在针对食品成分分析的应用中,光栅分光的Raman光谱仪应是首选。

至于手持式Raman光谱仪,现有的几种我都接触过,它们的用武之地是快速辨识和质量控制等较为粗放的场合,是不太可能用在像三聚氰胺这样的微量定量分析上的。

再回到三聚氰胺上,最靠谱的方法应该是色谱/质谱,老兄感兴趣,不妨看看这份简报,是由安捷伦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发布的(外链出处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量高的化学物质,为了提高蛋白质表观含量测定值,被非法添加到原料乳中,引发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为了监 测食品基质中三聚氰胺的水平,中国的政府实验室开发了三种分析方法(国标方法)。三种方法涉及多种技术,包括固相萃取(SPE)、各种液相色谱仪器和色谱 柱、三重串联四极杆LC/MS和GC/MS。除这些技术以外,安捷伦还提供了成功满足国标方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指南要求的全套解决方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