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海外如何爱国--续 -- 厚积薄发

共:💬30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谈一下我的观点

十分同意厚积薄发兄和朝雨兄的意见,对小绾妹妹的遭遇,也心有戚戚焉。

我是强烈主张出国的,因为可以长见识,可以寻求更好的成长环境。

从人的基本立场出发,要跳开民族和国家立场看问题,认识到个人之上有国家民族,国家民族之上有人类,有学术,这一切,都值得一个人终身奋斗。你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勉强自己做一些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还是首先做个对社会有用,自己能够快乐充实地生活,不断进步的人吧。

民族的进步会要求我们做出贡献。但是,从长远来看,民族进步不应该以牺牲个人为代价,也不应该是自私自利的。一个上不顾人类利益,下不顾国民利益的政府以及被它操纵的国家民族,说实在的,应该不值得你爱。这就是说,要有道德立场。

从历史上看,国家很多时候象一台绞肉机,在大义的招牌下,很多有才华的人毫无价值地死去,或者无望而扭曲地活着,根本无法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从现实来看,我经常有个忧虑。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不文过饰非,对自己做错的事情忏悔?我们的行为,是更接近当代德国政府的作为呢?还是接近日本政府?

不管你是什么国籍,你其实都可以爱这个中华民族,爱中国,只要在内心深处是一个中国人,努力提高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其实也就是提高13亿分之一中国人,这还不算是爱国吗?所谓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以我为主,影响周围的人,这些其实不难,难在坚持而已。

“英雄本色”板块的一个贴子《革命中的人生哲理故事》说到德国人对政府不满,就把政府留在德国,自己奔向美国云云。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想法。我回过那个贴,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在海外的人,我是满希望他们走杨振宁的道路。当然,邓稼先,钱学森的选择更为辉煌。但是,这三个人都是在自己有把握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的时候才回来的。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没有把握做得好,回来的话,除了把自己浪费掉,还会有什么结果呢?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但是爱国不等于要作飞蛾扑火的事情。回顾抗日战争,那个时候的海外游子,如钱学森,李政道,杨振宁,李四光,季羡林等等,如果跑回国来,扛枪打仗,于国家民族会有更大的帮助吗?也许动乱之际,为民族保留几颗读书种子,为中华文明保留传灯之人,薪尽火传,使民族之精神不绝如缕,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命吧。

各位对于我的谬奖,愧不敢当。只是午夜梦回,忆及数十年奋斗历程,不免神伤。自己选了《赵氏孤儿》中程婴的道路,留在国内,奋力挣扎,恳求,妥协,争吵,欺骗,要不是心中一点明悟,真的坚持不下来。所谓舍身饲虎易,割肉喂鹰难。舍身饲虎只是一瞬的决断,割肉喂鹰却是要一条一条慢慢割来的。

有一点经验,同意那位导师的意见,如果你没有政治生存能力,如果没有正合适你做的事情,还是不必回国,去学习中国文化,加强自己吧。做一个目标远大,胸怀宽广,脚踏实地,充满爱心的人。多一个这样的人,中华民族就多一分希望。

至于“国家一完蛋,大家都完蛋”这个看法,我不敢苟同。您是不会完蛋的,也没必要专门跑回来完蛋;我是会完蛋的,但我不在乎。呵呵

通宝推:厚积薄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