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海外如何爱国--续 -- 厚积薄发

共:💬30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在海外如何爱国--续

首先道声抱歉,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及时回贴。现试着回复一下前面网友的帖子,并对前文做一澄清说明。

我上面的文章,说的主题是海外升斗小民在饱暖之余,如何报国的问题。首先承认,我是

升斗小民,出国是为了改善生活,孝敬父母。自己学的是纯理论,在国内没出路,在国外也才刚刚开始工作,在本行业还未站稳脚跟,回国未必能获承认。希望以后能有绿卡,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我周围的朋友也大抵如此。说我们胸无大志,老婆孩子热炕头,我承认。

关于是否加入美国国籍的问题,我还没有象我导师那样频繁地旅行,其中的理由有多强,没有亲身体会。所以网友批评说,这是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无法论据充分的反驳。有已成为美国公民的网友可以谈谈自己的心路历程。但能够呕心沥血培养学生,自己不要分毫好处的人,我不相信会是虚伪的。我前文提过,中国人有许多实际的难处,一是经济上的窘迫,二是中国前途上的不确定性。对于第二点,我说明一下。如果日美侵华,我愿意回国,死也死得其所。但打个比喻,如果中国闹文革怎么办?终止法国大革命流血的,不是法国的启蒙哲学家们。连拉瓦西也上了绞架,柯西也避居乡下。结束混乱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拿破伦。建设者依赖安定的环境。抽象的讲,这是个人如何与历史大潮抗争的命题。这个太形而上,不想谈。总之为自己留条后路,是实际的想法。

要报国,向政府进言,献计献策,是最直截了当的。但为什么你是对的,凭什么听你的?在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之前,是否就不能为国出力了?个人从小处做起,帮助失学儿童,捐献一些科技书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大部分海外中国人都这么做,就不一样了。看看最近的抗日宣传,即是例证。前面有朋友说,人不应刻意高尚,我同意。但也不能刻意庸俗吧。要说做好事是主观为自己(良心),客观才为别人,我也认了。

做好事还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我的层次很低,只顺水推舟而已。但现代社会的特点,即是分工精细。要捐献科技书籍,在学校的人最方便;象抱朴仙人那样,宣讲中国海洋利益,普及国际法,他在海洋界的经历不可或缺;萨苏及其战友们考据翻译,澄清抗战历史真相,不懂日文可不行。在学校还可做的一件事,是告诉国内申请的同学们,本校本系的真实情况,防止他们跌入火坑(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我想说的是,爱国其实有时很简单,记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即可。

至于培养人才,减轻就业压力的说法,手里生动的例子有一些,但今天太累,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大背景是中国足够大,人才足够多,不会走了一批就元气大伤。相辩证的是,顶尖人才一定要留住。一个顶十个啊。

草稿写了一大篇,敲的太慢,先草草收个尾吧。爱国应重实效,反对形式化。到中国植树改造沙漠的日本专家算不算爱中国?贪污腐化,携款潜逃又算哪门子爱中国?前者是日本人,从国籍到血统;后者是中国人,从血统到国籍。

还有一点,爱国的大旗不能一味要求个人牺牲,压抑个人发展。爱国还要避免抽象化,简单化。这还可写上一大篇,可归到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哲学,这种哲学从哪里来的题目下。(感觉造论文的职业习惯上来了,呵呵。)但这个题目太大,做不了这种太形而上的东西。我只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题目:

饱暖不只思淫欲,爱国应从小处起;

无力开辟新天地,也可雪中送炭去。

最后以一句中国古诗和人们对法国数学家Grothendieck做研究的方法的总结作为结尾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he describes this approach (to mathematics) as being comparable to cracking a nut with a hammer and chisel. What he prefers to do is to soften the shell slowly in water, or to leave it in the sun and the rain, and 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 when the nut opens naturally.” (Notic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4, November.)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