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Syd Dernley:一位绞刑师的自白 -- 万年看客

共:💬89 🌺9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三,创纪录(1)

我从未怀疑英国公众对死刑的完全支持。杀人犯就该绞死,越早越好,这是主流民意的意见。但是我必须承认,遇到一位持这种观点的死刑犯倒是的确不太寻常。

詹姆斯.英格里斯在4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成为了我日记本中的一行字。当时他站在利兹巡回法庭的被告席上,针对他的谋杀罪名的审判已经到了最后时刻。高曼法官即将把这个29岁的苏格兰人送上绞架,但是在宣判前他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英格里斯看了法官一会儿,答复道:“您与本法庭成员对我进行了公平的审判。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接受绞刑。”

这段寒气逼人的话令庭上一部分旁听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当时在法庭上谁也不知道英格里斯的愿望将会得到满足。还从没有谁接受绞刑的速度像他一样快。

英格里斯的故事很值得一说,因为故事情节很好地代表了许多被绞死的罪犯的情况。他所犯下的谋杀手段十分野蛮残忍,而且完全没有意义。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赫尔市的肮脏街巷。赫尔市的繁荣基础是庞大的远洋捕捞船队,这些船队常年活动于冰岛、挪威以及格陵兰附近的北极圈渔场当中。和远洋捕捞相比,挖煤都成了轻松的活计。捕捞船的水手一次出海就要好几周,工作环境是狭窄的露天甲板,四周则是全世界最为凶险的海域。我毫不怀疑,绝大多数捕捞船的水手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老实本分,但是最后能上报纸的都是少数人——那些揣着三个礼拜的工资回到港口,急着要冒充三天大款的家伙们。有这么一会儿,世界似乎一片光明……到处都是出租车……到处都是酒馆……美餐……舞会……然后这一切忽地一下就结束了。身无分文之后的他们只得在寒冷的早晨回到汉博赛德海岸的渔船上,趁着潮水再次远航前往北海渔场。

在渔业社会的最底部是酗酒与卖淫的晦暗世界,基本毫无规矩可言。英格里斯就是在这潭腐化的死水中长起来的。他在战争期间跟着军队一起来到了赫尔,但是很快就因为表现问题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1945年圣诞节前夕他终于获得了出院许可,但是他却赖着不走,因为他的确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他干过一连串的工作,在这里干几天,在那里干几天,从来稳定不下来,要么被解雇要么自己撂挑子。他租房子居住,而且也从来租不长,总是不停地搬家。

这家伙就是从这时开始与我们这一行扯上了关系。英格里斯在赫尔郊区的赫斯勒的一座船坞干了几天,租住在城市东区巴姆斯顿街一排狭窄的红色砖房当中,这里距离港口与码头只有几步之遥,棕色的赫尔河也流过附近。他的房东名叫赫伯特.贝尔,此人是个酒保,和一位艾米丽.格蕾住在这座房子里,在接下来的事件中这名妇女一直被称作他的“保姆”。英格里斯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周,尽管贝尔与格蕾两人都知道他此前袭击过一名妇女。他们觉得英格里斯沉默寡言,性情和顺,因此对于此类说法并不在意。

他们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很难说英格里斯究竟看重什么,但肯定不是工作或者家庭。他对吃饭也不甚上心,从附近的炸鱼薯条店买一份外卖用报纸裹着带回家就是一顿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酒精与性,前者使他在市中心耗费了大量钱财,后者也是他的经常性消费开支。

喝酒与卖春也是这次事件中另一位主角爱丽丝.摩根的两大人生要务,尽管她和英格里斯不同,早年也经历过更像样的生活。爱丽丝出生在一个渔港城市,她的家庭应该正处于中产阶级的边缘。她是一位拖网船船长的女儿,在她二十岁那年嫁给了一位很有钱但是不算特别正派的放贷人。这段婚姻在两人生育了两个孩子之后宣告破裂,此后爱丽丝就沉沦了下去,陷入了酒精与卖淫的世界,与英格里斯这样的男人们搅和在了一起。他居住在剑桥街的一栋小房子里,背靠帕拉冈火车站,距离市中心只有几百码。

此时的爱丽丝已经有50岁了,但依然身材苗条富有魅力。她的生活就是一轮又一轮的酒局以及无数个为她买酒的“小伙子”,他们花五英镑就能和她上床,之后就穿衣服走人,无论是爱丽丝还是剑桥街上的其他住户都不会对此太在意。尽管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是爱丽丝在为人处世方面却十分得体,街坊四邻都知道她的事,也都没有说三道四的闲心。不管怎么说,当地男朋友众多的女士绝对不止她一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