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央亚细亚的帝国撞击——高富帅节度使的悲催怛逻斯 -- 毘沙门

共:💬85 🌺748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央亚细亚的帝国撞击——高富帅节度使的悲催怛逻斯

唐天宝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对于大唐是一个不祥的年份,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大唐盛世正由顶峰向低谷慢慢滑落。就在这一年,六万唐朝大军讨伐彩云之南的南诏国,在洱海之畔全军覆灭,统帅鲜于仲通仅以身免,“逃师夜遁”。这个本来在大唐和吐蕃之间摇摆不定的西南强权,终于下定决心,彻底投入了吐蕃的怀抱。

同样在这一年,在中亚一个叫做怛逻斯的地方,也爆发了一场让后世津津乐道而又众说纷纭的战争。对阵的双方,一个是东亚的霸主、正处在玄宗盛世末期的大唐,另一个则是西亚的王者、同样如日中天的“大食”(即阿拉伯帝国)。

其实,这东西两大帝国的撞击,在许多人看来是无可避免的,但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发生呢?

怛逻斯在史书中又有“怛逻斯”、“塔拉斯”以及“呾逻私”等称谓,对于它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有一定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上更接近哈方一侧的塔拉兹,那里现在是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的首府,它以前曾被称为江布尔、米尔卓央以及奥利埃-阿塔等名字。

该地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甚至还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玄奘法师那部流传千古的《大唐西域记》里——在这本书中写道:“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呾逻私城,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

尽管战争的地点在怛逻斯,但其发源地却并不在此,而是在中亚一个叫做石国的小国,它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该国在中原史书中又有“羯”、“柘析”以及“赭时”等称呼,根据陈寅恪等学者的考证,“石”为义译,“羯”、“柘析”、“赭时”等则为音译,它本是大月氏的一个部落,后来随大月氏西迁到中亚,成为粟特人的祖先之一。

在中原史书中,这个石国属于“昭武九姓”之一,所谓“昭武九姓”,指的是隋唐时期由粟特人在中亚建立的一些小国的统称,其总数可能不止九个,这些国家广泛分布于阿姆河流域到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之间,据说他们的国王都以“昭武”为姓,但这个姓氏的具体含义至今不详。

与其他中亚小国一样,石国在名义上也是唐朝的属国,唐高宗显庆三年也就是公元658年,唐朝曾在该国瞰羯城置大宛都督府,并封石国王为都督。但这并不意味着那里是可任由皇帝处置的领土,而是指当地首领向大唐称臣并献上象征性的贡品,皇帝则回赠官职及丰厚的赏赐,如此一来他们就算顶着唐朝官员的头衔并代表皇帝来统治自己辖区了。

尽管大唐基本上不怎么干涉这些属国的内部事务,因此国王其实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但搞笑的是,包括石国在内,中亚各小国的忠心也许并不只奉献给唐朝皇帝一个人,周边各种强大势力,比如阿拉伯哈里发、突厥可汗以及吐蕃赞普,都随时可能成为它们名义上的主人,有时候,它们同时可以有两个甚至三个宗主——也就是说,这些小国基本都是随风倒的墙头草。

石国当时正处于大唐安西节度使的势力范围之内。所谓“安西节度使”,是“安西四镇节度使”的简称,其具体管辖范围是天山以南的西域部分,大致为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一部以及新疆南部,治所在龟兹也就是今新疆库车县;而天山以北的西域部分,大致也就是现在哈萨克斯坦大部和新疆北部,则由唐朝另一个军区司令——北庭节度使管辖,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时任大唐安西节度使的是一个名叫高仙芝的将军,后世许多人认为,即使以最严苛的标准来看,此人也完全有资格进入古代名将的行列。高仙芝并非中原人士,而是来自高句丽(唐代以前时活跃在今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一个地方政权,后来被唐朝灭亡),自幼便随父亲到安西加入了唐军,史载他“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富帅”。

说句题外话,尽管现代朝鲜人(包括韩国人)一直为高仙芝而自豪,但是高句丽和现代朝鲜人是否有继承关系,却并没有定论。许多学者并不认可朝鲜人是高句丽人的后代,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朝鲜史专家杨保隆就认为,起码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高句丽人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就在怛逻斯之战爆发前四年的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高仙芝创造了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他率少数军队突袭并占领了吐蕃人在中亚的重要据点、素有天险之称的连云堡(后人考证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的兰加尔),唐军的大胆与勇敢让后世探险家斯坦因感佩得五体投地。此役在战争史上相当有名,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后人认为仅凭连云堡之战,高仙芝就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对于怛逻斯之战的起因,《旧唐书》的记载相当明确,它肯定地说是唐朝理亏——卑鄙的高仙芝用花言巧语欺骗了少数民族同胞(石国居民多是粟特人)的纯真感情,然后突然发动了背信弃义的进攻,不仅如此,这厮还将人家几乎灭了门:

“初,仙芝绐石国王约为和好,乃将兵袭破之,杀其老弱,虏其丁壮,取金宝瑟瑟驼马等,国人号哭,因掠石国王东,献之于阙下。”

而按照《新唐书》的记载,事情略有不同,但高仙芝干得同样不地道——“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总之都是背信弃义。

至于偷袭石国的原因,高仙芝给朝廷的解释是石国国王“无人臣礼”,大概是说他对唐朝皇帝不太尊敬,因而高将军不由得义愤填膺,发誓要为帝国人民和他们的皇帝拔除这个隐患。

但是,如果参照其他史料,高节度的动机也许并不那么单纯和忧国忧民,却很可能和最俗气的钱财有关,比如《旧唐书》的记载就透露了一些信息:攻破石国后,高仙芝“获石国大块瑟瑟十余石、真金五六骆驼、名马宝玉称是。”所谓“瑟瑟”,指的是绿色的玉石,也就是翡翠或碧玉,不仅“十余石”,还“大块”,真可谓有质有量,这一单做得真可以。

正所谓人无完人,身为名将的高仙芝也并不完美,他起码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是贪得无厌,即史书所说“仙芝性贪”。不过另一方面,靠军中敛财成为百万富豪的他却并不抠门,无论谁借钱都相当痛快地答应——“家财累巨万,然亦不甚爱惜,人有求辄与,不问几何。”

可惜高将军灭门业务不精,这次竟然有人逃了出去,而漏网之鱼就是石国国王的儿子,“其子逃难奔走,告于诸胡国”。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件本来就不怎么地道的事儿,经过一心想上演复仇记的石国王子添油加醋,唇亡齿寒的西域各国——也就是所谓的“群胡”——于是又恨又怕人心惶惶,最后他们一咬牙一跺脚,老子和丫拼了!

但他们也明白,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唐军抗争,为此,这些胡人不惜引狼入室,将同样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拉下了水,《旧唐书》写道:

“群胡忿之,与大食连谋,将欲攻四镇。仙芝惧,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

(待续)

通宝推:采诗,云意不知沧海,梓童,SleepingBeauty,铁手,忧心,纳米小洞儿,京华烟云AMIP,中关村88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