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浊浪淘沙尽 - 二十年前的事 -- 庄户人家

共:💬1445 🌺9462 🌵3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唉,教主啊,杠还要接着抬

屁股决定立场,也许你们作为那一代的精英对这件事情很绝望,但作为80后的普通北京市民,享受了20年的和平红利甚至首都的剥削红利,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只有一个朋友对64中的GCD深恶痛疾,而他也在高中毕业后就去米帝国主义的食物链顶端,去继续帮助剥削中国人民去了。

先理清定义吧,这是基础:64,是否构成了政治运动呢?如果是,那么组成政治运动的双方,一方很清晰就是GCD政府,另一方姑且算做是学生组织吧。

那么,作为政府一方,对这此运动首先要有定性,是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定性不同,手段不同。

如果把参与游行的对政府进行抗议的人集合为一个政治力量的话,那么,定性的前提就是要知道对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

作为一次具有申诉政治主张的运动,运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主张,但是每个人的主张是否能够等同于这支政治力量的主张呢?就算游行的绝大多数人都支持GCD,但这能够等于这次游行的目的就是支持GCD吗?我的父母作为北京市民和国企工人都亲自参与了这次运动,都去了天安门。他们还可以代表当时所有一起去的街坊作证,他们就是去看热闹的,还是居委会用小喇叭组织的。无他,就是离得近,还听说有绝食的,还是大学生,没见过,新鲜。但这总不能代表这次运动就是打酱油吧。

所以,判断政治力量的主张要看其领袖的意见和态度。每一个成员的个体的意见并不重要。当然我们可以说领袖的意见也受到所有成员意见的左右,但最终还是体现在领袖的意见上,而不是普通成员的集合。事实上,和政府去谈判的也是学生领袖和代表。至于市民,干脆就是打酱油的,连个申诉政治主张的独立途径都没有,只能是配角。

那么,事情就化简到当时GCD政府和学生领袖/代表之间的矛盾了。对于那几个人,揭露的文章真相很多,挑自己愿意信的就好了。至于我自己,对于这些勾结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人,希望让学生们流血而让事件扩大的人,是没有任何同情的。我决不会把他们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看待的。

直到定性为敌我矛盾后,一切就如历史般顺理成章了。按照李日记记述的历史是:政府也没有上来就动枪,对于运动的定性也是在反复摇摆,反复劝说后最终确定的。

至于说运动中冤死的学生们,当卷入政治运动时,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连自己领袖的主张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卷进去,唉。地主家看家护院的家丁也很无辜,也都是穷苦人家,但就随着地主一起被打死了。冤吗?也冤。也许我说的很冷血,可这是敌我矛盾。

最后夹杂俺自己的两点私货:1 那场运动的学生们除了是悲情的一方外,我真没有觉得他们是多么纯洁无瑕的小白兔。据说那个时候学生们的口号其中之一是“要民主”?经过10年自由化思潮之后,我很难认为,当时的“民主”除了GCD下台,西式多党执政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含义。据说当年反右也是百花齐放--轮流坐庄之后的结果。可见对于这种事情,希望通过说服教育,大辩论来解决,只能是一厢情愿,更何况对方还是知识精英。

2 用“大众民主”来要求GCD纯而又纯,而用“西式伪民主”来为米帝开脱,这就跟用“左派”来要求BXL同志纯而又纯一样,我个人都觉得很荒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类资源根本没达到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剥削压迫就是占据更多资源的现实手段。各国的食物链高层其实都是有相似性的。其实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宁可去发达国家做二等公民,也少见去西非索马里的。排除掉各种说辞之后,其实都是在顺着食物链往高处爬而已,没有什么高尚低劣的。

通宝推:隔路山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