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最近几件矛盾的小事 上 两个面 -- 玉垒关2

共:💬25 🌺4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段来自Personal Knowledge

没有通宝了,用这段话应喝一下。

在托勒密的体系中,正如《圣经》的宇宙起源学说一样,人类被赋予了宇宙中心的位置,而哥白尼把人类赶出了这个中心。从那以后,很多作者殷切的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如下的启示:放弃所有冲动的自我中心主义,用正确的时空观客观的考察我们自己。这归根结底意味着什么?设想这样一部“大片”,它忠实的重现了宇宙的整个历史,那么从人类起源到二十世纪的成就在一秒钟内就会闪过。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把客观性定义为依据对象的质量分配我们的精力,那么当我们分析宇宙时,一辈子都会花在星尘上面,仅仅有短暂的机会考察那些发光的氢原子——十亿辈轮回中才能有一秒的配额用来研究人类。毫无疑问,任何人,包括科学家,都不会如此看待宇宙,无论他们多么强调所谓“客观性”。这一点也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作为人,当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把原点选在我们体内的某处,也不得不用一种为人类交流所发展的语言。死板的把人的视角从我们有关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中抹去的努力都会是荒谬的。

那么,什么是哥白尼革命的真正启示?为什么哥白尼用一个想象中的太阳视角代替他自己实际上的地球视角?唯一的解释是,哥白尼以太阳为中心看到的星际景观给了他更大的心智层面的满足。哥白尼更愿意追求人在抽象理论中获得的快感,不考虑感官的直接证据,虽然后者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从东方升起穿过天空从西边落下。

因此,严格的说,哥白尼的体系和托勒密的体系一样以人为中心,只不过他们满足人们不同的感情需要而已。

× 人类历史确实微不足道。

× 连科学都是有立场的,更别说政治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