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迈向蓝天(引子) -- 大兔子

共:💬170 🌺9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迈向蓝天(4)

2012年1月21日,多云。

今天第四次飞行课,按照上次的安排,应该是学习爬升和下降。其实上次就应该是爬升和下降了,但是上次云底太低,所以临时改为学习Medium level turn,而climbing & descending 安排在这次。

上周做完了体检,交了申请表,还收到了我的ARN(Aviation reference number), 应该就是飞行员的身份证号。再等几个星期,应该就能收到我的medical document和student pilot license. 按照航空法规要求,等到我能开始solo以后,每次单独飞行都要随身携带这两个证件。

这个星期还学习完了上次拿回来的n厚一本training notes, 看着厚,貌似内容实际上到不是很多,有点类似提纲性质,里面提到的一些要点,还是需要到其他的书上去查详细的内容。所以,这个training notes恐怕还得认真再看几遍。这个星期我又开始看第二遍的基础航空知识,这次我自己的要求是考试标准,就是尽量把书上需要记住的细节,都尽力记住。这是我从大学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一学期上完后从来没翻过的新课本,一般都是先快速通读一遍,大概知道书里都有什么内容,理解主要概念和框架,然后再读第二遍,做笔记,把需要记忆的细节都记住。然后就可以考试了。当年这个办法帮助我在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的之前的2个星期内,达到每三天学完一门从来没上过课的科目,并且通过考试的成效,还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最近几个星期的学习,让我又有了回到了大学时代的感觉。

另外,上次Charles跟我说过要尽量把checklist给背下来,所以这个星期还有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背checklist.

我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学校给的checklist,发现其操作流程相当的奇怪。在操作的时候,在仪表盘上是左一下,右一下,上一下,下一下,并不是按照一个空间位置的顺序来进行的。实际上,这个checklist是按照操作首字母的顺序排在一起的,比如,M就代表 master switch, magneto,mixture,所以这些操作都是放在一起顺序进行,可是实际上,这几样东西在仪表板上是分散在两边的,比如mixture就在右手边,但是master switch 和 magneto却在左手边,这样东一下西一下,对我的记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张C172R的座舱图,对着图研究如何我才能方便的记住这长长的checklist.我发现,如果我不按照checklist上列出来的顺序,而是按照座舱里的空间顺序来操作的话,我可以很容易就记住checklist中的所有项目,不会漏掉任何一项。具体对于C172R来说,这个空间顺序是从中央下部,然后是仪表盘下部从右边到左边,然后是仪表盘上部从左边到右边,最后到Radio部分结束。每个checklist都按照这个空间顺序进行,但是并不是顺序中的每个控制都要操作。不同的checklist只操作需要操作的开关或者控制。可是这个办法好是好,唯一的疑问就是我操作这些项目的顺序和学校的checklist上不一样。我不知道这个顺序是不是要严格遵守,所以今天也要去问问看。

自己没照,网上找了一张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经过艰苦的学习,终于过完了这个星期。无奈今天早上起来一看天气,感觉恐怕又要糟。我上了四次课,除了第一天以外,下来的几次每次都是阴天,真是RP不好。收拾东西,开车去机场。一路上就看到那天色越来越暗,云也越来越低。看看天气报告,云底只有1500ft.哎。

到学校见到Charles, 他证实了我的担心。他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看起来要爬升和下降恐怕不能飞”。航空法规规定,VFR不能穿过云层飞行。但是爬升和下降的练习又至少得3000-4000ft的高度才能进行。云底只有1500ft,而且是Broken 1500ft, 意思就是天空八分之五六七都是云。虽然说法是八分之五六七,但是看上去实际上是一点蓝天也看不到。我们又一起听了听预报,虽然现在很糟,但是预报中貌似又一些改善的迹象,于是我决定等他云开见红日。

Charles拿了飞机的钥匙和记录给我,说让我先去做preflight inspection.他现在倒是完全放心让我自己干了,我正好也想根据飞机手册上的标准preflight inspection流程熟悉一下。以前每次检查,都是按照自己的流程,只要把每个项目都检查到就好了,可是考试的时候,貌似还是按照手册上的流程最为正规,所以,我昨天已经把手册上的preflight inspection checklist打印出来了,本来就想着今天要按照这个过一遍,Charles不来也正好,我可以自己慢慢熟悉,总比有人在旁边看着来得自在。

我这次的preflight检查,用了大概要半个小时。我不但认真的按照官方inspection checklist检查了一遍,还认真的爬上爬下完成了另一件我一直想干但是没找到时间好好干的事情,那就是,认真的调整了我的座椅位置。前面几次座椅位置都是匆匆忙忙的调节了一下,虽然感觉也还好,但是总是觉的有点别扭。每次有Charles在边上等着,都不太好意思用太久的时间去摆弄这个椅子,这次我终于在爬上爬下了四五次之后,找到了我自己的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检查好,锁上飞机门,又溜达回学校看Charles怎么说。可是Charles说天气还是不行,爬升下降不能做,失速也要求又4000ft,所以也不能做,飞五边我还没学过,所以也不能做,该做的都不能做,只能继续等。看这个架势,我正好揪着他开始问这周的问题。Checklist顺序的问题,Charles的回答是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流程操作,但是完成后还是得按照checklist的顺序看着checklist检查一遍。看起来他的意思是操作的顺序不要紧,但是官方checklist还是要遵守的。本想在多问点,无奈这周学习到还真没有多少问题,问题很快就问的差不多了。这等待的时间怎么打发了,我干脆到对面的店里去买一副headset把。

对面店里上次我就问过Headset,他们推荐给我最常规David & Clark的H10-13.4, 390刀。本着鸟坛上各位高人的意见,如果搞不起最高级的,那就搞便宜的。我进门就直奔这个D&C的headset而去。试戴了一下,感觉还是很不错,好像夹脑袋有点紧,但是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几个不同的D&C的型号,一个是有巨大而坚固的麦克风,还有一个是全部复合材料,不是金属架子的。那个复合材料的我拎了拎,发现比金属的还要重一点,不知为何。正要拿下D&C,转头看到旁边展示的Bose A20,细雨梧桐老兄推荐的型号,带上试了试,那ANR的效果绝对是刚刚的,电源只要一开,耳朵里简直是鸦雀无声。电源一关,就又回到了嘈杂的世界。头夹也很舒服,不像D&C那个夹的那么紧。看到这个神器后,情不自禁的询问店家价格,店家回答1300,我毫不犹豫的放下了它,扭头拿起了我的D&C,说我还是要这个把。

David Clark H10-13.4, 记得电视里的飞行员好像都带着个样子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传说中的David Clark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ose A20 好是真好,贵也是真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买耳机又消磨了半个小时,出来看看,云层还没有散去。找到Charles,看到他正在跟别人聊天聊的热火朝天。这难道今天他已经预见到没戏了么?百无聊赖之际,突然想到,我来也来了,与其在这里无所事事,我不如拿了钥匙到飞机里去玩玩。不能开上天,我在地下玩玩总是可以的阿。于是去找Charles要钥匙,说我要去熟悉熟悉座舱,没想到他和几个跟他一起说话的教官都表示十分赞成,齐说这是个好主意,难道以前没有人这样要求过么?不去管他了,反正我来一趟,总得玩玩过瘾才行。另外,以前每次都是上飞机,开动,飞行,回来,下飞机,回到学校,每个步骤都忙的不得了,实际上我还从来没有一个机会好好的观察一下这个飞机里里外外到底什么样子。今天既然看起来飞行的希望不大,那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熟悉熟悉座舱,更好的是,不管我玩多久,反正也不收钱。

拿了飞机钥匙,又转回到停机坪上,爬进座舱,关上门,掏出刚买的耳机插上,摆出一副假装要开动的样子,感觉就像小时候过家家。面前的仪表板,一个个部分认真的看过来,每个仪表,每个旋钮,不是像前几次那样,一边忙着做别的,一遍瞄一眼的看看。这次是认真仔细的一个个看过来,每一个旋钮都拧一拧,弄清楚是怎么工作的,什么功能。每个开关都搞清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功能。还有很多平常不会用到的操纵杆,比如备用静压选择(Alternative static source),还有燃油关断阀(Fuel shutoff valve)等等,都给它拉出来看看。那个Fuel shutoff valve就让我很意外,居然那个小东西要拉出10多厘米长才到底阿。我开始拉了拉,出来了大约2厘米就拉不动了,我以为已经到位了,结果又一用力,居然出来了那么多。ELT开关也找到了,还有座舱供热,座舱通风,仪表盘灯的亮度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平常用不到调的玩意。

看完仪表板,开始看无线电那一部分。虽然我知道每个都应该怎么操作,也看过说明书了,但是还从来没亲手拧过上面的旋钮。这次我一个人,哈哈,我拧他个够。一个个旋钮开关看过来,每个都动动它,因为有的是转的,有的是按的,有的是能按还能转的,有的是拔出来转的,各个还都有点不一样。都拧了一遍以后,还觉得不过瘾,因为radio没通电阿,我是摸黑拧的阿。干脆,我把radio打开弄弄,这样才算实操经验不是。开电倒是简单,Master on, Avonics on, 电就来了。但是心里忐忑不知道这飞机电瓶能支持多久,不要给飞机电瓶用没电了才好。飞机电瓶没电了恐怕是不能够把另一架飞机开过来搭个电,发动起来80码上天开几圈充电把?

满怀忐忑的打开了电源,该死的Radio居然通电的时候要尖叫一声,靠,我可是戴着耳机阿。。COM1设置上tower的频率,ground的频率, COM2设置上ATIS,摆弄摆弄各个旋钮,玩了五分钟十分钟,听了听ATC的通讯,不敢再玩了,赶紧关掉。真要没电了还真不好解释,但是我告诉人家我坐在飞机上听广播么?

仪表都熟悉好了,我开始按照我自己的流程熟悉checklist。我先按照我自己的操作流程,按照固定的空间顺序演练了几遍checklist,然后再拿来checklist一个个对照。我的目的是能把实际的checklist设置操作按照我自己的流程纯熟的记下来,这样以后操作起来就可以快速进行了,至于checklist上面的顺序,我也就不勉强记了。毕竟checklist要求也是你看着checklist一项项对才行阿。演练了几遍checklist, 然后又演练了几遍ATC的通讯,反正也没人听得到我说话,我自己自说自话,倒也悠然自得。

玩完着些,肚子也饿了,看看表,已经快要1点钟了,我10点种来到机场,已经3个小时了。看看天上的云层,有点散开了,可是还是基本遮满天空的。坐在座舱里这一个小时,周围前后左右,看到四五个其他的学生或是单独,或是和教练一起来飞行。我看着他们一个个做preflight inspection, 启动,然后扬长而去,而我却只能坐在座舱里过家家一样的装装样子,心里那是无比的悲凉阿。悲凉之外,有一点我有点意外的是,我看到的这四个学生,居然是两个都是女生。这里巾帼不让须眉的厉害阿。

既然肚子也饿了,云彩也不散开,我下午还有别的事要去做,我只好死了心了。锁好飞机回去找Charles,他告诉我的也是这么个消息,虽然天气在改善中。但是他下午2点还有另一个学生。他问我如果我一定想今天飞,可以等到下午,然后他找别人来带我。我想想算了,下周再说吧,反正我今天就当是地面演练了,更好的是,这个演练还是免费的。哈哈

于是,拎着我这新买来,刚开封,还没用过的耳机,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另:下午果不其然,天气变得非常好,天上居然一朵云都没有。气死我了。希望下周能是个好天气。让我完成我的climbing & descending吧。

关键词(Tags): #学开飞机(铁手)通宝推:铁手,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