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来所谓“庚子赔款”办学,是美国退回骗我们的钱。 -- foursea

共:💬293 🌺5014 🌵2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吵的人往往只是看到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是立体的

单纯的好、坏的标签是很难评价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影响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就说胡适吧,他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已经大到了无法简单的说好坏、大小和深浅了,即使太祖组织人批判他也没用。

别说整个学术界,就举胡适参与的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基会的编译局,这个编译局成立之初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中基会的大目标——推进中国科学教育而编撰中学、大学基础教科书的,当时中国的大学基本上使用外文的科学教材(从数学到理化生物都是),很多中学也是如此,国文的科学教材很少,质量也没保证,当然更不受重视。这就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的英文(少数上其他国家参建的大学的学生,则擅长其他外文,比如同济学生的德语)比起现在的水平还要高,不高也不行,啥也听不懂,没法毕业;另一方面,就从现在大学生学英语的困难就知道,民国时期的教育根本就没法大众化,上个高中都得精通英文。这一点,连中基会的外国董事都想到了,经常督促中方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是胡适接手编译局的工作以后呢,马上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方向,把重点放在了文史哲名著的翻译上了,很多人都对这种歪楼的做法,提出批评,但是胡适并为有所改变(他是编译局的委员长),结果该编译局成绩不佳,到抗战时被裁撤了。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当时掌管中基会及其他庚款的学术界人士,过于关注高等教育及高深文化的研究,忽视中等教育的普及,固然保证了本不充裕的经费的集中使用,但和当时中国需要的全民教育水平提高的需求严重脱节,他们的政策,即使是国民党政府,也不是完全认可的;TG掌政,力求短时间内推广全民教育,必须改变这种过于精英化的作风,虽然对这些人的批判,未免有不公正之处,在当时却是没办法的事情

拿编译局干的一件小事来说吧,也不算太小,胡适在1931年,组织闻一多、叶公超、梁实秋、徐志摩、陈西滢五人,准备翻译40卷的莎士比亚全集,计划是5-10年完成,有经费支持,这五人,可以说都是文坛一时之选,结果呢,只有梁实秋一人坚持下来,到抗战开始时,完成了8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八年间无法专心,只完成了一本。到1959年,梁实秋已经搬到台湾,度过南渡后刚开始的不安定阶段后,才以57岁高龄重新拾起这份艰巨的工作。此后,他自己规定每天译两千字,两月翻译一本,一年译成五六本。因为其它工作的干扰造成的中断或推延,他必定事后补上进度。

1967年8月,他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部37本戏剧的翻译。又花了一年,他译完莎氏三本诗集。至此,莎翁全集40卷,梁实秋37年时间全部译完。胡适在开始这个工程时,曾经许诺完成后大开庆功宴。但此时工程真正完工,胡适已于五年前去世了。

看起来,满感人的,(叫人有点叹息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太没耐性),可是不比不知道,朱生豪从1935年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至1944年32岁即不幸去世,共译莎士比亚悲剧、喜剧、杂剧与历史剧31部半,其间两次因为战乱,丢失已经译成的稿件和大量资料。而且朱生豪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至1944年终于贫病交加中去世,卧床不起时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这才是以生命投到一项事业中的人才!胡大哥,你太不会识才了吧。

通宝推:假设,迷途笨狼,联储主席,SleepingBeaut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