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荒城之月 -- 千人斩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荒城之月

荒城之月物语

听过「荒城之月」这首曲子吗?即使不知道歌词,相信有不少人会哼唱旋律吧?这是明治时代五年制中学音乐课本中的一首歌。谱曲者是泷廉太郎(TAKI RENTAROU),诗词作者是土井晚翠(DOI BANSUI)。

土井晚翠生于一八七一年,仙台人,本名是林吉。三年制高等学校毕业后,考进东京大学英文系,一八九七年毕业。一八九九年,诗集《天地有情》上梓,令他于一夜之间成为文坛著名人物。土井晚翠与岛崎藤村、国木田独步,是日本近代诗的开创者。

一九○○年,东京音乐学校,也正是现在的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系,为了编撰优良的《中学唱歌》,向当时的文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音乐家等征求诗作与乐谱。那时,土井晚翠已经是著名的诗人,他接受了三篇诗文委托。其中一篇题目正是〈荒城之月〉。晚翠看到题目,马上联想起福岛县会津若松的鹤城。

会津藩是德川将军一族,明治维新动乱时,与官军敌对,激战长达一个月,城池才陷落于官军掌中。当时会津藩所有武士家十五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们,自动组成「白虎队」,总计有三百四十三名,全体手持武士刀或是长矛,与官军的近代大炮对抗。城池陷落后,幸存的二十位小武士,在战火中逃出城门,据守在饭盛山中,最后全体切腹自杀身亡。只有一位被救回来,也因此,「白虎队」的存在才广为人知。

土井晚翠的〈荒城之月〉中译是

春高楼兮花之宴

交杯换盏欢笑声

千代松兮枝头月

昔日影像何处寻

秋阵营兮霜之色

晴空万里雁字影

铠甲刀山剑树闪

昔日光景何处寻

今夕荒城夜半月

月光依稀似往昔

无奈葛藤满城垣

孤寂清风鸣松枝

天地乾坤四时同

荣枯盛衰世之常

人生朝露明月映

呜呼荒城夜半月

(moro miya 译)

东京音乐学校在所有歌词都作成之后,全部公开于世,招募谱曲人。一人限三首曲子。泷廉太郎选了《荒城之月》、《箱根八里》、《丰太阁》,三首曲子都被录取了。

土井晚翠的诗文,与中国汉诗很接近,所以当欧美派样式的诗在诗坛兴起之后,便逐渐没落了。不过,全国各地有不少国中、高中、大学的校歌歌词,都是他的诗文。昭和时代,晚翠接连遭遇不幸,丧偶丧子,又于二次大战的空袭战火中烧毁掉三万册藏书,晚年可说是相当凄凉。一九五二年过世,享年八十二岁。着有诗集《天地有情》、《晓钟》,随笔《下雨天气候不好》,歌词〈荒城之月〉,译书有自希腊原文翻译成日文的《伊利亚特》、《奥德塞》。

日本文部省决定在二○○二年新年度,将〈荒城之月〉自国中、高中的音乐课本中删除掉,理由是「歌词太艰涩」。我也觉得土井晚翠的诗文很难解,可是,〈荒城之月〉的旋律可以说是日本歌谣代表作,改写歌词应该就可以,何必删除呢?官厅的作法就是这样,死脑筋。目前已经有民间团体挺身捍卫此事,结果如何?还是要等两年后才见分晓。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运动,就是倡议「以〈荒城之月〉替代国歌〈君之代〉」--嗯,这个好!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到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