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龙狮之舞——唐蕃英雄记【壹】 -- 京华烟云AMIP
4、“皆哀其枉”——姓氏古怪的常胜将军(中)
双方交战的地点是一个叫龙支的地方。与众说纷纭的大非川类似,关于龙支究竟在哪里,历来也有不同说法,一说在青海化隆南部,一说在青海乐都南部,一说在青海西宁东南,不管是哪个,考虑到唐蕃双方的兵种特点,此地肯定也是利于大队骑兵纵横驰骋的大平原或大草原。另外,有史料说此战竟然还是发生在大非川,因此称其为第二次大非川之战,姑且存疑。
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战争爆发时,黑齿常之四十八岁,作为一位冲锋陷阵的将军来说,其实已经不算年轻。按,关于常之的生年,史书上并无记载,但他那篇墓志铭中说其“春秋六十”即享年六十岁,而常之死于何年则史书记载明确,因此可以推断出他生于公元630年也就是唐贞观四年。
此战中,吐蕃主帅钦陵再次表现了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与胆识过人的判断力,唐军将领们可能没想到,钦陵竟然敢依样画葫芦,又一次采用了与大非川之战相同的诱敌深入策略。
盛夏的七月,花开草长,氧气充足,气候十分适合来自五湖四海水土不服的唐军出阵。于是,唐军副帅兼总参谋长、初唐有名的大孝子刘审礼为激励士气,亲自担任前锋出击。他们进展得十分顺利,唐军头一天就接连取得两场胜利,收获极多,吐蕃且败且退。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刘审礼遂率领先锋部队深入追击,一直追赶到濠所(具体地点不详,应该离青海湖不远,也有人认为它并非地名,而是唐军临时构建的壕沟工事)才停下来休整,此时他们与主帅李敬玄率领的唐军后续部队已经拉开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就在唐军人困马乏的时候,突然间伏兵四起,原来钦陵的吐蕃军团早已经在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猎物来投。大非川的厄运似乎再一次降临到孤军深入的唐军身上,粮草不继的他们被敌人团团包围,在吐蕃铁骑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逐渐走向崩溃……
但与薛仁贵那支远征军不同的是,刘审礼军此时并没有完全绝望,主帅李敬玄的大军仍在后方待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如果他们能及时赶到,两支队伍内外夹击,吐蕃军团孤掌难鸣,唐军有很大的可能破围,甚至还有机会反败为胜。于是,几次率部突围无果之后,刘审礼一边稳固阵脚固守,一边派人杀出重围,火速向后方求援。
但直到最终战死的那一刻,他们眼巴巴期待的援军仍然连一个影子都没有。唐军前任统帅刘仁轨对现任统帅李敬玄的判断相当准确,做为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闻过血腥味儿的老书生,李宰相果然没有丝毫胆量与声势浩大的敌人叫板,也不知道对面的少量敌军其实只是虚张声势,其主力正在遥远的壕所与刘审礼殊死搏斗。
史载,李宰相接到求援后没有任何进军的表示,反而“怯懦畏战,按兵不救”,尤其是其“聚众自保”的鸵鸟政策,导致大家不得不围绕在他李宰相周围当起了人肉盾牌,造成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前往支援他们在遥远前方血战的同袍。
苦苦支撑了一个多月之后,在寒风开始扫荡青藏高原的九月,刘审礼指挥的先锋部队终于在绝望中全军覆没。关于刘审礼最后的结局,有当场战死和被俘后病死于吐蕃两种说法,后一种说法可能性更大一些。
刘审礼的家族一向以孝道著称于世,许多事迹保存在唐史中流传至今,此战过后,刘审礼的几个儿子听说父亲没于吐蕃后,争先向皇帝上书要求派自己前往吐蕃,愿以已身赎回父亲,最后一个叫刘易从的儿子争得了这个凶险的名额,但等到他赶到,父亲早已经病死异乡。史载“易从号哭,昼夜不止,毁瘠过礼”,吐蕃人显然非常可怜这位千里寻父的孝子,而且既然人已经死了,何不妨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吐蕃哀其志行,还其父尸柩,易从徒跣万里,扶护归彭城,为朝野之所嗟赏。”
如果说刘易从的孝子赎尸故事是一幕无可奈何的悲剧,那么全军覆没的唐军先锋部队中还有一名高级军官(副总管)被俘,他死里逃生的过程则是一出相当雷人的喜剧,吐蕃人后来肯定追悔不及,因为这个名叫王孝杰的军人日后设法回到了唐朝,他和他的儿子,这对父子英雄在辉煌的盛唐成为了对抗吐蕃的帝国柱石。具体等后面再详说吧。
在遥远的另一边,得知自己的副手终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吓破了胆的李敬玄下令全军火速撤退。在吐蕃军团的疯狂追击下,李宰相率领沿途损失惨重的唐军一路狂奔,“狼狈却走”到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才停下脚步。
史载唐军在这里“阻泥沟而计无所出”,但这究竟是指他们利用泥沟来构建工事阻挡敌人,还是他们被泥沟所阻挡因而无法进一步逃跑,历来说法不一,赞同后者的更多一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唐军残部的处境将无比凶险,随时可能再一次发生崩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年近五十的老将黑齿常之挺身而出,他策划了一次相当大胆的军事行动,从而使己方部队于绝境中死里逃生。
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五百名唐军敢死队员在黑齿常之的亲自率领下,突然出现在建立在高岗之上的吐蕃大营旁,他们随即展开了烈火疾风般的拼死攻击。以为唐军已成瓮中之鳖因而毫无准备的吐蕃部队大乱,被骚动惊醒的军人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史载“贼遂溃乱,自相蹂践,死者三百余人”——在军事术语上,对这种因高度紧张而造成的军营骚乱有个专门的名词:“夜惊”。
尽管实际损失并不是很大,但这支吐蕃军队的指挥官,一名汉文史书称其名为“跋地设”的吐蕃将军,在一片混乱中无从判断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这个怕死的家伙竟然抛弃军队自己连夜逃跑了,等吐蕃军官们终于清醒过来整顿起部队,却发现已方突然之间已经群龙无首。主将莫名其妙地失踪,没有人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各将领都是一头雾水,最后不得不纷纷率部撤军而去,包围圈之内的唐军残部就这样奇迹般得以生还。
由于黑齿常之和敢死队员们奋不顾身的玩命突袭,本已输得一丝不挂的大唐意外获得了一块遮羞布,稍稍挽回些许脸面的大唐皇帝对这位少数民族将领自然感激不尽。大唐在这场战争中唯一的英雄黑齿常之获得了朝廷大量赏赐,并从此进入了从三品以上帝国最高级将领的行列,史载“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
本次大败的祸首李敬玄宰相从此失去了其皇帝学生的信任,他派往朝廷奏报战败过程的使者,甚至被皇帝愤怒地扫地出门,“怒不见之”。与薛仁贵的情况类似,尽管仍念及旧情的皇帝对这位曾经的老师手下留情,并没有处死他的意思,但朝廷无疑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战后,李敬玄被贬为衡州刺史,即由国家总理降至地市级,他此后再也没有得到朝廷重用,直至四年后的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病死于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
作为一名胆小如鼠的败军之将,李敬玄无疑为后世所不耻和唾弃。但另一面的李敬玄,却是一位兢兢业业、著作等身的卓越学者,史载他“撰《礼论》六十卷、《正论》三卷、文集三十卷”,《全唐诗》中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两首诗,而王勃、杨炯等“初唐四杰”也是在他的大力推崇下才闻名于世。
身兼无能的将领和博学的大儒,对于这个可怜而懦弱的老人,我们只有一声叹息……
而这场大败事实上的祸首刘仁轨却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在次年升任太子太傅,高宗死后,他又与大权独揽的武太后合作得相当融洽,甚至不惜以宰相之尊参与告密致人于死地,被相当欣赏他的太后进封为公爵。
大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帝国公爵刘仁轨以八十五岁高龄病逝,死后备极哀荣,武则天为表示哀悼特意停朝三日,文武百官络绎不绝前往吊唁,他遗留的那副皮囊也得到了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陪葬于先帝的乾陵墓地。
不得不说,在战场和政坛都百战成精的刘仁轨确实料事如神,他完美地实现了自己对政敌的最可怕报复,也完美地证明了自己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相比他的这一切收获,大唐付出的代价却是十几万官兵的鲜血和生命。与场上输得一塌糊涂的李敬玄相比,幕后那位看似无辜的刘仁轨的罪恶甚至更大,前者本来就不具备能力而且努力推辞过,而后者却是居心叵测故意陷对手于不义。
我们无法理解,当年那个大破倭寇的抗日英雄,平定百济的卓越统帅,以及黑齿常之的伯乐知己,怎么变成了这样一个人?
历史的眼睛是雪亮的。尽管刘仁轨官至极品、寿比龟蛇,但《旧唐书.刘仁轨列传》对他的道德水准却提出了强烈质疑:“刘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贻国之耻,忠恕之道,岂其然乎?”
五年之后的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军本次失败的最大责任人,战争准备过程中优柔寡断、朝令夕改的高宗皇帝在帝国的东都洛阳驾崩,强悍的武皇后随即升级为更为强悍的武太后。
一个女主当政的崭新时代开始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2 层
🙂RE:每次看大非川都狠郁闷 3 京华烟云AMIP 字702 2011-09-28 20:21:30
🙂如果打败了都要掉脑袋,估计也没人去冒险争胜了 1 算法man 字71 2011-10-12 13:00:55
🙂《二、无可奈何的初唐》之《3、姓氏古怪的常胜将军(上)》 49 京华烟云AMIP 字5986 2011-09-26 02:22:43
🙂《二、无可奈何的初唐》之《4、姓氏古怪的常胜将军(中)》
🙂《二、无可奈何的初唐》之《5、姓氏古怪的常胜将军(下)》 40 京华烟云AMIP 字9337 2011-09-27 20:14:36
🙂我觉得娄世德不是厚道地过分诶 连续杀人 字236 2012-05-08 21:56:29
🙂《二、无可奈何的初唐》之《6、无以为家的钦陵(上)》 46 京华烟云AMIP 字6589 2011-10-08 01:12:01
🙂《二、无可奈何的初唐》之《7、无以为家的钦陵(中)》 47 京华烟云AMIP 字11807 2011-10-10 04: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