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忙总新作:毛主席会怎么干 -- 月树

共:💬536 🌺4760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几篇甚好

本想等彻底看完再发表意见,不过已经等不及了,呵呵。

抽象的说,儒家的网状架构,在我的理解就是蚕茧,看似漫不经心,一扯就断的细线,最后形成的却是坚韧的外壳,还透光透气。只是朱熹之后有点变味,到明清和基督教类同。

总体上,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重点在于“有效”(work),而西方文明相对更重视“完美”(程序正义)。在法学角度,中国的法系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政治大环境下的博弈,很难孤立对待。比如说,中国人很讲究“法不外乎人情”,当舆情所体现的“道德”与法律有冲突时,则多数情况下,判决都会向道德倾斜,至少也要作出一定的补偿。可是这种人治参与下的法律被加塞了太多后门,当法律成为权贵的玩物后,统治者就会适时引入“清官”,加大法律话语权,由于此时必然受害者众,容易找到共同诉求,老百姓被压抑的怨气就会转化为清官的力量。杀鸡骇猴的效果一出,整个社会为之一清,再次开始又一轮人治法制的轮回。

从这个角度考虑,中国履行程序正义的时效很短,基本就靠一些“青天大老爷”的带动。相比之下,西方人就显得更象是商鞅的好学生,程序正义奏效的时间远高于东方。但是要注意的是,西方人因为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得很晚,“里通外国”不算太大个事,因此才可以屡屡弃国家利益而保法律的超卓地位。对西方人来说,法律、宗教、资本,都是可以凌驾于王权、政权之上的势力,自然可以独立完成很多“正义”之举。说个假如,假如当初香港廉政公署的人事权和财权交给香港本地打理,他还能否达到有效的反腐效果呢?

儒家在今天社会遇到的障碍,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

其一,毛公打掉了儒家保护伞孔子,打散了儒家整个现实架构,加上教育也都被清零重启过,今天的人仅仅靠作为“课外读物”的二十四史等传统文献,很难从各种零星思想中重新组织有效的儒家思维。今天论坛里真正懂儒家的寥寥无几,一提儒家即骂的如此多,可见一斑。

其二,美国已经部分“窃取”了儒家的内核,美国社会的百花齐放,固然有各种物质因素,但是关键因素就在于新教背景下的各种思想信仰都能共存,这使得大量人才转而思索美国社会的存续问题,自然也就忽视了刚刚恢复“元神”态,还异常脆弱的儒家。

思想文化领域,向来就是智力争夺,也就是人才的争夺。美国文化毕竟带有西方的烙印,能否在物质生活衰退后,依然延续其移民国度多文化属性(欧洲已经基本要放弃了),将是未来社会一个关键的节点。作为中国人,即便是对本土文化那种天然的好感,也该未雨绸缪,好好思索一下中华文化未来的存续问题。

基督,伊斯兰,马列主义,资本这些带有鲜明西方文化特征的思想体系,作为旁支和可能的融入对象,研究一下无可厚非,但真的一辈子就为之奋斗的话,那么中国等于不战而降,大家都准备好继续削尖脑袋准备移民美利坚就行。

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并没有本质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和“集体人”,这个倒可以写上一大篇幅,不过这里暂时不展开了。葡萄兄忧虑来忧虑去的,个人理解,大致就在于“集体人”的稳态结构上,如果集体人老是分散瓦解变回传统意义的“人”,那么工业社会的确就很容易生病,也无法在今天强盗环视的情况下保留球籍。不过这个问题应该不算大,儒家也有解决方案,只是还需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来表述。

通宝推:范进中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