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 寒门学子都去了哪》偷换概念的文 -- 大匠

共:💬176 🌺792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寒门知是谁

楼主分析文章的角度很有道理,原文采样标准混乱,对比数据随意性太强。秉持楼主的严谨这里只讨论一点:什么是寒门。

原文中至少提到了这几个概念:寒门学子(少年),农村生源(农村籍学生),出生底层(含城市工人阶级子女,对应中产阶层,公务员,官员子女,就这个分类也够混乱的)。这些分类标准不同涵盖人群虽有交集,但肯定不一致。这一点楼主批驳得一针见血,事关愈是重大的民生课题越发应该有严谨的态度不能任意裁剪数据和模糊数据分类,主题先行政治正确要不得。

大家都承认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那我们心目中认定的最不合理的受众到底是哪部分,我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的。经济状况?社会政治地位?具体些城乡还是职业?

我个人意见:寒门更偏重社会政治地位指无权无势的人群,农村者众多,城里人也有大量寒门,经济状况未必差,比如教师世家,如果不屑于经营,那也不可能占据什么额外资源的;社会底层人士与寒门有交集,但更多指向经济上的相对贫困,还有一点隐含着缺乏上升机会,个人家庭主观因素是一方面,客观社会条件不再提供也构成原因,后者我们当然要关心;农村生源,这个问题大家展开比较充分,有指出社会结构变化导致比例下降的,也有说由来己久,也有指外出打工导致的。

我只提出一种情况,农民工是个什么分类,仅指城乡身份,还是指职业既不固定且职业门槛低容易被淘汰的低收入农民务工人群?农民工群体也有个上下差别,而且社会变化趋势正在向这个群体的上层逐渐开放,他们如果属于社会底层,这个底层就大了。

就我所知,一个没有文凭的农民工至少有以下活法:依靠小家庭的力量力保一位在城市大学上夜大或电大,补上一张文凭,肯定不如本科考上的那么有效,但会大大改善他的求职能力,进而成为公司或工厂的低层职员,跳出做推销或销售这类不太固定的职业。另一种也是常见的,很多人也提到的,进军事院校或专业技校,还有成本更低的直接当兵,当个技术兵让部队免费技能培训,部队对司机的培训肯定比我们这帮城市人五六千元考出来的马路杀手严格,一般技术好作风正的部队司机很受地方公司欢迎。别小看了这份一技之长,哪个行当里只要做得好都不愁的,如果单位依法纳税交金,按上海政策,只要有临时居住证,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不用交借读费,只剩下最后一道关回原籍考大学。上海刚出台的落户政策,依法纳税交金满7年即可申请户口,从原先只重学历职称放低到很多技术岗位,比如护士,电焊工,电工之类。象上海振华港机这类国企拥有7000多名电焊工,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公司统一提供带家属的宿舍。这些工作稳定,收入中下,基本教育和医疗有一定保障,且有望稳定地定居于城市的农民工,即使他们一辈子都只从事电焊工职业,无望上升成工程师,您认为他们属于社会底层人群吗,要是的话那也是个社会大底。有些在城市打工的司机,在积累了一定客户信息后,直接贷款买集卡在珠三角长三角或北京东北之间跑物流,辛苦得很但钱肯定超过上海人均工资水准保不齐还翻倍,不是非得在你们大城市一棵树上吊死,除了北上广之外,中国很多三线城市农转非成本很低的,现在很多有眼光的,家乡离城市不远的还不愿放弃农村户口,爷在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干着,家里的房和地等你请我上楼坐等农转非。关键还在社会发展提供的空间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还是固定没变化了,我觉得中等向上固化性加强,但底层变化仍然很大,尤其城镇化之于农民的机会还是开放大于关闭(我还没提如果城市人口失去工作,丧失劳动力,卖了房子用光积蓄,那才叫翻不过身来的赤贫呢,农民工好歹家乡有地有宅基地的退路呢)

农民工中那些从事自雇职业或替代性极强的职业,收入又低,且无法凭借这份职业和收入逐渐积累财富从而提升生活的边缘人群,属于真正的社会底层了。

关于寒门,历来就有。曾留意过中国80年之前的那几批院士,因为有人提民国教育水准有多高,有人提到了民国教育的精英化倾向与低比例高等教育和好家世的关系,所以特别注意了一下,不能说全面吧,但至少有几个特点是成立的。

首先一定要提及中国的两大特有传统:较为广泛受众的平民教育的悠久传统,重视寒门与高层之间流通畅通的传统。

中国高门多指权贵,不含近现代出现的工商人士、专业领域管理人士(如律师银行行长)与科技精英人群(教授)这批人的上层,所以这个高门群体是非常狭窄的。这么个寒门定义肯定与我们的观感是不吻合的,虽然我们本能地排斥富人在这个群体内,不过要从富而不贵论,用钱而非权力多占资源上说,人家要自称寒门也是可以的。所以中国这个阶层分层标准是需要好好定义的。

因为前两大传统,在中国的高门之下,形成中国以教育和抱负分类的一个群体:士子或称读书人群体。他们肯定具备一定读书的物质条件,但更多的这个群体是以意识而非经济状况来分的。这种重教传统会影响到职业和财富观,而且形成家族行为代代相传。

中国清末以降,把上大学留过洋成了院士的分个类,至少有这几种:

1。高门—权贵之子,这个反而较少,因为有个成为院士的限制。这儿少了只有两个去处多了,当官或不成器。

2。书香门第加社会地位:比如大学院长,专业管理人员法院院长之类,这个比例不小,家境好,家教也好,父母又多走此途立业成材,因此孩子中纨绔子弟少,成器的多,他们的成功肯定受到了家庭良好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助力。

3。书香门第加一定社会经济地位:比如教授,中小商人,中高级职员阶层,这个比例最多。家庭意识再加经济条件允许,这批人中选择就业出路不怎么好但要求更高的基础学科的多,比如物理学,象邓稼先就是这种了,父为教授,自小生活在校园内上大学留洋按部就班几乎没悬念。

4。中等偏下人群,比例也不算少,除了家庭意识外,另一个要素重要性上升,孩子的天赋和渴望。因为家庭经济只够支撑小学至多中学,多数因着孩子读书优秀而不忍放弃或是孩子自己不懈地努力,依靠奖学金助学金或勤工俭学完成大学直至自费留学。在这个群体里,有中小学教师,小商人,牧师,丧父的家庭但有家族成员或成才兄长帮助,农村的耕读世家,行医郎中,小镇商人。比如光学家龚祖同,小学教员的家庭,非常发奋考上清华后,靠的是母亲抵地借来的钱完成学业。

5。贫因人群:这个人群比例不多,家庭意识上升到很重要位置,因为小学特别是中学阶段尤其仰仗父母培养,而另一个压倒性的要素就属孩子的自觉意识了。气象学家高由禧,家贫常吃野菜,其父立志培养一名秀才改换门庭,四个孩子选中了他培养至中学,丧父后当中学教员攒下积蓄再上大学。材料学家周惠久农家出身且早年丧父由母亲做针线(外祖父为铁匠)供至高中,大学期间依赖兄长做教师的薪水,后靠自己勤工俭学。这里最差的就属家中既贫困但又无意再支持孩子念中学的,在这么多院士里就只有一位,想不起名姓了,他靠父亲出钱读完小学,中学校长爱才给予奖学金继续其学业,父亲此时一心要孩子回家当劳动力,他的同学要齐心帮他东躲西藏逃过父亲的追捕,后父用母病危骗他回家,还想用成亲来困住他,半年后逃出家门,可学校的奖学金失去了,他在小学当教员攒钱再回中学读至毕业。中学校长写推荐信给北大某系教授,他靠着同学们资助的一点钱,由福建坐船去北平参加入学考,一领草席天天睡在甲板上,可人到考期过,好在拿到推荐信的教授又接过爱才的重担,介绍他去皮革厂打工度日,坚持到下一轮招考时间到来。这种人不成才真没了天理了。

家庭状况影响最大的是学科:家境好受限制少,竞争热门的有能力,学冷门的有实力,左右都好办;而家境差些的多报考农科,地质科,师范学院等国家有补贴的专业。但对于成功成才与地位财富的关系认识比较清楚的,也就是职业与谋生,立志与抱负的认识比较正常的,中国读书人的家教与家世传统上影响更大。

所以回过头来看南方的这篇原文和大家的讨论,觉得大家没注意一点:教育自身的规律与教育在全社会中的功能。

若从教育自身规律讲,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堪称原生态,让能上学的进学堂,让特别渴望且有能力的上学堂,前者摆脱了功利,合则留不合则去(民国大学入学率极低毕业率也低,清华1925年至1937年物理系毕业生不超过50名),后者则符合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最高原则,从万绿丛中取一点红,尽管这个淘汰率对于一个渴望工业化现代化的民族来讲有点承受不起。杨东平推崇大学自主招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没错的,让好学生进好学校,让热爱的学生继续深造占据好资源,成才率会高些。在占据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方面,高等教育承接的是前几个段学生培养的果实,不该过多承担果实培养期间的社会因素的责任了,从客观上讲,中国传统的读书人阶层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阶层,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也不能说就绝对不公平。父母要是实业巨头,子女就是自主创业那也不可能与我等财富白丁一个心态不是。读书人也就剩这点传统积累在受教育这块多吃多占点了,不要多吃多占还不成器,而是能发奋为国为民,好好做人的,这点结果的不公平还是社会常态值以内吧。

但看完以上介绍的肯定有个感觉,今天的教育状态还是与民国时期大不相同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做得好,因为有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序是现在不具备的,那就是庚款留学给中国人数极少的大学毕业生铺平了去英美名校留学的直通道,没有最后这一步,它的成果绝不会这么夺目。而现在呢,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完成国家自生需要的任务,数量和质量上合适的专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才,管理干部等等,国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除了有官方意志之外,还有社会的客观限制,大学生紧缺,电大夜校函授一齐上,大扩招后相对于这个阶段国家现实的就业结构,大学生找不着工作了,这只说明这个阶段提供不了仅适用于大学生的岗位了。一靠发展,二靠社会自我调节,因此农村籍学生大量报考中专技校,甚至军事院校,不能说这只反应社会不公,而丝毫不含有社会人的理性选择的成份。由于初等教育免费了(做得还不够,还不好),接不接受教育成强制义务了,所以个人意愿被忽略了,我求知有无快乐呢,愿不愿为求个好职,成有创造力的科研人员,成为有社会地位的人而读书呢?培养到初中,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思考了。在减少的所谓寒门了弟中,是不是得分分有多少是不想上的又有多少是渴望却实现不了的,着力点应该在后者,在应届前提供机会及时,成人后再提供路径解决,都不晚啊。

至于说到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个责任就大了。国家如今承接起了初等教育的责任,所以原先在识字阶段就体现出的不公平后移到中学了,如果国家发展了,免费到高中,这教育资源仍然要出现好坏分野的,这世界上还没哪个国家把高等教育办成制式教育,没个名校和社区学院之分的。现在原文把接受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求职资格划等号,把职业又与人生成功划等号,这条直线简单了些。

只有分清到底哪部分是渴望却不能上学的,找到最需要的群体,才能定位他们到底承受了哪些社会不公平因素,才好用力用心,而且这是个社会系统工程,一口锅都背教育体系身上太沉了些。

通宝推:天天天向上,duanjian,洗心,Alarm,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