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述】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华东战区的战略指导 -- 思想的行者

共:💬113 🌺159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七月分兵

关于七月分兵失败的原因,其实最好总结就是粟裕那封没发出去的电报。

这份电报甲一条就指出了自己过于乐观,对于敌军的行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并因此导致错误的部署。误判敌军会相继撤退,八军不敢进攻,开始把部署的重点放在截断敌之退路。错判五军和欧集团西移是对付刘邓,而实际还是对付华野。错误的认为敌人的重点进攻被打破,实际上敌人只是做了局部修改。

甲二,三,四条实际上是承认自己在兵力部署上轻敌,所谓“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我的感觉是,在华野做出3路部署之后,任何一路想一次歼敌一个整编师,都基本不可能。即使没有暴雨,即使没有预设的大量子母堡,仅凭野战工事也不过是交换比好看一些罢了。华野之前的鲁南和莱芜太过特殊,敌人均有重大失误,而孟良崮之后,华野比较熟悉的敌人对野战防御方面都很有心得,想吃掉一个中等以上的整编师,至少要3个强纵4天以上的时间。

加上两个月无战绩,急于求战,目标过高。过去9个纵队集中使用,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加援军一部或大部。这次手里只有2个强纵,2个不满员的弱纵,仍作歼敌一个师的打算。

甲五,六条承认了在战术方面轻敌。对敌人土工作业只迅速认识不足“仅四小时,每班即完成一个地堡。在我围攻之下,敌更日夜加修,其工作速度实为我军不能计及。于是仍采速决战法,只未能奏效。”“过去敌人不敢增援。。。较前大为积极,其增援队攻击甚猛,而我军之重心又置于攻坚方面,故南临两役均因援队逼近而撤回”

这份电报所承担的主观责任比大多数网友所说的大的多,而且是真实的原因。奇怪的是这封电报陈谭均不同意,认为仅仅是军事部署和战术指挥上的问题。高层无法达成共识,粟裕只好发了封短电,自请处分。

相反本帖很多指责并不切实。

南临两战,损失很大,但参加的四个纵队建制完整,重武器损失不大,且因在内线,伤员安置,人员补充较为方便,伤员伤愈后归队即是老兵,谈不上伤了元气。此后胶东保卫战虽然同样打了很多消耗战,内线各纵却是越战越强。虽然有许世友善于带兵练兵的因素,内线作战亦是原因之一。

还有人说华野的风格是“胜可以大胜,败也可以很难看”,但是凭我的记忆,一野,四野都有败后崩盘事迹,但是除了金门那种极端地形之外,三野没有,叶陶一路那么狼狈,一个师缩成一个大团,都没有混乱,甚至做诱饵的部队都成功突围了。

至于对比羊山集和南麻,并因此脑补出华野高层没有到前线了解情况就更荒唐了。就算不考虑敌人的素质差距,南麻打了几天,羊山集打了几天。刘伯承是了几天之后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并指出之后,又用了几天解决战斗的?何况这种指责根本就不是事实,南麻战役阵中日记多次记载粟裕到观察所,粟传有更详细的说明。对付这种密集阵地防御,如果重武器方面没有压倒性优势,想要迅速解决战斗,就只能承受巨大牺牲。或者牺牲速度,稳扎稳打搞土工作业。当然并不是说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可以提高速度,减少牺牲,而是说这种提高和减少,都比较有限,不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最后一点,粟裕在回忆录中没有把仓促分兵做为失败的理由,相反他说的是分兵虽然仓促,但是必须进行。仓促确实增加了难度,却绝对不能把这个说成失败的原因,粟裕也从来没有把这个列作失败的原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