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述】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华东战区的战略指导 -- 思想的行者

共:💬113 🌺159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简述】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华东战区的战略指导

在中共四大野战军中,我比较熟悉的是华东野战军军史,毕竟华东战场也是解放军打得最好的战场

我还是根据个人的记忆,稍微理一下我所理解的毛泽东对华东战场的战略指导的问题,毕竟在华东,粟裕所起的作用太明显了,似乎遮盖了其他所有的人,那么毛泽东的贡献呢

1,华东初战,毛泽东与陈毅粟裕电文往来,确立内线作战原则

毛泽东是一个高度重视主动权主导权的人,所以当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从掌握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很容易理解毛泽东要求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外线出击的要求,因为进攻相对于防御是一种更具有主动性的行为

与粟裕将军相比,毛泽东毕竟没有那么多的直接的军事指挥的经验,所以,当粟裕把内线作战的诸多优势告知毛泽东以后,毛泽东就支持了粟裕的看法

实际上,在毛泽东指导中央苏区的三次反围剿的时候,也主要是在内线歼敌的,即利用了根据地良好的民众条件(特别是在封锁我军消息方面)

(2)两淮失守,山野华野合并,毛泽东促进山野华野两个野战军的联合并且确立了指挥机构

毛泽东要求几位领导人陈毅粟裕饶漱石邓子恢们要经常在一起,确定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给华野确立了领导核心

在此前,粟裕将军想要主动放弃海安,需要向邓子恢张鼎臣他们报告,不得不骑车赶了很大一段路,再召集会议

毛泽东要求几位领导人在一起还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的

此后,当面临敌军四面围攻的时候,陈毅曾经设想过山野华野分家,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同意,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开始了大融合

3),确立以山东为主战场的战略

宿北战役对整编69师以歼灭性打击并重创整编11师以后,薛岳指挥国民党军继续前进,其鲁南部队是快速纵队和整编26师,拥有大量的(在当时装备条件下)坦克,试图切断山东和苏北苏中的联系,而在南线,第七军,第74师部队也向我军压迫,粟裕曾设想出击两淮,特别是打击占领涟水并且打击了我六纵的74师,但是由于74师与其他部队密集靠拢,没有战机,粟裕因此思考了毛泽东的电稿,领会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即占领鲁南以后,全局皆活,苏中即便是暂时丢掉也能够恢复的思想,确立了鲁南作战的决心,并且明了了鲁南作战的战略意义

由于毛泽东指明了鲁南作战的战略意义,因此粟裕们发现要稳定鲁南,需要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进行沉重打击,而不是打击弱敌,粟裕因此确定了打击敌快速纵队,26整编师,并且此后强攻枣庄(工矿多,工事坚固)的决心

鲁南战役华野实现了战役战略企图

3,决战孟良崮前夕的重要电报,提醒粟裕:保持最大兵力,保持耐心

国民党军兵败莱芜以后,吸取了教训,实施了部队密集靠拢的战法,我军以”耍龙灯“的战法不断寻找战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粟裕们决定分兵,以几个纵队朝鲁南出击

这个时候粟裕们接到了毛泽东的电报,要求粟裕保持最大兵力,保持耐心,总有歼敌良机

这是一个重要指导,从事后的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来看,如果没有毛泽东的保持最大兵力的指导的话,那么此后能够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吗?

---可以说没有机会,此后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军力应用已经达到了极限。

而性急跑得快跑到鲁南的王必成纵队则成了粟裕手中的一支奇兵,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奇妙

4,七月分兵的战略决策

在歼灭了74师,我刘邓大军6月30日强渡黄河,拉开了战略进攻序幕,这个时候毛泽东要求华野一分为二,实行外线出击

外线出击以后,华野西兵团在南麻临朐两个战役中都没有打好,是不是分兵的战略决策出了问题呢?

我认为不是

---daixu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