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易》与数位 -- 唵啊吽

共:💬7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把0等同于占位的概念。

楼主把0的概念等同于占位的概念是不完整的。

0的概念还有“无”。以及正负数分界的含义。只有证明这些含义在中国数学中都早于印度就出现了,才能证明现代意义上的0是中国人发明的。

另外补充些网上搜来的资料:外链出处

举个例子来说明,2002这个数字,用古罗马记数法表示成MMII,记数中没有空位,其中M表示1000,一个记数要通过加减运算来得到,非常不方便。而中国人记成“二千零二”,用“千”来标记第一个“二”,以示与个位数的二不同,空位用零。采用印度记数法,无须特别指明“千”的单位,它所处的位置,已经表明第一个2要比个位的2大1000倍。另外,空位中百位的“0”尽管与十位的“0”符号相同,但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前一个“0”要比后一个“0”大了10倍。印度人的数字表示法,非常简洁易记,也非常容易计算。

中国古代在记数中也是没有“0”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空位”的概念,例如八卦中用“—”和空位表示“有”和“无”,即1和0,用以记数1到64。在这一表示中,没有“0”的符号,也没有运算的关系。以后,古代中国人发明了一种“算筹记数法”,对此《孙子算经》中编有押韵的顺口溜:“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前两句说明数位在记数中的重要意义,后四句则指明了摆放算筹时的一般规则:个位数用纵式,十位数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万位用纵式,依此类推,交替使用纵横两式。遇到空位,算筹记法的解决方式是不放算筹,成为空档。但其巧妙之处在于因有纵横两种形式,记数时纵横相间,因此空档是易于辨认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淆。当然,在面对连续空位较多,或者末位有多个零的情况时,这种记数法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种记数方法,采用了“十进制”,用空位来代替“0”,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这种方法在进行运算时,很容易出错。

  在算筹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算盘”。算盘到底是谁发明的,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古希腊人从 Mesopotamia 进化出来的。古希腊人在泥板上画上直线,然后在直线的上面和下面放上小石块用来代表数字,跟现代的算盘有些相似。这样的泥版被考古学家在希腊找到,现放在雅典一间博物馆(Epigraphical Museum)里供世人参观。不过,中国人认为算盘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东汉末年,许月在《零记忆》中记载,他的老师刘鸿访问隐士天木先生时,天木先生解释了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采用的计算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这种算盘每位有五个可动的算珠,上面一颗相当于五,下面四颗每颗相当于1。这一记载要比欧洲各国要早。不过珠算发现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普及。大约到了宋、元时,珠算才逐渐流行起来。

  不论是古希腊的算盘还是中国的算盘,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盘面上没有“0”的位置,而取“空格”来代替0。算盘的概念要比古罗马数字前进了一大步,它不仅可以记数,而且方便运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