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一) -- 菉竹猗猗

共:💬14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如何阅读一本书(五)

ch14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小说\戏剧\抒情诗etc.)

1.阅读时不要做什么

a.强调不要这么做的原因:

论说性与文学性作品的差异表现在,论说性传达的是读者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而文学性传达的是一个借着阅

读分享的经验本身.

b.不要抗拒想像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c.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d.不要用真理标准来要求和批评小说

(总结:阅读想像文学,科幻啊,魔幻啊,不要去想它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而应该放松地融入它的情节之中,尽情体会作者营造的气氛和场景,享受它.电影也可以这么看.当然,也可以通过阅读/观影带来的体验从中学到东西.)

2.阅读想像文学的规则

1)架构性原则

a.先分类:小说\戏剧\故事诗\抒情诗etc.

b.简要说明书的大概剧情,特指作者在作品中架构表现的场景而非读者在心中重现后的景象

c.了解作品的结构:如起因发展高潮结果

2)诠释性原则

a.详细了解作品的主要要素(事件\背景\人物etc.)和重要细节.

b.将要素放在作品的具体场景里分析理解

c.将要素和作品场景结合分析(静态联系),推测情节的发展(动态联系)

(总结:融入作品后,熟识主要要素和主要细节,根据作者架构的具体场景,分析推测情节应该如何发展.这才是主动阅读啊.)

3)批评性规则

a.在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像的作品.

b.一个好读者不会质疑作者所创造出来,然后在他自己心中又重新再创造一遍的世界

c.在决定喜不喜欢一本作品之前,首先要能真正努力过并欣赏作者为自己创造的世界

d.不仅要表达出个人喜好,还要说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说明理由

ch15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1.阅读故事书

1)专注的快读.一个故事最好一口气读完.如果故事过长,最好在尽快读完,不然容易遗忘情节和内容

2)一开始即使不太清楚主要人物和细节,也不要焦虑.学会忍受未知

3)批评时注意区别两种作品类型:一种满足我们个人特殊潜意识需求的;另一种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求的

2.阅读史诗:专注的分析阅读

3.阅读戏剧

1)剧本并非完整的作品,完整作品只在舞台上出现

总结:读剧本时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当时的神态,动作,具体场景,在心中做一个演出

2)对于那些用韵文写的剧本,可通过带着感情大声的朗读来理解阅读

4.阅读悲剧

1)悲剧的精髓在于缺乏时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总结:恍然.何止剧本上的悲剧,人生中的悲剧不也是如此么?我们最需要的,不过是时间罢了.

2)读旁白用一般人的口气,读台词用大人物的口气

5.阅读抒情诗

1)不管懂不懂,一口气读完

2)第二遍,大声朗读出来

3)熟读后,会逐渐发现诗的重点\核心\关键字词,那就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我想起一句古话: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4)读诗不是非要了解作者及背景,所起作用是有限的.关键在于自己用心理解

ch16 如何阅读历史书

1.阅读历史书

1)统一对历史的看法:事实历史与记载历史并不一致.这里讨论的是记载历史(从这可以看出,在开始讨论某样事物时,首先指明定义,将该事物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再进行讨论.)

2)每本历史书都有其立场和观点,要全面了解某一史实,应该阅读不同角度的相关论述.

3)了解历史真相,但不要纠缠细节,重点是明白在历史事件中,人们如此行动的原因,以此为参考指导现在和未来相似的行为

4)阅读时要提出的问题

a.找出主题,明确作者提到了什么没有提到什么.

b.作者谈论的顺序:时间/事件发展/其他?

c.评论时,关注历史的逼真性

d.关系:参考历史,指导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行为

2.阅读传记与自传

1)定案本传记,学术性报告,资料翔实,可做为历史阅读

2)授权本传记,直接相关人写,作者预设角度,可做为官方传记的补充

3)一般传记,一般性阅读,满足人对他人生活的好奇

4)自传,一开始是在塑造作品,然后是被作品塑造

5)如果崇拜一个人,那他的传记将是你生活的指引

3.阅读当前事件:杂志/报纸/期刊

1)作者想要证明什么--主题

2)他想要说服谁--读者范围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指作者的观念或偏见,预设的假设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某些关键词所具有的特定涵义

5)他真的知道事实吗--也许他知道,但只报道其中一部分

6)警告:读者要擦亮眼睛,要搞清新闻背后的利益考量

4.阅读文摘:Time时代,newsweek新闻周刊,reader's digest

1)文摘是必须理解阅读的资讯,是资讯的浓缩,同时又掺杂了浓缩者的个人偏好,因而要分析理解

2)读文摘不如直接读原文

ch17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1.讨论范围:流行的科普类书籍

2.至少阅读科学经典名著

3.如何阅读科学经典名著

1)要解决的两个困难

a.如何理解科学的论述/论点/论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实验或体会

b.如何对待数学

①数学是一种语言

②语言的基础阅读:辨认特定的符号,并记住符号间的关系;

③数学表达精确,可避免语言表达模糊的情况

④数学是优美的,满足智力的一门学问,它对一个有真正范围限制的问题作了逻辑的解释

⑤对于科普书中的数学部分,读的懂就读,读不懂就略过,但是不要因此丢掉书的重点

(总结:数学是一门逻辑语言,基于一些假定,推论出一些结论,并证明这些结论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推论步骤成立,该逻辑便不存在问题.)

2)科普书的重点:比阅读普通书需要更多的主动性:确认主题,发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出主旨和论述,了解整本书后再进行评估或衡量意义.

(总结:课本上那些文章实在引不起小孩子的兴趣,无法让人去主动阅读.结果大多数人都无法在课堂上学会如何主动阅读,杯具啊)

ch18 如何阅读哲学书

1.用孩子的眼光找出问题,成熟而睿智的回答问题

(总结: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多么熟悉的句子,当年发现作文的诀窍时不也是这句话么.)

2.哲学分类:

1)关于存在与变化:理论或思辨型,关于存在:形上学;关于变化:自然哲学;关于认知:认识论/知识论

2)关于善恶好坏:实用或规范型 ,关于个人行为善恶:伦理学;关于社会,个人与群体行为问题:政治学

3.读1930年之前的哲学书,那是写给大众看的

4.学习哲学的方法就是思考.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比大众更深刻的思考简单的问题

5.哲学问题只能通过思考来解决,包括存在方式,如何变化,认知程度,伦理(人类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政治(社会该成为什么样的社会),通过科学式的实验和取样分析是行不通的!

(总结:原因:这些不属于科学范畴,不该采用科学的方式来观察分析.认真看了两三遍这一段,忽然有点明白那些所谓的对社会行为的调查统计了,完全就是在扯蛋.伦理和政治的问题,8是统计和取样分析可以说明解释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