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当时下乡的,很多都是有创业的

在他们回城之前,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改观。只是后来改开之后,他们回城了,农村的建设就停滞了,人类社会是这样啊,一旦停滞了,就是会出现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现实啊。

1969年,为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全国大中城市有大约一半的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当时我刚上中学,也随父母下放到南方一个半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农民热烈地迎接我们。

我家下放的那个地方门前有条“石龙河”,,农民骄傲地告诉我们,那是他们1958年以来修建的水渠,从大跃进到文革,大小水力电力工程解决了周围好几个县的农业灌溉,并使农村用上了电,我家去的那个公社是1968年用上电的,先是公社自己的小电厂,1971年用上西津电,这样才能发展出社队企业,在我们公社有三个糖厂,一个锰矿厂,和农机厂等等。学校从解放前没有一所小学,大跃进时办起初中,1968年文革时又有了高中(我本人就是从这个公社的中学毕业的),1972年还办起一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医疗方面,解放前根本没有医院,人民公社成立时办起卫生所,我家下放前,卫生所只有六个人。70年代初一下发展到四十人的医院。手术室,化验室,X光,门诊,病房样样具全,甚至还办起了小药厂,生产中成药,和种植当地的中草药。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农村卫生体系就是在那段时间建立起来的,赤脚医生经常到公社医院培训,农民看小病不用出村,看大病不用出公社。由于大量使用当地的中草药等原因,农民看病也非常便宜,由合作医疗记账付费,如果是花钱交多的大病,就由大队或公社统筹解决。这样才解决了广大农民看病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联合国向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推荐赤脚医生的原因。众所周知,连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医疗问题甚至成为西方政治中的一个死结。而毛主席使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亿万贫苦农民解决了医疗问题,这就难怪人民把毛主席看成是大救星。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人民公社,没有大跃进,没有毛主席领导人民的革命,这些成就根本就不可能。

在毛主席去世后,这些建设成就逐步不见了。还是这个地方,现在水力设施年久失修,别说社队企业,连我当年当工人的那个县最大工厂氮肥厂都没有了。我们那个公社的高中也被撤销,全县现在只剩下一个高中。县文工团和文化馆也没了。我们公社医院现在又只剩下几个人了,连X光机和手术等设备都早已卖掉,医院现在要靠承包鱼塘等维持工资。全县有33万农民现在还得靠70年代按装起来的有线广播喇叭来了解信息,全县四十万人只有六千户有电视,基本都集中在县城。这些年来唯一可见的建设成就就是县城盖了一些楼台馆所,但和普通的农民有什么关系?

我父母前两年曾回到那个他们当年下放的公社医院,看到这些情况后非常伤心。他们虽然都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大理解毛主席,常说他们文革时下放农村受苦了,但是,他们仍然觉得他们一生唯一做过一点事情的时候,就是文革中下放农村的那十年。在那个时代,象我父母这样的人,离开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环境,对他们说来也许确实是灾难,但对于亿万贫苦农民说来,那又是多么伟大的革命。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