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前后4部车 -- 肚子

共:💬32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我的前后4部车

不应该说是我的四部车,应该说是我们的4部车。因为每一辆都是我和NH一起买的。

我和NH都是70年代后期的,我们都不算是穷苦出生,但是至少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有一辆私家车,更不用说五年时间里前后四辆了。毕业差不多12年了,但是我们也实实在在的前后有了四辆车。

第一辆是在上海的时候买的,雪弗兰塞欧两厢。2006年夏天,我和NH在爸妈从深圳回来之前一个礼拜把车买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已经差不多决定一年后移民加拿大了,在当时不买车是个更理性的选择,我们是为了避免父母唠叨。价格很好,乱七八糟的费用加一起,还有一张杭州牌照,我们一共花了8万多些人民币。1.6升的发动机,手动档;知道也就开个一年,所以还是很抠门的,几乎没要任何的选装,大约贴了个膜,仅此而已。 去杭州上牌照是我自己开去的,老实说,还是挺紧张的,不过还好,也没什么一惊一乍的,很顺利的就回来了,虽然带队的师傅很不满意我们的速度,不过估计他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像我这样的二五眼新手,他带到杭州的多了去了。塞欧虽小,不过因为是两厢的关系,我们当时并不觉得小,后排空间还是不错的,后背箱也足够放下一个狗笼子。如果是三厢,狗笼子是没可能了。关于这辆车,NH说过的一句最经典的话是:买辆新车,你还不得带着遛遛!敢情是把车当狗狗了。这辆塞欧没怎么跑过长途。NH开去南京一趟,给南京的叔叔送一只小狗过去。剩下来的里程基本上都是在沪闵路上爬出来的,NH开车去徐家汇上班,10公里的路爬一个小时,每天停车10块;虽然做地铁会快些,不过在上海高峰时间做过地铁的同学不会不同意,开车是个相对舒服的选择。2007我和NH先后离开上海,到加拿大,车处理给表妹了。当时只有1万多公里。几年下来,我听说也有6万公里了。

第二辆车是2007年12月在卡尔加里买的。我和NH10月份搬到这个城市。NH10月份就开始上班了,我是12月初开始上班的。NH上班走走就可以了,我上班也就是轻轨就门到门了,所以也没急着买车。这第二辆车是一辆2002年的二手的福特福克斯,还是两厢。2.0的发动机,自动档。买的时候大约有6万5000公里。是从一家dealer手里买的。08年上半年上下班根本不用开车,这辆车就主要用来跑斑夫了(斑夫是离卡尔加里150公里的洛基山里的一个小镇)。我们周末睡到11点,然后开车奔山里成了周末的必备项目,大约12点左右能出城就不错了。路上经过一家TimHortons,买好咖啡和 donuts。现在想想,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会买了一辆便宜的二手车;其实我们也都工作了,工资不算高,可也不算低。 可能是因为刚刚开始移民生活,对一切都还不踏实了。或者说:我们知道挣多少,但不知道能剩多少。车子大毛病没有,小毛小病的不少。出过一次小事故,冰雪路面,一个90度转弯,我没控制好,干路边的雪堆里面去了。没留下什么后遗症,除了前后保险杆坏了一些。 三年用下来,后轮的轮胎轴承换了,花了300多加币;前轮的弹簧换了,我爸帮我弄的,材料花了差不多200加币。 我开着这辆车过了两个冬天,至少每次启动都没有问题,在加拿大这是一件好事。

之所以有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最近买了第四辆车,同时拥有3辆车实在是没必要,福克斯要卖掉了。心里有一点舍不得,也许他记录了我们俩的加拿大移民生活开始的那一段日子。 对新环境的兴奋,也对前途有些迷茫。

(2011-01-05中午,福克斯卖给了一对父女,两天后交车。女儿一个月前刚刚失去她的前一辆车,她很喜欢,真的是很喜欢这辆。蓝色,remote start,她说她从来没有一辆车有remote start。看着她那么兴奋的样子,我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也许我们无视福克斯的存在太久了。)

第三辆车是2009年4月买的,那时刚刚把房子买了,我们也知道NH怀孕了。 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生活已经安顿下来了,需要一辆“新”车。 我们买了一个顶级配置的大众途观。全景天窗,这是我们最喜欢的;2.0的发动机,带增压,开起来很有运动跑车的感觉;真皮座椅,电动,位置记忆,加热;6 碟CD;感应雨刮;自适应前大灯,就是很晃眼睛,还带转向那种。NH喜欢这辆车,她说这是她的车;我曾经考虑花差不多同样的钱买一辆二手的途锐,NH否决了:“我要一辆新车。”在这一档的车里,途观几乎是个不二选择,Rav4或者CRV提不起我们俩的兴趣。不过我们很快就发现买一辆紧凑型SUV是个错误,KK七月份出生以后,我们把安全座椅塞进Tiguan的后座,发现基本上已经没法再坐下两个大人了。虽然Tiguan比赛欧要大些,但是儿童安全座椅的尺寸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了KK以后,Tiguan就彻底的成了NH的车了,NH带着KK来来去去,一直到2010年7月NH开始回去工作。NH的父母在09年和我们一起住了5月月;我父母在2010下半年和我们一起住了半年。09年的时候还好一点,因为那时候的儿童座椅还要小一点;我们在2010年7 月给KK换了一个大些的儿童座椅,后排座就只能用“挤”来形容了。这直接催生了我们买下一辆车的计划。

于是我们开始看第四辆车,这个过程从2009年11月份就开始了,但是直到2011一月我们买了GMC Acadia结束。基本要求很清楚,我们需要一辆大车,可以舒舒服服的座4个大人,和一个儿童座椅。没有第三排位置的首先被排除了,第二排再宽敞也是有限,我们需要第三排座椅,而且是成人可以座的第三排座椅。这进一步的局限了我们的选择。Minivan,或者通用三兄弟(Buick Enclave, Chev Travers, GMC Acadia,这哥三儿都是一个平台,扣个不同的壳子。),人在加拿大,雪天雪地的,4驱也是有些帮助的,所以我们要把4驱变成必须的。这样我们就只有丰田塞纳,和通用三兄弟可以选了。在这个筛选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无限的接近买一辆本田,奥德赛或者Pilot,但是由于销售的一点点懈怠,导致我们没有买。塞纳我们喜欢她的外观,但是试驾的时候觉得发动机噪音特别大,而且,塞纳的拖拽能力只有3500磅,Travers和Acadia都是5200磅,如果我接下来还要拖个小trailer或者船的话,无疑我需要强大一点的拖拽能力。 今年一月份正好看到一份广告,2010年的Acadia,demo car,不知道国内怎么称呼这种车,反正销售的解释都是4S的老板开着玩的,一般配置都很好,里程也都不多。优惠幅度很大。我们就去看了一下,经过差不多一年漫长的筛选看车,我们已经有点厌倦了。这辆车是顶级配置,12000公里,开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和销售七搞八搞了几个小时,最后我们以一个不是很便宜的价格买了。车很大,5米1车长;车也很重,自重在2吨半左右;AWD,对冰雪路面还是有些帮助的。轮胎是20英寸的,直径基本上赶上NH的腿长了。两个礼拜开了差不多1500公里。感觉还不错。昨天晚上卡尔加里差不多下了20cm的雪,开着这辆大车有点还是很稳的。我希望这辆车可以支撑的时间长点,没什么大的意外的话,也跑个20万公里什么的。

福克斯今天晚上正式卖掉了,心里有一点舍不得。现在手里一部2009年的途观,跑了24000公里;一辆2010年的GMC Acadia,开了14000公里。两辆车都还很年轻,我们确不那么年轻了,回忆过去多过畅想未来了。我甚至开始注意我自己的生日了,这是原来从来没有过的事。 不过年龄就像里程,会一直增加下去,我要提醒我自己注意定期做保养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