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互联网小日记2011-1-26】电驴请走好 -- forsake

共:💬172 🌺10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011-2-7】报纸:在线还是不在线?

2011年2月6日,除了山姆大叔家喜闻乐见的美国春晚——超级碗橄榄球赛以外,另一条新闻也能引起一些关注:美国在线(AOL)将收购赫芬顿邮报 (Huffington Post)。当然,作为业界著名的冤大头,AOL的几次收购早已成为笑谈:比如在1998年,那个美元还算值钱的年代,以42亿收购Netscape浏览器,到现在几乎一文不值;又比如2008年收购一个名叫Bebo的社交网站,号称要击败Facebook——至于现在怎么样,就不用说了吧?原来花的8亿 5千万大洋自然也是打了水漂。

这么算来,收购Huffington Post只用了3亿,已经是相当便宜了?这要分跟谁比。3亿美金,在泡沫四溅的互联网界几乎不能算钱,但要放在新闻界,那可就是巨款:别忘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大名鼎鼎的新闻周刊,转手价格就是可怜的1美元而已。3亿和1,差别怎么会这么大?新闻周刊糟糕的财政状况固然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主要的不同,就在于新闻周刊仍是以纸媒为主,而这个Huffington Post,却是一个纯粹的在线新闻网站。听听,什么东西一旦“在线”了,立马身价百倍——这像不像又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便一个带稻康母(.com)的公司就能牛气冲天?

不好说。对有些行业,上不上网也许区别不大;但对新闻业来说,是否在线,确实可以说事关生死。不在线,肯定是死:根据美国报纸联盟的数据,2009年美国报纸发行总量为四千六百万份——比1945年的四千八百万份还要低,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退回到了解放前。发行量崩溃,广告收入还能好吗?2009年报纸线下的广告收入不到250亿美金,数字上是1985年的水平——但别忘了还有通胀率,1985年的一美金的实际购买力可是现在的两倍。如果考虑通胀的话,这个收入就只能退回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

报纸上了线,就一定能活过来么?在线广告的收入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2009年,美国报纸的在线广告收入是27亿,只有线下广告的九分之一——更丧气的是,在线广告收入上升势头也不明朗:09年比08年还下滑了12%。那么,不靠广告,靠订户?这在网上就更不靠谱。举个例子: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开始网上收费以后,原有的15万免费测试用户,立刻减少到了1.5万——整整十倍的差距。毕竟,这还是有勇气公布实际数字的报纸,其他人呢?恐怕只会更惨。

上不上网都是死,怎么办?还是得上。没办法,新闻天生就是属于互联网的:在这里,事件的发生和更新都是以时、分、秒来计算,那种一天一期的报纸上,刊登的恐怕早就是旧闻了。更何况,互联网还能让我们直接看到,来自现场的第一手信息,甚至可以和当事人直接交流:这种身临其境感,传统报纸又如何相比?

到这里,自然会有人发问:既然我们自己拿到的新闻更快、更直接,那还要报纸做什么?答案是:我们也许不需要传统报纸,但我们仍然需要靠谱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互联网时代,永恒的问题并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的过量以及真实性。一个理想的新闻模式,应该具备实时的更新,当事人的直接信息,也要有记者对真伪的查证,编辑对信息的组织和筛选,以及——像我这篇文章一样,事后诸葛亮摇头晃脑的分析。评论员或分析家们暂且不论,记者和编辑——尤其是兼具专业和职业道德的记者和编辑,可不是人人都能干,一抓一大把的。当然,比起传统报纸来说,记者的任务不在于发掘第一手新闻,而是对事件进行核实,以及深度报道;编辑们则要具备从海量信息里挖掘真金的能力。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总要有一些机构把这类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同时给他们发钱。至于机构名字叫不叫报纸,已经无所谓了。

当然,不管怎样,整个新闻界的大饼在缩小。所以,传统报纸的前景也很清楚:那些大众脸几乎必死无疑:新闻不及时,没有深度报导,还不愿意查证事实的家伙,要来有什么用?社区论坛比如facebook、twitter,国内的天涯、微博是他们当然的取代者。幸存的,大都是声誉良好的专业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之类。但即使是这些贵族们,也要做出深刻的变革:不仅仅是将内容搬到网上,增加更新次数,还要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增加实时新闻,提供当事人与读者的互动渠道——或者,像经济学人那样,放弃即时性新闻,而专注于高人一筹的深度报道和专业评论。当然,即使如此,还是要面临盈利问题。一个方案是吃大户,投靠大集团,就像Huffington Post一样,靠慷慨的AOL养着;但在肥羊可遇不可求的情况下,还是要靠自己。广告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太多的广告会影响阅读兴趣,而越专业的媒体,其读者群就越挑剔。传统纸媒还能搞一个广告増页的名堂,但网站就做不到。那么可行的法子,也只有靠付费用户了。

希望总是有的。泰晤士报就发现,付费用户中,iPad使用者和电脑使用者的数量相当接近——鉴于iPad远没有电脑普及,这意味着掌上电脑用户更愿意为阅读电子版信息出钱。这也正是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推出iPad客户端的原因。其中,默多克走在最前面:就在几天前,新闻集团甚至推出了专为iPad打造的收费电子报纸。这么大胆的实验,真是让人捏了把汗:毕竟,现在iPad的使用者多为高端人群。而掌上电脑普及后,新用户们还有没有花钱看报的习惯,恐怕没人能够回答。

在线还是不在线?这看来不是一个问题。报纸会灭绝么?不会,但是要优胜劣汰、改头换面。而真正的问题:报纸在线以后如何生存?很遗憾,现在还没有答案。

关键词(Tags): #报纸#新闻#互联网日记元宝推荐:老马丁, 通宝推:1cat,trunkzhao,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