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向井底望天介绍人民军队的非战斗职能和毛、邓裁军的异同 -- 达雅

共:💬68 🌺29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阶级论就是认识到社会的本质了吗?

你发现没有,在你的这个帖子中,确实可以看出和现实的很多差异来。很多的词汇,如果以阶级论来解释,确实不一样。比如“资本家”、“劳动人民”,“剥削者”、“被剥削者”,当然最大的差异在于”统治者“、”被统治者“。

没有发现在你的阶级论中,二元色彩十分明显吗?这个社会难道只能分出“资本家”和“劳动人民”,只能分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只能分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吗?非此即彼吗?就象当看的东林党人一样,难道这个社会上只有“君子”和“小人”吗?

那么,我这样的职业算什么,一个地区分公司的主管,有自己的技术和队伍,对上,向老板负责,年终要向老板汇报工作,然后要保证工作业绩,对下则有全权,招人、定薪、提级,提拔好员工,开掉差员工,确定每个人的薪金,保证每一个合格的员工既不会因薪金过低而流失,也不会因为薪金过高而造成财务压力。

不是资本家,因为公司不是我的,但是,在这个公司里,却有着和老板一样的权力,这种角色,在这个社会里比比皆是,而现在一般会称这种角色为“职业经理人”,当然,我知道,阶级论里对这种角色称之为“买办”。

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资本家这个词是存在的,一般我们会叫他们”老板“,不叫资本家,是因为无论是“小老板”或者“大老板”,他们其实都不是食利者,而是企业的管理者,承担着沉重的压力,他们的工作并不比那些每日工作10几小时的基层员工更轻松。

而资本家对立面的所谓“劳动人民”,则分出了经理人、部门主管、技术人员、蓝领工人,如果再细分,恐怕还能分出更多的种类,每一种类在企业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老板和蓝领工人可以划为“资本家”和“劳动人民”的话,那么中间这一群算什么。

在马克思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很低级,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依靠对外掠夺和强行推销,工厂的管理模式十分简单,盈利模式是通过压榨员工的绝对剩余价值。这时候,工厂其实就是有老板、为数很少的管理人员和大量的蓝领工人组成的,而全社会的工厂也都是这种模式,因此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的分析,认为工业社会就是资本家和劳动人民,就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十分正常。

但是,为什么会有修正主义,为什么第二国际的分裂中,大多数的反而是修正主义(实际上,如果不是恩格斯死在分裂之前的话,他会如何选择显然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那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工厂的利润很多的依赖于科技,依赖于设备,而不是依赖于工人的劳动时间,二十世纪末期是一个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我们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贝尔发明了电话,我们是否知道这些大发明家,后来也都成为了以他们命名的大公司的老板。

其实我们在中学时都上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学过剩余价值,都知道在绝对剩余价值之后有个相对剩余价值。不过,如果你现在回头看一下,你不觉得那个相对剩余价值是十分可笑吗?凭什么要用所谓实际工作时间去除以有用工作时间,然后得出现代白领虽然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但是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却是4倍,而蓝领工人工作12小时,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只有1.5倍。这个所谓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是一个面向当代社会而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补充,然而,它显然是个笑话。

其实,即使是绝对剩余价值理论,难道没有缺陷,在这里面,所有的设备归为不变资本,而只有付给人的工资作为可变资本,这与现实相付吗?在十八十九世纪,工厂设备确实与地主的土地相仿,同质性很强,没有技术含量,老板买设备建工厂与地主买土地收租子相似性很高,食利的色彩也很浓。那么现代,设备里面所蕴含的科技含量,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难道不是起主导因素,同样的一个人,用不同的设备,可能造成生产效率成倍的提升,而按照绝对剩余价值理论,这些多出来的效益都只算在人员工资的头上,这能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吗?

而这一切,都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我们必须承认,马恩哲学在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的分析的基础上的,是当时学以致用的科学,要不然,马恩哲学也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时代又发展了100多年了,现在的社会再去套用那套理论,并且是先承认理论,再去社会上去寻找现象和这个匹配,不去到生活中去,而是在网络上整天找一些极端事件来印证理论,就自认为认识到了真理。而面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不认同,却仍然坚持已见,作出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态势来。这就是现代社会里,左派的最大的问题。

科技改变了这个社会,实际上也造成了劳动者个体的差异,血汗工厂为什么血汗,是因为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同质的,如果10天就可以将一个农民变成一个工人的话,那么这样的工厂就必然血汗化。如果我们去了解上年度《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中国工人”那个群组的经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女工的来源都惊人的一致,但是却随着工作时间的长短,其地位却有着不同。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社会的现实,认识到人的个体差异在社会中经济地位的实际不平等,保证弱势者有存活的权利,保证强势者有扩张的权利。要保证强势者的扩张不是以占有弱势者的利益为手段的,而社会更应防止的,是用简单的二分法,将一个社会划分为二元,将经济社会简单地划分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然后再以些二元为基础,认为社会就是对立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认为只有革命才是出路。这样的思想也难怪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在经济社会中如此,在政治体制上何尝不是如此。将社会人群简单的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家是统治者,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让工农劳苦大众为统治者。那么我们看一下这种理论的实践吧,在1949到1979这被某些人视为田野牧歌式的理想社会的三十年,工农大众真的是统治者吗?陈永贵、吴贵贤、郝建秀等数人就能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了,王洪文是不是也能代表工人阶级,确实,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异数,那么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吗?一个和平了20多年的国家,竟然让大多数老百姓一年吃不上肉,让所有的人都有粮食限量,让所有的人一年只能有那么几米布票,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穿三年,这难道能叫工农作主。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统治者也必然在各方面有特殊权力,并会利用特权来谋私。这不单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是人类历史上所有社会的共识。但是简单的,将社会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则又是一个二元论,对立论。现在没有皇帝了,也没有明显的官吏分野,于是官有大小之分,到哪一级算统治者,到哪一级算被统治者,还是说不管科长处长村长,只要带个长就是统治者。一有什么黑暗,就去说这是统治者在压迫被统治者,然后用阶级论调来分析这些事情,得出社会一片黑暗,必须推倒重来,这难道不是阶级论的最终论调。

而阶级论在中国,最具有破坏性的,是认为现在的社会是工农阶段做主的社会,以前的社会则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然后所有的官员(包括皇帝)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将中华文明中几乎所有的思想精英、政治精英、军事精英说成是帝王将相,是统治者压迫者。这种论调造成中国历史的虚无主义,严重破坏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无疑也是造成洋奴思想的最根本原因。

社会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二元可以将社会简单化,可以让某些人认为可以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可以让人觉得社会一片黑暗,也可以让人“用一块红布,蒙住双眼也蒙住天”,然后眼前就只剩下“幸福”。但是,二元所得到的东西,毕竟不是社会的真实,社会是复杂的组合,只无论如何用二元无法表现。而因此,二元思维,无论如何,其破坏性都远远大于建设性。而阶级论,难道不就是这样一个二元论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