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方建筑史学史读书笔记 1.兴起--德国 -- 藏猫猫

共:💬14 🌺2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随感】西方与东方建筑史的根本差异

这是在别的论坛上贴了这几篇读后感后,与人讨论时写的一段。

因为这个思考来自于前时读西方建筑史与史学史的感悟,也贴在这里。

---------------

我是做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对西方艺术史不是很熟悉。但以前学习西方建筑史的时候,一直觉得很头疼。因为西建史与中建史,从方法、思路、框架上是两门非常不同的学科。

最近集中看了一点西方建筑史的东西,才想明白几年前的课堂上为什么“头疼”。

“历史学家喜欢用简单的叙述方式去为我们建设对于时代特征的想象,我们对于一个历史时代的理解也仅限于许多被早已固化的概念、时段、代表人物,等等。”

这一段描述,很精当体现了西方建筑与艺术史的特殊。我们学校一个做西方建筑史的老师,据学生数,一节课时间,可以提到一百多个人名。

人名,可以是西建筑史与中建筑史课堂或者考卷上一个极大的不同。

欧洲的正统建筑史,可以说是建筑师的历史--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的历史。建筑师的群体特征,形成了“时代精神”,而建筑师的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每个人的个体特征,尤其是超越时代的思想与实践,正是做学生时最头疼的东西。

西方的艺术史与建筑史,与哲学史有着很大的重叠部分。学科越接近哲学,个体的差异就会越大。学科越接近科学技术,个体差异会越小。

而东方的建筑学,总体说来,是技术史。中国传统上不存在architect,只有工匠。工匠几乎没有个性,即使有,相对于个人的个性,能够在历史上表达出来的,更多的也是体现所在区域所在社会阶层的集体。因此,东方的建筑史,似乎更适合于“固化的概念、时段”的方法或者标签。东方的艺术史,虽然较之建筑史,更加个性化--这个个性化来自于产出艺术家阶层的文人阶层自身的思想性--但鉴于东方思想/哲学史相对平稳和缓,可能其个性化也无法与西方相比。

简言之,建筑/艺术史,东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东方更接近技术史、西方更接近思想史;东方更接近民众的历史,西方更接近精英的历史。

关键词(Tags): #建筑史观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